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演员》这首歌曲?”
知乎上,有人提出了问题。
一般音乐类的问题很少登上知乎热搜,除非这首歌非常非常火。
上一首在知乎引起广泛讨论的,是罗刹海市,网友们在分析这首歌里到底骂了多少明星。
至于这次,那就没有那么多值得深究的内容了,完全就是实在太火了,到处都在唱都在二创,这个热度知乎不蹭白不蹭。
而网友们的回答,基本也是从歌曲本身的热度出发,而不是如讨论它的深度之类的无聊的问题。
毕竟洛泉自己也说过,这首歌就不是那种苦大仇深讨论社会问题的有思想的歌曲。
能让普罗大众觉得好听,并且跟着一起唱才是它创作出来的意义,目前来看这个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这首歌应该是洛泉今年最火的一首了。”
“火得速度快得有些离谱了,今天学校报名参加歌唱比赛,我看到好多选手都是挑的这首。”
“午间休息的时候学校放的歌就是演员,结果音乐一响,班里同学全跟着唱起来了。”
“可以的,年初最炫民族风,年底演员,洛宝这个大爆曲也算是做到有始有终了。”
“期待今年春晚继续来一首新歌,到时候又可以火一整年了。”
“今年怕是不行了,洛宝说过今年不会参加春晚,要在家里陪家人了。”
“这样啊,那可就太可惜了,不过陪家人过年确实要更重要一些。”
“期间肯定会有新歌的,洛泉嘴上说着喜欢摸鱼,但其实骨子里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
“你这会儿让洛宝听到了,她又要骂你造谣了。”
“哈哈,她现在可是巴不得咱们少提点要求,让她能混一天是一天。”
“懒病犯了是这样的。”
………………
看着这些调侃的弹幕,洛泉其实想说真不是她懒。
主要是每天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但人的精力又有限,她身体再怎么好,精神也是需要休息的,如果感到太过疲惫的话,就会本能地对某件事产生厌倦。
而这种厌倦一旦出现,对于工作可是极为不利的。
如果她只有歌手或者导演这一项工作也就罢了,她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外发新作品和休息之间进行协调。
但她除了同时拥有这两个身份之外,同时还是演员、广告代言人、公司老板、制作人等等。
同时身兼数职,还能把这些工作都干得那么好的,估计也就只有她了。
所以在这样的高压力工作环境之下,她当然是一抓住机会就要休息了。
更何况都年底了,离法定的最长假期也越来越接近,这个时候它摸鱼,可以说是摸得理直气壮。
不过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情况似乎又有些不同。
以前都说过年是大多数打工人最快乐的假期,因为这是最隆重的节日,天大的事儿也比不过过年,比不过一家团圆。
但是据说今年开始,除夕夜也不一定能放假了。
这就很让人震惊,因为至少自洛泉记事起,除了少数比较特殊的工种,就没听说过过年还不让回家团圆的。
高三那么紧张的学习时间,过年的时候也得给学生放至少一个星期的假。
结果开始工作后,日子过得比高三还要更苦,这就让人觉得很难受了。
虽然暂时还不知道是具体怎么安排的,不过可以想象的是,今年春晚估计会出现一些与除夕夜仍然坚守岗位的打工人相关小品了。
洛泉反正觉得这种辛苦的劳动并不值得歌颂,但她觉得又做不了数。
她能做的,就是确保自己的公司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无论是泉水娱乐,还是虚幻游戏工作室,亦或是哔哩哔哩,从除夕夜之前三天开始就必须开始放假,一直放到春节一周之后再回来继续上班。
如果遇到什么特别紧急的问题,在家远程办公即可,加班费照付。
听起来很良心,不过这其实是打工人应该有的待遇。
只不过在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基础操作也变成了良心企业家,洛泉有时候也觉得挺魔幻。
不过在这个魔幻的时代,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很正常。
就好比里昂,堂堂奥斯卡影帝,竟然也学着精神小伙的模样跳起了科目三。
洛泉下楼准备倒点开水,就看到里昂在客厅直播跳舞。
手机里播放着dj风格的快歌,而他的双腿就像是面条一样,开始左摇右晃。
洛泉在旁边看了一会儿,觉得老弟跳得还挺是那么一回事的,绝对是下了功夫练过。
不过即便这样,还是让人觉得有些土。
对于科目三,洛泉倒是经常在刷b站的时候看到。
据说这是在调侃某省的人在学车上,一到考科目三的时候就喜欢尬舞,所以用科目三来给跳的那支尬舞来取名。
因为音乐非常动感,加上动作魔性又很有趣味,所以很快就都在抖音快手b站火了起来。
作为“摇子”这一现代土味舞蹈中的一个分支,科目三比什么花手、青嗨摇还是更有技术含量一点的,而且也更好看。
不过在大众眼中,土嗨就是土嗨,哪怕技术含量提升了一点,也还是会让人觉得low。
所以当对这种娱乐形式有偏见的人看到它的时候,就会从生理上产生一种尴尬。
洛泉在看这些土味视频的时候,就经常遇到优越感爆棚者的嘲讽,见她笑得那么乐不可支,直接扔下一句你的品味也就这样了,来表现自己的优越。
这就让洛泉觉得很莫名其妙。
看了图一乐视频为什么还要这么上纲上线呢?
有哪条法律规定人不可以看这些土味视频吗?
只要不影响到其他人,即便内容尬了一点,也不至于遭遇这样的批判吧?
反正她一直都觉得,人民群众都喜欢的娱乐表达,虽然不一定会有多么高雅,但一定是有其过人之处的,不能一昧的贬低。
继续讨论下去,就又是她很久以前说过的那些话。
华夏真正接受过所谓高雅艺术教育的人都是凤毛麟角,更多的人连自己美术音乐老师长什么样叫啥都不记得了。
绝大多数学生就没有那个去学习高雅艺术的条件,所以欣赏《学喵叫》比欣赏巴赫的作品要容易得多。
毕竟后者的作品欣赏起来,需要一定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