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陶长安需要做的,就是要想办法修改手上新创造的功法,让它变得更加合适任何体质,吸收进体内的能量也要经过消减,变得更加柔和,把对身体有害的部分排除掉才行。
不过这个事情得慢慢操作,反正他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好好琢磨,如今有了这么大的进展,就已经十分好了。
起码证明他的预想和构思是对的,可以继续往这个方向研究下去。
时间就在陶长安没事琢磨一下功法,或者是去翰林院那边当咸鱼当中过去了两年,很快就到了康熙三十七年。
这个一年三月份的时候,从老大到老八几个比较大的,都已经成亲了的人,都被封了爵位,老大被封为直郡王,陶长安这个老三则被封为了诚郡王、剩下的老四到老八,都被封为贝勒。
这次康熙居然这么大方的大封爵位,让这个比较大的皇子都比较高兴,不过从老四胤禛那里被砍断,一个郡王和一个贝勒之间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
为此,胤禛觉得自己年纪只是比老三小一岁而已,爵位上就差了一这么一大截,心理还是十分郁闷,想要在康熙面前表现得更好,让皇阿玛发现他的不同来!
对于这种不服气,老五老七老八他们到时候没有那么大的不服,毕竟他们这些年都在上书房读书,不能够像前面几个大的哥哥那样,多多少少办了一些差事,立下一些功劳来。
估计只有老四心理不大平衡,觉得自己的爵位太低了吧。
相比起来,还没被册封的老九老十两个,看着前面的兄长个个都已经有了爵位,心理那滋味那更是别提了。
他们两个才比老八小两岁,年年纪相差不大,平日里还一直在一起混,如今老八都已经是贝勒了,他们两个还是光头阿哥,这差别也太大了吧?
老九老十两个在宫里一直都是小霸王级别的,想到以后见到前面的兄长都需要行礼,心理上更觉得自己康熙这个皇阿玛歧视了。
谁让平时他们两个在宫里到处折腾,可没少被康熙教训,可老九老十两个人仗着他们额娘受宠,加上外家实力强,因此每次被批评之后,没过多久就又故态复萌,重新折腾起来了。
难道就是因为他们两个太过折腾,就让皇阿玛恶了他们,特意在轮到应该给他们两个封爵位的时候,就截断了吗?
老九老十两个人心理的怨气可比老四大多了,毕竟不管怎么说老四好歹排在前面,还有一个贝勒的爵位,可比老九老十两个好多了。
对于这样的事情,宜妃那边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谁让自己儿子不讨皇上喜欢呢,只能够先这样了。
至于老十的额娘温僖贵妃早在康熙三十三年的时候,就已经病逝了,失去了额娘的庇护,老十的日子也没有以前那么好过了。
要是温喜贵妃还在世的话,跟宜妃这边一起努力努力,在康熙耳边敲敲边鼓,估计还有点希望。
毕竟这两股势力加起来,加上贵妃和宜妃两个人跟康熙之间的那点情分,还是有点可能说动点康熙,让他考虑一下老九老十两个的。
自从温僖贵妃病逝以后,老十算是尝到了被宫里那些踩地捧高之人的区别对待,要不是他外祖家还在,实力也非常强,估计他受到的差别对待会更加的厉害。
不过温僖贵妃病逝的时候,老十也有十一岁了,在他外祖的照顾下,勉强也能够在宫里立住了脚跟,加上他跟老九好得就跟同一个人一样,要是宫里人敢亏待老十,不用老十开口,老九第一个不答应。
宜妃看在老九这个亲儿子的份上,在宫里多少也会照拂一下老十这个孩子,因此老十虽然在自己额娘过世以后,感到了一些落差,但那点落差也不算特别大,他还算撑得过来。
平常的小恩小惠,宜妃照顾一下老十那没什么问题,可是在康熙封爵的紧要关头,这点情分就有点不够看了。
即使老十外祖家愿意为他这个外孙说话,但康熙要是顾忌这些,也就不会这样大封皇子了。
康熙如今乾纲独断惯了,做好了决定以后,可不管底下的儿子心理怎么想的?他只会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分封爵位。
反正老九和老十两个都没有成亲,年纪还小呢,加上儿子多了到底就没显得那么珍贵了,老九老十以后能够获得什么样的爵位,康熙也是打算看这两个儿子的表现了?
