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在座其他各位,珍惜现在的时间,接下来的视频可能让你们血压升高心态爆炸。
记住一点:此“宋”非彼“宋”,咱和视频里讲到的怂货不一样!
唉,这都什麽事儿啊?
【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登基称帝,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後北、先易後难”的策略,选派得力将领戍边,防御辽和北汉,同时派遣主力南征,先後灭亡荆南、武平、後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戏文称:“一根棍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
【太宗赵炅也就是赵光义文治武功暂且不提,只说高梁河那一战驴车漂移一战封神,谁见了都得竖起大拇指赞一声“车神”。】
【真宗赵恒那就更了不得了,和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後沉溺于“东封西祀”,凭一己之力让後世帝王耻于封禅,甚至搞出天书封祀这种被当时人评价为“一国君臣如病狂”的事情。皇帝如此热衷粉饰太平,合理怀疑他自己也知道打了胜仗还求和很丢人。】
【宋朝以武立国,却因软弱而闻名于後世。赵宋有登峰造极的经济文化,可惜没有足够的武力来自保。“邻居囤粮我囤枪,邻居就是我粮仓”,对周边的番邦外族而言,大宋就是那个粮仓。】
……
垂拱殿中安静的掉根针都能听到,伺候笔墨的宦官早在刚才就被打发去门口守着,如今殿中只有小赵官家和他的心腹重臣。
他们知道光幕里的声音说的没错,但是不耽误他们生出一肚子的窝囊气。
大宋早就不是曾经的大宋,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说什麽说?就不能说说他们治平年间的辉煌说说他们熙宁年间的灿烂?
不会说话就别说话,不说话没人把它当哑巴。
生气!
【这里先介绍一下,宋朝其实并不是没有实力,他们只是单纯的软弱。】
【宋朝拥有当时全世界最高的gdp、全世界数量最为庞大的军队以及全世界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别看他们一直挨打,该有的东西什麽都不缺。】
【整体来说还是体制问题,以文官来压制武将,外行来指挥内行,这个国家就注定强大不起来。】
【宋初太祖为了防止五代十国武将夺权两次杯酒释兵权,对当时的宋朝来说收回功臣的兵权利大于弊,如果之後的皇帝能及时进行改革,宋朝未必不能收复燕云光复汉家河山。】
【可惜後面太宗两次北伐皆以失败告终,真宗时又差点被辽国吓的迁都自保,之後更是畏战如虎,守着最精良的装备和数量最多的兵挨最狠的打,愣是把“崇文”走向了“崇文抑武”的极端,宋太祖要是知道宋朝後面是这麽个怂样估计得後悔当这个开国皇帝。】
赵顼忍了又忍终于忍无可忍,“什麽叫未必不能收复燕云光复汉家河山?契丹人都跑到北海了这玩意儿还想怎样?非得将周边外族全部赶尽杀绝?”
“官家慎言!”
旁边人连忙开始劝。
虽然他们打仗的时候很生猛,但是话不能说那麽直白,他们大宋是礼仪之邦,就算心里这麽想也不能说出来。
打的再狠都得维持住表面和气,他们和不讲理的番邦不一样。
小赵官家怒气冲冲坐回去,也就是光幕没有实体,不然他早就一脚踹过去了。
早年的大宋的确一堆问题,但是自从他们顶着压力推行新政变法,这些年已经没人敢在他们面前提曾经。
这妖怪也是,怎麽哪壶不开提哪壶?
【宋朝的臣子比皇帝有名,这一点在仁宗朝格外突出,仁宗皇帝在位四十多年中名臣辈出,北宋背诵默写天团的赫赫威名光耀古今。君臣不是没想过要改变现状,他们也做了许多尝试,可惜都以失败告终。】
【北宋中叶朋党之争愈演愈烈,边境战乱、民间起义、自然灾害此起彼伏,庆历新政失败之後,神宗力排衆议任用王安石变法谋求富国强兵,然而神宗在五路伐夏失败後不久便溘然长逝,哲宗即位高太後听政起用司马光为相,新法至此被全部推翻。】
【南宋初期的《神宗实录》甚至认为王安石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才导致北宋亡国,但是王安石推行变法是为了富国强兵,司马光反对变法也是为了稳固大宋的根基,俩人的所作所为都有问题,但是绝不该为亡国背锅。】
【唐朝到宋朝是大变革的时期,科举普及让更多人能够往上走,牛李党争、黄巢起义等各种事件让世族门阀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再加上五代十国长期战乱,宋朝面对的情况和唐朝完全不一样。】
【以後世的眼光来看,宋初的制度其实并没有太大的缺陷,以文制武足以避开绝大部分的武将擅权,但以文制武不是重文轻武,宋朝纯粹是把正确的路子给走歪了。】
观衆们:???
亡什麽?什麽国?
这说的是他们吗?
衆人面面相觑,怎麽想都感觉不是他们。
朋党之争……这个确实有,仁宗朝不同党派打的还很厉害。
自然灾害……这个不可避免,老天爷又不听他们的指挥,什麽时候不顺心了能给他们来一套水旱蝗疫组合拳。
边境战乱……额,还有外族敢主动找茬?
上边说的这个“大宋”不是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