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得甚至有点可怜。
明年用上耕牛,情况应该会好点?
还有选良种。
良种的选择,尤为重要。
纪元只觉得时间根本不够用。
也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多。
而宁安州的其他人,已经在为此事欢呼了。
对本地人来说,这是丰收。
绝对的大丰收。
是宁安州本地,从未有过的丰收。
宁安州不少村寨,已经开始点燃鞭炮,他们要到衙门去感谢纪大人。
不是纪大人。
他们怎么会有这样的粮食收成啊!
这个爆竹必须放!
是为了纪大人放的!
混在人群里的外地人,看得心情复杂。
为什么他们家乡,就没有纪元这种官员?
如果纪元是他们那的父母官就好了!
这宁安州,可真幸运啊!
第123章
第122章
化远四十年, 八月。
宁安州各个村寨,都要讨论今年的大丰收。
闲暇的时候,还要应付前来收购鸭蛋, 稻田鸭的商贩。
再加上做了些副业挣了银钱, 手里都阔绰不少。
可大家最想买的, 还是牛, 还是耕牛。
当地很多装饰品,都是牛角的图案。
这是宁安州腊蛮族人的习惯,也是当地人的崇拜。
这也说明,耕牛在本地的重要性。
所以一有机会,大家肯定是想买牛的。
整个宁安州二十多万人口,三万八千多户, 哪家不想买头牛?甚至买两头?
所以,新搬来的六个养殖场老板,天天被人问:“什么时候可以买牛。”
“还没建好吗。”
“我们能先预定吗?”
这些养殖场老板,笑得嘴都合不拢。
那太能了。
放心。
最后的一点点排污通道做好, 他们的牛马上拉过来!
说起来, 排污这一块, 竟然也能用上橡胶,还是宁安州衙门主动提起的。
说是牛羊的污秽物不能乱扔,还有必须好好清理,不能污染环境等等。
说的时候,还把橡胶拿出来给他们用,用在管道上, 竟然可以密封气味。
这玩意儿, 可真好用啊。
没想到,建个养殖场都能学到新东西。
总之, 他们这里八月底就能建好,到时候先把自家那边的牛拉过来,卖一批,然后在本地繁育。
看宁安州的情况,便是不卖牛,只做租牛的买卖,都能大发一笔。
听说已经有其他牛贩子看好情况,也准备过来卖牛。
他们六家,一定要趁着其他牛贩子来之前,赶紧赚一笔!
这些牛贩子们也没闲着,一边建养殖场,一边学习宁安州如何养稻鸭鱼的,那土地要怎么平整,那沟渠要怎么挖。
本地人倒是也不吝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