表现得好的话,康熙给爵位就给得比较大方,要是表现得不好或者一般般的话,那一个贝子也能够把他们打发了。
胤礽看着康熙跟上辈子一样,在康熙三十七年大封皇子,让几个大的皇子有了爵位,估计这也点燃了老大他们几个的野心吧!
上辈子胤礽跟康熙之间的父子关系,也是从这次大封皇子开始出现裂缝的。毕竟让胤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兄弟一个个成长壮大起来,尚且还稚嫩的胤礽,在感受到兄弟们虎视眈眈的威胁之后,心理自然十分不好受。
上辈子胤礽从小被康熙灌输着他才是大清名正言顺的继承人,除了需要尊重一下康熙整个父皇外,其他人以后都只是他的奴才,即使那些兄弟同样也是康熙的儿子,但却也没被胤礽放在眼里。
第236章
可上辈子就是这些没被自己看在眼里的兄弟, 硬生生的把自己逼到那一步,加上跟康熙父子关系的恶化,更是让自己被逼到被废的地步。
自己那些兄弟能够积攒到足够的实力跟自己争夺皇位,在胤礽看来康熙这个父皇负有非常大的责任。
要不是康熙把所有皇子像养蛊一样, 硬是把所有皇子逼得文武双全, 还放任他们领差事扩充势力,一般般助长了这些兄弟的野心, 最后搞出了一个九龙夺嫡的闹剧来!
如今重生了一次, 胤礽站在同样一个路口, 看着老大老三他们这些皇子被封了爵位, 一个个意气风发了起来, 胤礽的心理却已经变得十分平静了。
他如今的重心已经放在了海外基地的建设上,对于康熙这个父皇, 他心理已经没有了期待自然谈不上失望!
看着那些兄弟一个个野心逐渐膨胀起来, 胤礽这个时候也能够做到丝毫不着急了, 反正到最后收拾烂摊子的人,也不是自己。
看康熙这个皇阿玛那精力充沛的样子, 估计这辈子能够活得更长了, 这些兄弟争来争去,最后估计能够落到好的,也没有几个了!
上辈子让老四在自己身后捡了便宜, 这辈子康熙要是也活个八十几岁, 那前面年龄大的兄弟估计也没什么机会了。
争来争去最后落得一场空, 这样的结果胤礽还是非常期待的, 十分想看到了那个时候, 这些兄弟脸色的表情到底有多精彩?
白忙活了大半辈子, 居然什么都没有落到, 简直就跟白活了一样!只要一想到那个画面,胤礽如今看胤褆他们在自己面前挑衅得意的样子,都觉得顺眼了很多。
等老大他们忙活到了五六十岁,却仍然什么都没有争到,说不定要是他们寿命短的话,到死了也忙不出一个什么结果来,这样的画面实在是太美好了,换了一个心境以后,胤礽觉得这辈子过起来变得挺有意思起来了。
康熙在大封了前面那几个年纪大一些的儿子以后,对于各处的反应,他是看在眼里的。
总体来说,胤褆和胤祉两个人能够被封为郡王,那跟他们两个年龄比较大,这些年立下不少功劳有关。
至于从老四到老八他们几个儿子,康熙觉得他们还比较缺乏锻炼,给他们一个贝勒的爵位,已经算是自己大方了。
对于爵位,康熙可不是一个大方的主,这次大封了以后,以后每个儿子最终能够获得什么样的爵位,就跟他们的表现以及功劳来算了。
要是做的不合自己心意的,康熙可不打算让这些儿子光凭是自己儿子的身份,就能够白白得到一个比较高的爵位。
观察了一阵子那些儿子们的表现,其中康熙对太子胤礽最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