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页(1 / 1)

那既然如此,就去找私塾吧,除了学费,逢年过节还得给夫子孝敬。

如此,这男女学生的事情,很快风平浪静。

把女孩儿送去读书,能免十两银子呢,大部分百姓想通之后,却也觉得女孩儿读书也不错。

万一人家的姑娘都送去读书了,自家的没读过书,以后怕是说亲都不好找对象,甚至还有可能影响自家男孩儿说亲呢。

说来也是,他们大部分也是有儿子的,以后给儿子说亲,肯定要选对方家庭和谐的,要重男轻女太明显,他们也不想要呢。

而且,如果他们能娶个能识字算数的儿媳妇回来,也是一种骄傲呢,在家还能给没上学的孩子启蒙呢。

潜移默化地,女孩儿跟男孩儿有了相同的待遇。

村学的事情不难办,接下来又是县学。

如果非要分一个等级的话,村学是小学,县学就是中学了。

县学的教学内容就要更深入一些了,不说以后能做官,但也得奔着童生或者秀才去的。

县学首批学生,收的是有基础的学子,同样男女不限,但是有基础的女子太少了。

不过下一批就不同了,下一批县学的学子,直接从村学招收,除此之外,想要上县学的,得要通过入学考试。

当然了,县学里,也带了小学部的,是要招收县城里还没开蒙的孩子的。

再接下来,就是书院的整改了。

从前,几乎每个州府都有书院,都是招收有功名的学子,至少都是秀才起步,还得是前好几名的。

教书的先生,也都是进士出身,最差也是个同进士。

这一类的教书先生,基本上都是不愿意做官的,或者退休了的。

书院,基本上可以说就是给朝堂输送人才的。

晏承安没打算在这个基础上整改,但他加了一点儿别的条件进去,以后的书院,不能拒绝女子报考。

是了,这样的书院,想进去,除了功名,还得经过入学考试。

女子现在没有功名,但只要她们能通过入学考试,就能去书院上学。

这个事情,在朝堂上还吵了一段时间,说是女子又不能考取功名,去书院读书,就是浪费教学资源。

而且,那些德高望重的夫子,也未必愿意教女子。

他们说着,现在能给女子一个读书的机会就已经很不错了,书院就不要让女子去掺和了。

这语气,像是给女子读书的机会,都是天大的恩赐似的。

晏承安十分不爽。

但老皇帝八风不动,说了把整改教育的事情交给了晏承安,就让晏承安一力承担。

如何说服朝堂,说服那些书院,都让晏承安自己去处理。

晏承安也顶住了压力,甚至还多处寻访,去给那些书院找了一些女夫子。

从前不是没有读书厉害的女子,只是他们多半困于后院家宅,这次晏承安就给了她们新的人生选择。

这部分的女子,基本上都已经三四十岁了,幸运一些的,家庭和睦,子女孝顺,听到有这个机会的,丈夫和子女都鼓励她们去试试。

还有的,就不那么的幸运了,三四十的年纪,即便是风韵犹存,也比不过那些年轻的姑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丈夫纳妾,甚至是养外室,整日里在后宅伤情。

晏承安趁机就去煽风点火了一番,与其围着男人转悠,还不如去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刚开始,也不算太顺利。

最后祁秋年用电报机给他支了一招,让他找个德高望重的女子,先给其他的女子做个表率。

晏承安也是个激灵的,转头就求到皇后娘娘面前去了。

皇后娘娘出自书香门第的傅家,是内阁首辅傅正卿的亲妹妹,年轻的时候,也是京城出名的才女,论起德高望重的女子,谁能比得上一国之母呢?

皇后娘娘也是真心喜欢承安这孩子的,而且陛下的意思,她心里也有数了。

同时,她也想为天底下的女子做点儿什么,让女子也拥有话语权。

都没多考虑,她就答应了这个事情。

甚至,皇后娘娘还把潇妃娘娘给拉上了,潇妃娘娘也兴致勃勃,她都在后宫困了二十多年了。

虽然两个孩子都争气,家族也有底气,但谁不想走出宫闱呢?

潇妃娘娘年轻的时候,才名并不凸显,但潇妃娘娘一身武艺也不差。

书院里,男子们要学君子六艺,女子们,学一点儿拳脚功夫,又怎么了?

小侯爷的资料书上说了,女子的身体健康,才能生出健康的孩子呢,那些个小姑娘,个个若柳扶风的,每年因为难产而死的女子不计其数。

但若是女子本身的体质能健康,强健一些,必然能一定概率地降低难产的风险。

也不是要潇妃娘娘把她们教成武功高手,就让她们多运动运动,会几招简单的招式,遇到危险的时候,也能有一分自保的能力。

这时候,朝堂上还有人反对,说女子舞刀弄枪,不成体统。

潇妃娘娘就直接站出来了,“如果阁下不讲道理,那本宫也略通拳脚。”

她都懒得跟这些迂腐之人费口舌。

几番整顿,女子入书院的问题也解决了。

但晏承安并没有就此止步。

他又想方设法地,开办了技校。

最新小说: 重生嫁疯批太子爷,让渣男火葬场 天灾:开局一座山,囤货?种田 同时穿越,我制霸了诸天万界 我算命,你进狱,警局业绩666 一元当一万用,给女神花钱就返现 我的专属战争游戏 综艺发疯不内耗,逼疯别人我骄傲 被抄家流放,她要搬空皇帝的一切 我在马甲文里抱大腿发疯 怎么办?我奶她天天想卖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