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了卫所不到一个月,关北那边发生了叛乱。”
说起这个叛乱之事,可都还与许家有千丝万缕的瓜葛。许松林出任万利州知州,在任期上也是兢兢业业,算的上是位为国为民的好官员了。
也是这么位好官员,发现了挑起关北内乱的导火线。
朝廷上稍微聪明一点的官员都知道万利州,是单独划分出来平衡关北与西北势力的。
关北府以游牧业为主,偏生关北省草场优渥的地带位于西北府;而西北府又看不起关北府这些混血杂种,所以两府之间的关系很僵。
关北以游牧业为主究其原因也是与他们文化发源有关,关北地理环境艰苦、是风吹日晒的平原,降雨不多,农耕成活率很低。
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够饲养牛羊生畜。
在大景朝建立以前,关北的百姓其实是跟着游牧悍匪混的。
跟着游牧悍匪混的时候,虽说没有跟着杀伤抢掠,但也没有阻拦过游牧族进入关北省....
加之关北百姓还时常与游牧族联姻,这就让关北省其他府的百姓对他们厌恶至极!
大景朝建立以后,不知是何原因,关北府的百姓又倒戈到了大景朝这边,迅速的与游牧族划清了界限,一心一意的向着大景朝。
文武帝见关北府的百姓如此的上道,就将他们又收复了回来,将分到了关北省,称之为关北府。
大景朝建立之初,政权也不算稳固,游牧族可没少发起战争,在关北省浑水摸鱼。
这让文武帝对游牧族恨得牙痒痒,也曾御驾亲征,但始终没能够敲碎这游牧族的贼窝。
为了彻底敲碎游牧族的贼窝,文武帝不仅派重兵镇守关北省,更是下令禁止与游牧百姓通商!!
这条禁令从文武帝传承到盛安帝这里,一直都没有废除过。
而这次内乱的导火索,也正是与这条禁令有关。
许泽博考中秀才,许松林收到消息自是大喜,虽然不能够当场庆贺,但在万利州的他还是摆了几桌流水席邀请相近之人一同欢庆。
也正是这场流水宴,许松林的夫人收到了一件华美的淡棕狐皮坎肩,得了精美喜爱的物件,许松林的夫人难免会向许松林炫耀。
起初摸到这狐皮坎肩,许松林还不以为意。
但是仔细一看,他就发现了大麻烦!这是沙狐皮。
关北省可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没有沙漠,所以根本不会存在沙狐这种罕见的皮子。
他的思绪在高速盘旋着,能够有沙狐皮子的只可能是游牧族。众观万利州的宗卷记载,他看到了游牧族的领地内,有一块沙漠地。
所以这沙狐坎肩哪儿得来的不言而喻。
“这坎肩是谁送上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