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镇南关可不是宁安州,他们是要交税的。
一个是人头税,一个是田税。
查人口,就意味着要多交人口税。
查田地, 便要多交田税。
所以瞒报的情况非常严重。
要清查,必然会有阻力。
可这东西,不查不行。
此地在镇南将军手里多年,瞒报的土地肯定极多, 而且地主家必然会蓄奴。
这种情况下的瞒报, 本地的税收肯定收不上来。
本地没有税收, 自然无法维持正规的军队,也无法让本地衙门正常运行。
下面的人,肯定会想办法在别的地方捞钱。
他们捞得越狠,百姓们越瞒报。
这几乎是每个封建王朝末期的必经之路,甚至是必拿剧本。
大清查一遍,才能让土地兼并的事情好一些。
只是这期间, 一般的普通人会跟着不愿意。
并非因为他们蠢, 也不是因为他们短视,只因为在这种循环下, 他们一时的瞒报,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好处。
而且,他们看得到未来又怎么样,现在要活下去啊。
宁安州土地跟人口清清楚楚,一个是因为当地官员确实对本地用心,二就是他们五十年免税。
这两者加起来,都会让清查人口跟土地十分简单。
相比来说,镇南关自然显得积重难返。
难返也是要返的。
不然镇南关的情况,只会更加严重。
好在他们最大的靠山镇南将军已经弄走。
剩下的人,不过负隅顽抗。
眼看派下去的人,基本都无功而返。
纪元也不着急,反而催促镇南关的刑司处理本地积压的案子。
下到鸡毛蒜皮,大到杀人越货,一切的案子,都要处理。
这一件件案子,才能反映当地的情况。
而且按照普通百姓的想法,不是万不得已,肯定不会告到官府。
能递了诉状传递过来的,必然是大事。
纪元想要解决本地的顽疾,也不会蛮干,总要有个抓手。
这些案子,就有许多抓手。
镇南关下桦望县有一户姓宋的人户。
这家男人双腿残疾,只有女人带着一双儿女,还有两个身体不算健康的老人。
他家住在山上偏僻的位置。
宋家,就是告状的百姓之一。
这宋家人原本日子也算过得和美,可衙门说要征徭役,这宋老大就被抽调出去。
谁知道,说是给官府修城墙,实际是给本县的地主老爷修大宅子,修的还是极为豪华的那种。
上好的木材,上好的石头,再有当地百姓的劳力,修成王家人的大豪宅。
如果按照一般来讲,这种活计,肯定是要支付银钱的,可对方用的是官府徭役的名义,故而都是白做工。
宋老大只得去做,稍微松懈,还有鞭子抽打。
据他所说,他这种良家子还算好的,毕竟他们是天齐国正经的百姓。
那王家的奴才们才叫惨,他们本就是奴籍,饭菜都要更差一些,个个骨瘦如柴。
本以为坚持一个月,今年的徭役就结束了。
虽然知道,肯定是当地官府跟王家勾结,把他们以“合适”的价格卖了。
但给官府干也是干,给大户做也是做,只要能完成就行,今年的徭役也算结束了。
事情就出在最后几天上。
王家知道他们这批徭役要结束,可又着急赶工,就让他们日夜兼程。
这样高强度的劳作,不出问题才是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