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了一遍题目以后,许泽平的心中已有答案,百分之六十出自论语、百分之二十出自中庸、百分之十出自大学,剩下的百分之十出自五经中的【春秋】。
这一届的题目并不容易,按照阿兄所说,历届院试题极少会出现五经题,因为多数秀才对于五经的领悟并不深切……
老师领悟都不够深切,就不用说被他们开蒙的书生郎。
许泽平一边在草稿纸上默写答案的时候,心里就在想只怕这第一场就将淘汰过半的学子。
如许泽平所料,他离开考场时哭倒一大片的书生郎,呜呜咽咽的就像是没了爹娘。
“呜呜呜,堂弟。”
许泽平刚站稳,许泽博就瘫软在了他的背上,“怎么办,【春秋】中我有一句话好像写错了。”
许泽平拍了拍他的肩膀,“振作起来,只出错一处是无碍的。”
……
“这字、极好!”
刘主薄看到这一手字,忍不住的惊呼了出来。
这让为首的蔡平不由的沉了沉脸色,“刘主薄,你我二人交换一下考卷吧。”
刘主薄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连忙将手中的一打考卷递了上去,“小吏失礼了。”
科举考试不光对学子的要求极为严苛,众位考官也一样,考官的数量是会根据考场来定的。
如十个考场,那就会有十个考官。
主考官来自上京,基本上都是由礼部任命抽调。
副考官为当地府城知府,余下监考官员从整个华湖府抽选,会避开各大学子关系网。
如简自心的阿父,华湖府通判,就是因为简自心下场考试,监考管员就跳过了他。
刘主薄来自华湖府下面的一个县府,头一次瞧见如此标准化的馆阁体,自是没能够控制的惊呼了过来。
蔡平拿到他手上的那一打考卷,仔细的翻看了一下旁边的密封条,确定没有暴露考生的姓名以后,他又翻了翻刘主薄先前批改的考卷,确定他没有徇私舞弊才看向刘主薄惊呼的那一张考卷。
大景朝对于考卷,都是采用糊名政策的。
在考生交了考卷以后,监考官员会随机的重叠试卷,然后用封条将姓名这一行糊封起来,交给主考官。
然后由主考官将糊封的考卷随机交给考官,由他们批改,最后批改完成以后,确定了淘汰的考生试卷以后,再次拆封,由主考官将留下来的考生名字题写到红榜上面……
蔡平看着手上熟悉的字迹,愣了愣,随即就知道了此考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