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輮木为轮
离开山腰,回到窑洞时天已黑了。
雨势渐起。
没有雷鸣与闪电,整个森林都沉浸在沙沙的雨声中。
窑洞口未砌成的墙垛还是进了水,陈舟往地沟上搭了几块木板,但雨水无缝不入,只能起到些微遮挡作用。
点灯,生火,烧水。
等待水烧开的时间里,陈舟将扛回来的三根原木分开,其中两根留待晾干后再测试,一根木头直接劈开。
如果要輮木成轮,需得选用长宽均匀,修理端正的木条。
但陈舟知道自己第一次輮木只是尝试,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便将木头随便修理成长条,准备先看看效果。
煮沸的大铁壶水留待熏蒸。
火烤使用的是小灶。
只需拿掉平底铜锅,灶坑中的火焰便能将热量传递到上方。
手持木条,在灶坑上反复烘烤,期间陈舟一直保持着合适的距离,以免木块被火焰点燃或是烤糊。
首次尝试,拿捏不准温度,感觉木条中的湿气已经被烤得向外发散,整根木条也变的有些烫手后,他停止了烘烤。
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木纤维得到了软化。
长长的木条就像被抽掉了骨骼一样,徒留一具僵硬的“尸体”。
陈舟轻轻发力,觉得木条真的在缓慢弯曲,且没有断裂,便加大了几分力气。
即使是软化的木条也比藤条硬实,不多用些力气根本掰不动。
弯曲木头的过程中,陈舟发现了一个问题——受到炉灶大小的限制,木条烤得不均匀,刚刚受热的地方更加软和,而降温的区域则坚硬韧性差。
輮车轮是个连贯的,对木条整体制造变化的过程。
受热不均匀会导致整根木条有的地方软有的地方硬,弯曲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断裂,或因僵硬无法将其掰成想要的形状。
放下手中掰出了一点点弧度的木条,看着燃烧中的小炉灶,陈舟认为火烤暂时行不通。
铁壶中的水烧开有一段时间了,该试试熏蒸了。
水蒸气传递给木条的温度可能会持续的久一些,热气没准还会有软化木材的作用,提升輮木的效果。
而且水蒸气不像火焰那么危险,无法点燃木条,只要让木条始终紧挨着铁壶口享受水蒸气的熏陶即可,比较省心。
……
敞开壶盖,释放壶中蒸汽。
陈舟捏住木条末端,将它前端搭在壶沿,缓慢挪动,保证蒸汽的力量能作用在每一寸木条上。
片刻,熏蒸完整根木条,他再次尝试掰弯木条。
为了辅助这次尝试,他特意把大铁罐子搬了过来,将木条按在铁罐子最粗的部位,用力掰动,力图使其贴合罐身,变成一个完整的圆形。
蒸汽熏蒸的效果比烘烤强一大截,却也无法解决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蒸了将近一个小时,把一整壶水都烧见底了,輮成的木条还是有软有硬,根本不能随意调整外形。
在此过程中陈舟还发现了一个新问题——
就算他能让整根木条均匀受热,也不可能把它掰成一个完整的圆形,顶多弯成两个弧度大小一样的半圆,待冷却硬化后再调整拼接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