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岛生四门
荒海边缘,虎山岛。
早年间,荒海夜间引渡亡魂、夜鬼,少有妖仙把浮岛搬到此处,后来,地脉被锁更少有搬迁浮岛的。
余书洋早早的规划好,他将虎山岛、长流山、野马场、桃柳福地,按着四方四相布置,中间圈出一片海。
虎山岛五行偏金,安置在了正西方位,岛上地气为之一改,灵田、果园纷纷受到影响。
长流山五行偏火,即便有鱼父开辟万古福地,也仅仅做到了水火调和,被余书洋安置在了正南火位。
野马场五行偏木,虽然是两山相夹的峡谷,谷中栽种的也多是水草、牧草,木行依旧旺盛,被放置在正东青龙位。
最后一个桃柳福地,虽说地坑中栽种了许多鬼面桃树、阴柳树,五行却是偏向水,被余书洋安置在了正北水位。
四处海岛各占一位,其中圈出一大片海域,日后可以将浮岛填入其中,造出堪比东夷人居住的东灵大岛。
也可以四面相连,把中间圈出来的海域变成内湖、内海,不过海中水族未必愿意。
东海水域到目前为止,始终控制还龙宫水府,强如东夷帝君,也没做过造岛圈海域的事情,可见其中牵扯之大。
白鳖龟有光的浮岛,跟李真帮忙购置的浮岛,全都被安置在野马场外围,直接把野马场山脉扩张成八百里的大岛。
“法主,这些浮岛都是泥沙沉降,土地中全都是苦海的浊煞,没有几十年的地气冲刷,根本不能凝聚成结实的海岛。”
芝仙土六手持春龙芝盖旗,在野马场浮岛时时引动乙木之力,也不能使浮岛孕育半点生机。
“这事确实急不得,你先把青岩羊、沙地猪赶过来,把浮岛的泥沙养一养。
再让云华把水光葡萄藤搬过来,那水光葡萄藤也是四品灵根了,可以帮着你一块滋养浮岛。”
余书洋看着一片荒芜的浮岛,也是一阵阵的皱眉,原本他还想着,多搞些浮岛过来,把四个海岛都扩大一下面积呢。
此时才发现,养熟一座浮岛是如何的耗时耗力,也终于明白,为啥崖洲五岛会用“地租钱”,诱使妖仙把海岛并入五岛了!
余书洋把辰土真砂拿出,对云华说道:“云华,我把这粒真砂与你,再传你一道天符法禁,你可以一边祭炼,一边施法滋养浮岛。”
余书洋把甲、乙木天符传授给云华,又教她青龙少阳咒,可以直接引动青龙神的本源之力,方便她祭炼辰土真砂。
云华是余书洋的同运树成精,本体乃是云雾茶树,修行的是血脉传承的功法——青华云雾妙气,根本上依旧属于乙木之道。
余书洋原本想教她乙木囚笼的,奈何,这是神通法术,其中更是蕴藏着甲龙乙木、苍龙大龙神的道韵。
就像是搬山担水一样,想修炼都先跨过门槛,云华只能先修炼甲、乙天符,感悟出两大道韵,才能修炼乙木囚笼。
“法主,浮岛上都是海煞,不把它们清除干净,只靠乙木灵韵慢慢滋养,也不会比地脉冲刷好多少。”云华手上托着辰土真砂说道。
浮岛在海底沉淀而成,泥沙中不带半点灵土,还充斥着浊煞、海煞,最省事的法子就是让地脉慢慢冲刷。
余书洋摆摆手,说道:“这事不急,有你跟土六慢慢滋养灵韵,这对你俩都有好处。
土六他要祭炼春龙芝盖旗,就要慢慢参悟乙木之土、少阳之力,你不是也得参悟瑶树的两道神通吗,那朝夕时、阴阳云雾。”
当初云华凝聚法相时,借着田中的十二时,汇聚成的瑶树自带一股“草木时序”,后来余书洋给起了个名,就叫朝夕时。
阴阳云雾则是云华受余书洋影响,她俩毕竟联运了,余书洋参悟的云道都偏向阴阳变化,云华的茶雾也自然而然的偏向阴阳变化。
“法主,两道神通我都只掌握一点灵韵,即便施法也影响不了多少的。”
云华望着八百里的海岛,大半都是废土一般的荒地,除了野马场也就白鳖的窝了,哪里有龟有光从太平湖驮来的族地。
这十几年间,白鳖一族靠着族气一点点侵染,已经把浮岛养的半熟,鳖窝周围长满了浮萍与青苔。
“不急,不是还有我师弟呢,请他帮忙做个净地仪式,我再把四相摆尾阵、元辰四土归化阵布置一下。
保准几年时间,就能把生地养成熟地,到时候,你们把虎山岛上的一应灵植都搬过来。
野马场占了东方木位,此地最适宜种植,以后就交给你俩了。”余书洋慢慢安慰土六、云华道。
要想铸造妖仙城,就得不断往四岛填充浮岛,余书洋就必须想法,尽快把浮岛生地养熟。
等到后续荒海妖仙城、荒海水市搞起来了,桃都山群岛必然被引过来,就像崖洲五岛那边,把妖仙世家汇聚过来。
余书洋手上托着玄武龟书,推演着四相摆尾、元辰四土合一的阵禁,护山大阵只需要一个就成,没必要每个海岛单独布置一套阵法。
一路上驾着风,朝着虎山岛飞去,虽说四方四相是他讲给师弟的,四岛接入地脉可是李太平动的手。
自他炼成第五道神通——口风,内外八风施展起来,可谓是如臂挥使,再配合风势神通的一念生风,可以说风随心动、身随风飞。
以前他驾风喜好春风,风中自带一股生气,如今,内外八风混一,再催动就是一股无名的玄风,其中蕴藏着“回风”真意。
不从野马岛到虎山岛,一路上横跨五千里,余书洋驾着不过耗时半盏茶时间。
等他穿过云雾阵禁,落脚在西岸以后,就见着白七郎、十一郎迎面扑了过来,这俩大外甥在阴陈子身边待了一段时间,跟着学了不少丹火。
因着他俩要继承医道,让二姐、二姐夫都很为难,她俩一个神医祝由科、一个大医温病派,不好从两个儿子中挑选。
余书洋就把外甥提溜到蛇药田,先让他俩学着种灵药,再慢慢思量如何选择。
“舅舅,舅舅。”
没了道宫的约束,又在白有元、余子兰身边待了几日,俩外甥又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劲。
余书洋一手提起一个,说道:“你俩想好了吗?谁学医?谁学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