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节(1 / 2)

这样的分裂,如果分开的时间足够长,是真的会产生分化的,甚至渐渐变成两个族群,就像是当初前往草原的汉人被同化成游牧,百年后,谁还能知道他们的来历呢?

他们已经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从汉人变成了匈奴人,鲜卑人,或者某一个东胡族群的胡人。

六大王国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得不的分裂。

但洛苏要的是裂国不裂族群,“在处理分封出来的王公之国时,加强统治阶层间的交流,是必要的政治手段。

与此同时,应当从藩属国中选拔优质的官吏,进入中央朝廷任职,乃至于封侯拜相,同时应当派遣中原官吏,进入藩属国中担任流官。

双向加大双方之间的交流,这是新朝所应当完成的任务,这是宗主国所应当做到的政治任务。”

洛苏从洛阳出来,就是要看看这天下变成了什么样子,距离一道道政策的颁下,已经过去许多年,现在都已经发酵开来。

即便是圣人,也不可能知道,一道政策到达下面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发布政策,地方实施,反馈,调整,重新发布政策。

这便是治国之道。

此番出来之后,在岭南和中南这里发生的事情,就让洛苏觉得很有趣,可以说是,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经过对世界本质的探查,洛苏断定那些商人最终一定会失败,但对于这种模式,他同样有一个猜想。

那就是如果有一天,这些商人手中所掌握的力量,超过了土地所能够产出的财富呢?

虽然从数千年前开始,农业就一直都是立国之本,存身之基。

商业虽然来钱快,但任何明君圣主都知道,只有让百姓吃饱饭,国家才能安稳,国家大部分的精力都应该放在农业上。

但洛苏自然能看到,商业在赋税中的比例越占越高,商人所掌握的力量也越来越强,虽然商人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提高,但事实上,曾经完全依赖土地的贵族,现在都开始用商业来让家族拥有更多的转圜余地。

这实际上代表了一种未来的趋势。

这种趋势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洛苏只略微一回想,就见到了一切的根源,从一亩地的粮食产量越来越多开始,从水利的修建、农具的进步开始。

从一亩地所需要耕作的人越来越少开始。

从不需要种地的人越来越多开始。

如果粮食产量能再次增加呢?

中南半岛有种水稻,生长在宋国中!

第965章 走过一路路,天下将何

在洛苏离开后,他曾出现在这里的传言,渐渐在高层中传开。

上次听闻洛苏消息,他在扬州,大部分人都能猜到,他是要去江南洛氏。

到了江南洛氏后,再一路向南,很合理。

岭南权贵很恐惧。

生怕自己所做的事情被发觉。

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能隐瞒住,谁能在国师面前隐瞒呢?有人如丧考妣的等待终局来临。

但最终却无事发生。

洛苏的马车已经往云贵高原而去,他要去吐蕃和天竺看看,在那里还有一个楚国。

吐蕃。

从数十年前第一次来到高原,洛苏就将这里视作中原的最大威胁,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强烈的高反让大唐军队难以攻上这里,在布置一众小国失败后,只能在青海设置了青海都护府,统筹诸方,形同立国。

对于吐蕃。

洛苏认为也只能依靠内部反间让其自乱,削弱吐蕃的潜力,至于真正的吞并吐蕃,以目前这种温暖的气候是很难做到的。

其余地方,无论是漠北,还是东欧,还是海外,还是中南,这些地方都有一个同样的优势,那就是汉人是可以大批迁徙过去的。

但高原,大批量迁徙人口就是让人去送死。

况且那些土地上,土著人口不多,所以能快速改变人口结构,而吐蕃,有千万的人口,想要改变当地人口结构,简直做梦。

只能等待这种来之不易的水热条件结束,失去大量农耕的土地后,人口大幅度下降,吐蕃自然而然就失去这种称霸的能力。

洛苏对吐蕃的关注不算多,毕竟吐蕃是区域性帝国,和大唐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没有高原天险,早就踏平它了。

洛苏反而对天竺的关注不小,因为经过他所了解到的天竺历史,这里真的很奇怪。

庞大的人口、肥沃的土地、传承悠久的历史。

当一个国家拥有这三项特质的时候,会让人想起什么?

煌煌诸夏!

天竺之地也是这样,在恒河平原这片土地上,不乏强大的帝国,诸如孔雀王朝,亦或者贵霜帝国这种和汉帝国并列的帝国。

但建立在这里的每一个帝国,都可以说是毫无韧性,一旦毁灭,就不再重建。

最新小说: 恶毒大小姐今天也在争取完美结局 寻心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穿为偏执主角的反派黑月光 男主怀了我的崽 装失忆后和宿敌互演情侣 军婚三宝后,我在九零靠捡漏赢麻 斗破之魂族妖女 同时穿越:开局共享混沌体 遮天:我为荒古第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