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节(2 / 2)

这事被建孟府知府知道,肯定是要拉着殷博士一起做事的。

天齐国各地,都已经习惯蒸汽机,并且抢着建造蒸汽厂。

如果说最大的蒸汽水泥厂在肃州。

那最大的蒸汽纺织厂,就在松江府。

黄阿婆建起来的纺织厂,招收了近三千的女工,如今都是熟练工了。

像南齐府想要建造纺织厂,就要从黄阿婆的厂子里请人去帮忙。

所以纪元所在的工部,特意单开一个部门,把厉害的技术女工招进工部,成为工部女官,便能去支援各地。

此事也有人反对。

可还是那句话。

谁家没有女儿。

越是大家族的女子,越容易学到这些技术,越能掌握知识。

堵住这条路,也是堵住他们自己的路。

加上纪元在这几项事情上,简直说一不二,推进的也很迅速。

整个天齐国,都在因为新技术的产生,而发生变化。

科举同样在变革。

已经有了小范围的工科考核,肉眼可见,以后会越来越完善。

变革是很难,但又不是那么难。

毕竟这些变革,是可以看得到的。

各地越来越多的水泥道路,越来越多的橡胶轮胎。

以及各地的蒸汽工厂。

还有占城稻,麦子良种,都在以超快的速度推广。

可最让人惊讶的是。

各地百姓的识字率,似乎在这几年里,增长的格外快。

但凡进了什么农会工会的,至少都会写自己的名字。

不认字?

不认字学啊。

别人都能学会,你也可以的。

最简单的一二三四,最简单的名字,你们也可以的。

扫盲,并非是从孩童开始,应该从大人开始。

便是七老八十了,也是可以学的。

而他们也可以影响自己的下一代。

这样的变化,让这个几百年的帝国,好像焕发出不同的生机。

只是外面的生机,跟京城的沉闷,似乎有些割裂。

别说外地进京的官员了。

就算是跟外面联系紧密的官员,都能感受到京城,或者说皇宫的沉闷。

六月份,从粤地过来的官员回京述职。

他想跟人讨论工厂建设的问题,却发现大家在吵什么大学士谁来当。

他还想问问蒸汽船的研究如何了,海运真的需要这种好东西。

可根本没人回答。

他们只会说,皇上跟太子因为这件事争吵的厉害,你可别说了。

这是怎么回事啊!

外面工厂办的如火如荼,你们都不知道吗?

还好有年轻官员拉着他道:“你傻啊,这些去工部,工部都有答案。”

粤地官员无语,闷头去工部。

好在,工部还是新气象。

在工部得到想要答案之后,这位官员看了看皇宫方向。

他并不知道要怎么形容皇宫的景象。

纪元却是知道的。

腐朽。

最新小说: 在这样的年代(二战) 炮灰美人他总在外貌焦虑 夫郎说 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迷津雪 听掷(赌博文学、群像、NP) 安念(骨科 1V1) 和导师相亲后,我嫁进了顶级豪门 穿书,别想阻止本咸鱼改剧本呐 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