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再遇金童
太平会馆,一楼戏台。
戏台上拉起一张白绢布的影屏,一道灯火从后边点亮,锣鼓一响,就有皮影出来在后头。
这皮影戏比唱戏还早,源自西北关中一代,起初就是为了招魂之用,剪皮留影以摄魂。
后来,因着关中多战乱,亡魂野鬼又多,老百姓们为了安生求平安,就请皮影戏来唱,这戏是唱给死人听的,多是用来安魂求平安。
时间久了,慢慢的唱出一个“西路老腔”,也就是后世的西皮,唱戏都用两个腔调,一个叫西皮流水,一个叫二黄慢板。
此时戏台上,隔着一张屏布,后边是三个妖怪,两个舞动皮影做对战,一个在后头扯开嗓子唱。
按说,还得配锣鼓乐师,或者唱戏的自己打乐器,不过此时戏台上,唱、乐器都是凭借肉嗓子来。
就见着一个高脚凳上,放着一四方竹盒,内里一只黄金色的鸣虫,就听着他晃动双翅发出唱声,期间伴随着鼓乐声。
随着锣鼓声一响,万家就跟着黑毛狐狸回来了,刚才他是跟着去了后台。
“贵客,您听着怎么样?给您点了一场老戏,你先尝尝滋味,我去楼上找老鸨子去”黑毛狐狸乐呵呵的说。
余书洋点点头,说:“你且去吧,不过等会可得回来,我还有话要问你。”
刚才戏台上一开嗓,他就听出了,这不是金玲的弟弟金童吗?他早先还见过他几面,好像当时在水市遇到,就是跟保庆班学唱戏了。
“你刚才见着唱戏的了吗?我怎么听着像是金童?”余书洋冲万家问道。
万家摇了摇头,说:“我刚才一直盯着这黑毛狐狸了,没注意其他的,不过,金家姐弟不应该在吴州吗?”
“我听着声音像,等下问问吧,这保庆班也算是熟人了,上回在淮河水市见过。”余书洋解释道。
桌上放了两盘瓜子、一壶茉莉茶,余书洋、七风两个,一边嗑瓜子一边听戏。
万家看了更是来气,小声抱怨道:“这黑、白瓜子一壶茶,就收十个符钱,还得先点戏才能见面。
要我说,咱们早先不该来,随便找个包打听,也能把法主想知道的讲明白了。”
他这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被余书洋听清楚,说来,他心里也是不爽,觉得被当冤大头坑钱了。
余书洋见着万家反复提及,知道他心里的芥蒂是过不去了,只得回头解释清楚。
“你啊,咋跟你以前的李真一个性子了,变得守财奴一样,这符钱留在手里无用,出去了才叫钱。
咱们这次过来,除了打听事,也是为了演练微尘劫争,这地方四面透风,有啥消息一下就传播来了。
都时候,找上门来求取龙凤团茶的还能少了?现在费的都是小钱,你看看你这抠搜模样。”
余书洋半解释半训斥,他没想着,万家性子变化这般大,早先在喜鱼福地时,只觉得他执拗非常。
当初李太平说他火性不纯不能炼丹,后来找到机会就寻摸炼丹的事,在宝船上还跟人学珍珠炼药术。
这次他来青岛学炼丹,特意把他带上,也有成全他的想法,不想来眼下对符钱上越发斤斤计较了,余书洋就想着提点他两句。
万家听完耷拉着鹤脖子,脑袋低下来,说:“法主,我不是心疼符钱,就是不想被当冤大头坑钱,这样显得咱们特别蠢。”
一旁的七风见着,也不嗑瓜子了,开口道:“法主,有个事你不知道,万家大哥在鸦头山的时候,遇到过一个骗钱骗色的。
若非是离咱们山上不远,差点就被拐骗走了,被曹青、曹家仨兄弟说嘴了好长时间呢。”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完气的万家要打人,此事被他视作奇耻大辱,根本不许别人当他面提及。
“法主,你快管管他啊。”
七风见着万家取出雷木火把,这火把是用早先的雷火木灯炼的,如今经过室宿军火法韵侵染,将六刺辛螯杖、雷击木灯熔炼成一体。
打在身上一下,有钻心之痛,又有雷火损伤,更有一股如附骨之蛆的煞炁军火。
“万家,你且绕他这回的,毕竟他也是好意,看在我面上,就不要打他了。”
余书洋见两童子追打,只能出面说和,也知道他们借着打闹,缓解刚才严肃的气氛。
台上一场戏唱了足足有大半个时辰,方才是结束,随后就登台谢幕,要冲点戏的观众致谢。
就见着屏布拉开,两只半人高的白毛狸猫,一只拇指大小的金铃子,都是修行九品初期的修为。
余书洋看到金铃子的时候,就认出来金童了,倒是戏台上的金童,没能认出余书洋来。
主要是变化太大了,特别是扫霞仙衣的五彩霞光,直接隔绝神识探查。
“七风,等会你去后台,把唱戏的叫过来。”余书洋没当场叫破金童的名字,担心再别有内情。
这会他已经猜测了几种结果,从淮河水市到东海狐之国,特别是一个会馆里唱戏,怎么想都觉得大有问题。
想到金童早先就有被拐卖的经历,心中暗暗猜测着,这回是不是又被拐卖了?
戏台上仨妖亮相后,各自说了几句话,就退到后台去了,并没有按着规矩来。
这唱完一出戏后再登台,一来帮着扬名,上台感谢点戏的人,当着一众看客面前吹捧一回。
二来也是讨赏,向一众看客讨要一回辛苦钱,同时,也看看有没有其他人继续点戏。
烟柳巷捧头牌,前期想见面,就得按着规矩来,有喝茶送礼物的,也有清谈撒符钱的。
总之就是一句话,那就是多多的钱,这样才能让头牌魁见一面,若是相处的好了,下次还能再见面。
不过,这些都只局限于喝茶聊天,或者谈论诗词歌赋,总之就是,没有半点荤腥,都是清雅的东西。
如此一年半载的时候,等到会馆把符钱赚足了,姑娘也满意了,这时候就是成了,双方固定下来关系,也不会再见外客了。
一般会馆没功夫再搞个戏班子,前期无非就是引着客人钱而已,也不必费这种心思。
这也算是太平会馆的特色,搞的一派淮水特色,馆中姑娘调教的,也按着秦淮瘦马的路子来的。
各个姑娘都选模样标志的绝色,从骨相上就可以养,按着中州世家的名门嫡女的路数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