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母用的是东厨馍的法子,捏出的样子具备真形法意,更符合仙粮的传说。五芝六色捏出来面鱼也是一样,各个透着一股芝药香气,隐隐透着淡淡的宝光。
“丹纹?”李太平看着芝药香汇聚成团,隐隐约约看着像丹纹。
引得余书洋、李真也去看,就见一团青白药气纠缠交错,汇聚成残碎的灵文箓字一样。
“这下好了,二舅妈能炼丹了,我就说灵厨和炼丹是一家吧。”李真忍不住的骄傲,活像一只打鸣的公鸡。
“别说话,没点眼力劲的。”余书洋说着把李真拉一边去了。
此时的鱼母仿佛在悟道一般,一手拿起面团,不用捏就化做一条鱼形,就像手中有个无形的模具。
一时间鱼母化身流水线,左右手忙个不停,这个面团拿起、那个鱼形馍馍放下,眼看面案子都要摆不下。
胖头鱼余雨田忙着往笼屉里收,余书洋也跟着帮忙,两个鱼妖四只手,都赶不上鱼母一双手快。
不过一刻钟时间,四百五十斤面,捏了三五千个鱼馒头、鱼馍馍,好在蒸笼都是法器炼的,不然还装不下这么多。
鱼母捏完了,就站在那闭目不动,不知道是还在悟道,又或者静静思索。
“师兄,你看着火候蒸吧,这馒头也不能等着,时间久了就要酸坏了。”
余书洋不敢打扰老娘,只得让胖头鱼师兄顶上,白案做的馒头用老面酵母,放的时间久了发酸不好吃了。
余雨田看看师娘,又看看师弟跟蒸笼,咬牙跺脚说一声干了。
蒸馒头也得看火候,也区分大火、小火,时间久了馒头蒸塌了发硬,时间少了蒸不熟。
火候也是一样,是蓬松可口,还是硬的咯牙,全靠把控大火、小火的时间。
这也是灵厨、炼丹是一家的道理。
余书洋、李真、李太平三个都躲在一边看着,他仨谁也不会蒸馒头。
“表哥,真能跟你说的一样?”李真来的路上听了仙粮的事,一路上都在算小账,仙粮、灵丹那个更好。
“这我那知道去,等会馒头出锅了,你自己尝尝不就知道了。”余书洋心里没底,隐隐多了几分期盼。
“师兄,伯母是什么修为境界,我看着好像是法相升品?”李太平看着蒸笼跟鱼母,瞧出几分门道来。
“法相升品?我记得是七品初期修为,不能是突破晋升。”余书洋记得清楚。
“那就是法相升品,这是对灵厨体悟有了创新,又有修行资粮帮着提升,推动了法相的升品晋级。”李太平为俩人解释道。
果不其然,鱼母身后法相显露,乃是一口煮面铁锅,肉眼可见锅中鱼面漂浮。
就见一旁蒸笼散发的锅气,如炊烟一样流入法相心里,煮面锅中也升腾一股股白色水气。
此时两口锅都在煮,看着蒸笼不冒气,都被师娘法相收走,余雨田压力如山倒,此时他无从判断。
只能咬着不断烧火添柴,凭着鼻子闻馒头味,把握火候的大小。
早晨起来,眼睛疼的睁不开了,两个眼充血,都是血丝,没熬夜正常11点睡觉的,肯定是昨晚没睡好,最近压力太大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