这些要求的答案都是“好!”,全国拧成一股劲儿,什么好东西都想分享。
在这些邮包中,有一个厚厚的邮包是来自‘老朋友’《内蒙日报》的。
她在上一封投稿中,提出了一些书籍需求信息。内蒙因为就在牧区,应该有许多牧区专业对口的书籍,林雪君许愿申请对方能给寄一两本。
迫不及待地拆包,除了惯有的崭新邮票外,果然还有4本书。
其中两本是牧区科学养殖的,其中一本还是翻译的苏联的,现在国家许多产业都依赖苏联‘老大哥’的帮扶,以后塔米尔学好了,说不定也能去翻译一些苏联产品的说明书、苏联合作的合同和书籍等。
剩下的两本一个是讲北方特色气候和特色山区、牧区环境下种植业的,另一个是讲建筑工程的专业书,也是翻译的苏联书籍。
林雪君简单翻了翻另外三本,将之插入书架准备加入最近每天晚上的阅读数目。最后一本工程书则捧在怀里,连同自己这几个月收到的‘稿费’中的稿纸、钢笔中一些自己用不完的文具,放在一个纸包里,夹在腋下便出了门。
陈木匠的院子很大很大,因为要放许多许多木材——树木砍下来,有的需要经过两年的风吹日晒,确定不会再变形了,才会被制作成各种东西。是以陈木匠院子里好多标注了砍伐日期的木材。
穆俊卿此刻正帮干活的师父把着一根大木材,顺便听师父给他详细讲解‘砖木结构’的工序和优劣。
林雪君一走进来,陈师父便住了口,朝穆俊卿摆摆手示意他去接待客人,自己背转身去继续用粗砂纸打磨木材。
穆俊卿一拢落满木屑、木卷的短发,抹一把脸,脱掉帆布手套,才走过来与林雪君点头打招呼。
两个人走到屋檐下,穆俊卿帮她拉过椅子,又去烧茶。
林雪君将纸包的东西放在另一把椅子上,捏起挂在门口的蒲扇一边摇一边靠墙坐着,抬头眺望院子正对着的大山。
穆俊卿将茶杯递过来时,头发上一条打着卷的薄木片掉下来落在林雪君膝上,他忙道歉。
林雪君笑着道没事,抬头便见他何止头发上仍有许多木屑,连脸上也还有没擦干净的木头沫子。他方才擦抹过的地方留下几道干净指痕,像个花猫。
“家里缺啥?”穆俊卿将放在自己椅子上的纸包抱起来放在膝上,坐下后转头问。
“不缺啥。”林雪君今天可不是来要东西的,笑着指了指他抱着的纸包,“今天来给你送东西的。”
受了那么多关照,总要还礼的。
穆俊卿挑高眉,他还以为这是她的东西,原来是送给自己的吗?
还没看是啥,笑容已经上脸了。
他挑起唇角,转头朝着她嘿了一声才拆包,里面全是书本文具,“都是给我的?”
“当然。”林雪君一一给他介绍,“这个稿纸是我觉得最厚实的,上面还印着‘内蒙日报’的红字呢。这个……”
介绍完,她才笑着说:
“得感谢你之前帮我誊抄文稿,你的字太好看了。还要谢谢这些日子你对我们的关照,院子里外好多东西都多亏了你帮忙。更不要提日常里用到的木梳、椅子、凳子这些了。
“我们也没啥好东西,这些你能用到。”
“还有书。”穆俊卿抽出压在最下面的讲解工程原理、工程相关物理知识、几何知识等的专业书籍。
他简单翻了几页,便高兴地站起身,这个书太好了,他托家人都没买到!
读书人最知道林雪君这份礼物的含金量,穆俊卿激动地反复摩挲书皮,喜欢得都快没人样了。
他捧着书来回踱步好一会儿才转头感激地看向林雪君,将其他东西先放在椅子上,穆俊卿拉着她进屋。
“看,我也托爸妈和朋友帮我买了些书,也都是讲建桥、盖房子啥的,不过没有你这本更系统。你比我会选书!谢谢你,林同志!”穆俊卿拍拍她给的书,又将自己放在师父家里的展示给她看,笑得像个孩子。
许多人在谈及自己的梦想和事业时,会露出这样的笑容。因为足够纯粹,因为积极向上,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所以像个孩子。
“我也托父母给我捎了些兽医和草原的书籍,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后世考试锻炼出的能力,在网络上、图书馆里根据最精炼的关键词找到最合适的书,这都是基础技能了。
林雪君喝一口夏日败火的略苦青茶,才要跟他再说两句话,院子外忽然有人着急忙慌地找她。
林雪君眼皮莫名一跳,站起身朝门口望去——
像是出事了。
第98章巨大的危机
第七生产队这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了啊。
呼色赫公社里,陈社长看到王小磊留下的信件时已经是第二天了,没有电话、手机的年代,信息的传递总是滞后的。
因为知道林雪君的情况,了解她的专业性和能力,陈社长捏着信思索几分钟后,便召开了针对这件事的会议。
此时整个国家百废待兴,这片大草原上更是如此,许多科学流程和防疫检测等规矩还没被研究确定下来,即便已经研究出来的,可能也还未能严格落实执行。
林雪君提出的关于剪羊毛节带来的危险,和这部分的防疫漏洞,对于公社来说是新鲜的,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士一起探讨沟通之后,才可能真正落定为一种必须执行的规则。
太缺人力了,任何派人去干的事儿都必须是‘有必要’‘有收益’的才行。
必须深思熟虑和讨论。
不能听风就是雨地白白折腾牧民。
更何况,林雪君提出的只是个忧虑,并非百分百有传染病。
就算有,也不是一定能传染开。
很多疫病大家并不知道是怎么传染的,对于每种疫病的传染方式、传染规律等研究总结都是比较匮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