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不都说纪元贪污,所以有钱给夫人送聘礼。
但这么算下来的话。
青堂先生画作大量流出的时间,正是他要给夫人下聘的时间?
啊?
原来青堂先生家里确实有事,还是人生大事。
三次聘礼,加上几匹宝马,都是青堂先生卖画赚来的。
人家一幅画,就能卖七八千两银子。
随便卖出几幅画,还差那点钱?
你们到底懂不懂青堂先生的含金量啊。
人家随便卖几幅画,就能把这些银子赚过来。
而且青堂先生愿意继续画的话,他们出一万两银子也可以!
你们到底是不相信青堂先生的实力,还是不相信我们的荷包啊。
不过吴晏很快反应过来:“坏了。”
坏了?
书画社其他人满脸疑惑,怎么了?
“以纪翰林的名声,一万两银子,或许买不到他的画了。”
“是肯定买不到。”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对啊!
这是纪翰林!纪元!
他们这些书画圈的老人,对书画作品再了解不过。
一幅画值不值钱,不仅看其画工跟功底,还看意境跟传达的意思。
除此之外,还有一层颇为俗气的,看画者的名声。
青堂先生,单凭着画笔的灵动,一幅画就能卖到七八千两银子。
如果加上他无人不知的名声呢?
现在想想,纪翰林那手好字,确实跟画画有些联系。
总之,本就厉害的画工,加上纪元这两个字。
别说一万两了,便是三万两银子,都有人去买。
那些俗气的商人,肯定想把纪元的画挂起来,谁让纪元还有财神的外号。
书画社里,有三个人买到青堂先生的画,当初买的时候,就被很多人羡慕。
现在更羡慕了啊。
就跟你发现一个小众宝藏画家,本来觉得自己已经够幸运了。
现在这个宝藏画家揭开面具,他还是政坛大佬,还是天下皆知的文坛奇才。
这种感觉,大家都有些懵。
不过看到其他人盯着自己的收藏,吴晏赶紧收起他的画:“别,都别想,我好不容易买回来的!”
“对了,最近有个宴会,那宋家说请到了纪翰林,我一定要去看看!”
宋家?
哪个宋家?
哦,那个已经出事的,前工部侍郎的宋家?
纪元怎么去那啊。
以吴家的身份,不至于前去啊。
要不是冲着纪翰林!
吴晏也不会去啊。
可那是纪翰林吗!
分明是青堂先生。
对了,他家里不是很穷吗,他在哪学的画画。
还有,乌堂先生,跟他有关系吧?
满京城都在讨论这件事。
乌堂先生到底是谁,也不用多说,还是有人猜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