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奶架不住他的磨人,把事情告诉了他。
后来他就恐吓阿弟,告诉他读书天天要天不亮就起床,每日走两里路去镇上读书。
年仅六岁的孩子,都是个懒床的。
一听到要天不亮就起床,吓的撒丫子告诉阿父阿娘说他不想去私塾读书。
小孩子之间的摩擦,家长如何不知道呢?
只是老二主动的退出,帮助了他们做出了正确选择。
他们不知道老二将来会不会恨他们,但是他们知道老大更聪明,脑瓜子更适合读书。
也就是这样,施华靠着这不太光明的手段拿到了晋升上流社会的资格。
当然他也不会后悔自己的抉择,因为他考上秀才,已经是带领家族完成了一次逆袭,从施家村最穷的一户变成了最有说话权利的一户。
许泽平倒也不怕施华靠近,他慢慢的说道:“我遇到几何题目,总是习惯把几何图形画出来,虽然解题慢了些,但他不会出错。”
施华呆了一下,他竟然没有想到许泽平会告诉算经题的小办法。
许泽平甚至还说起了这道题的解法,竹高16尺,折断之后,余下6尺。
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勾为6,弦为10,6+10=16.
至于股则为8.
竹子与农田相隔2尺,故而受损的农田是6尺。
一尺种植3株秧苗,受损的秧苗是18株。
听着许师叔徐徐的解题声,一向拿算经几何没有办法的柳繁续觉得茅塞顿开,他好像有什么从脑子里长出来了?!
施华被许泽平的解题思路所折服,他由衷的说道:“佩服!”
许泽平没有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的,蓝星上的百分八十的学生对这些题目都是信手拈来的,自己只不过占了先机罢了。
“施秀才,该我出题了吧?”
“你请。”
--老王头,有三子一女。
长子镇上做工,3日归家一次。
长女出嫁,一月归家两次。
次女出嫁,一月归家的次数是长姐的一半。
幺女未出嫁,在县城学绣花,7日归家一次。
按照无意外的情况下,请问老王头四个孩子什么时候相聚一次?
许泽平是按照三女归家的题型出的,他不记得三女归家的题型最早出自哪里了,但是他记得【九章里面】没有提过。
以防难不住施华,他还故意加了一人,混淆题目。
施华拿到这道题,整个人都慌了,是的,真的慌了,因为这个题目太古怪了,别说做过,就是见都没有见过。
见施华如此模样,贺教谕门清,定是许泽平又出了那么先贤的题目。
他微微勾勾嘴角,看来今年赏荷宴的魁首定是出自他们淮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