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节(2 / 2)

等到十一月底,眼看来礼佛的人越来越多,甚至上山下山的路都挤满香客。

别说其他人惊讶,白师兄也觉得不可思议。

自己之前只想着让青云寺好好经营。

没想到返璞归真,留住好名声才是真的。

不过是内里的手段换了换,钱没少挣,名声却也好起来。

以前的青云寺,只想着接待富人。

如今他发现了,对穷人越好,那些富人反而更愿意过来。

纪元私底下说的直白。

那些富人未必不知道青云寺在做什么,可他们也是为了自己博名声。

平日都讲为富不仁,他们要用青云寺的招牌给自己洗洗名声,接济穷人,是最快扬名的方法。

青云寺便相当于他们“洗白”的一个程序。

大家各有所需。

毕竟名声这事是能压死人的。

这是社会的道德标准之一。

纪元利用的,就是他们这个心理。

至于,是抱着什么目的接济穷人,给穷苦书生提供住所。

暂时已经不太重要了。

这些好事既做了,那就是真的做了。

拿到粥的穷苦人家是真的喝到粥了,没钱的读书人也确实找到地方住。

以后也有真名士过来讲学。

更别说,等到明年开春,寺里的和尚就会教山脚下百姓做香烛,做佛串。

到时候,几个村子都会连带着致富。

等到那会,谁还会在乎这些事情是为了什么,而青云寺也确实实实在在帮助了很多人。

白和尚或许还没看出来什么。

但现代人却能看出一些意思出来。

这不就是现代景点的经营模式吗!

就是把门票换成了富人添香油了!

一座庙,一座阁楼,一座桥。

本身的意义或许并不大,但开发之后,能带动当地的旅游业,这不就是好事吗?

只要周围百姓从中能够获益,那就是好事。

但是想要做好景点,那就要做好真正的内容。

有些景点是看景致,有的景点是看人文。

而青云寺,提供了情绪价值跟读书价值。

情绪是满足大家当好人的想法。

读书,则是真正给人提供读书的场地,还请名士教学。

青云寺本身,尝到这种良性循环的好处,便会更希望做个“好人”,做“好事”。

时间长了,谁还能分得清最初是为了什么。

真真假假的,总之也有利于民了。

白和尚的师兄并不傻,他能利用白和尚的名声,把青云寺从一个没什么香火的穷寺变成如今的样子,就知道他会长远考虑。

毕竟上面的事说起来简单,纪元只是动动嘴出建议,他确实要力排众议,更改之前的做法。

单说不收香花券这事,就让寺里很多和尚不满,认为直接少了很多收入。

白师兄依旧这么做下去,也是不容易。

再者把穷苦学生们请回来,同样也大费周章,甚至以后接待更多穷学生,也是个难题。

但人家就是一一做了。

好在,事情确实在往良性循环方面走。

这或许不是很多礼佛人真正的圣地,却是个实实在在能帮助人的地方。

白和尚怎么也没想到,让纪元过来之后,事情竟然这样发展。

怎么觉得,有些怪啊!

但要说不好吗?

最新小说: 在这样的年代(二战) 炮灰美人他总在外貌焦虑 夫郎说 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迷津雪 听掷(赌博文学、群像、NP) 安念(骨科 1V1) 和导师相亲后,我嫁进了顶级豪门 穿书,别想阻止本咸鱼改剧本呐 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