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大明嫡长子 第143节

大明嫡长子 第143节(1 / 2)

就是一个很能干,但也有可能和刘大夏是一条线上的人。

但朱厚照不会那么狭隘,杨一清此时并没有做什么错事,胡乱的找他麻烦,这也说不过去。

“臣,陕西巡抚杨一清,参见太子殿下!”

朱厚照现在大了,坐在主位上,一边翻着手中的东西,一边用余光瞥向他。

“从西北一路来京,杨巡抚辛苦了。陕西官牧马场,你这几年做得很是妥帖,在本宫心里,你杨一清,是有一份大功劳的。”

杨一清听了心里顿受鼓舞。

他在陕西多年,一个进士清流,给搞成了地方官,努力了这些年,眼下终于又进入太子的视线,还得太子如此褒奖,他怎能无动于衷?

“仰赖皇上天威、殿下才德,陕西马场终有起色,臣不敢居功。”

“有功便是有功,有错便是有错。本宫从来不会忽视臣子的事功。这次召你入京……”朱厚照放下手中的奏疏,站了起来,顺便也扶一扶跪着的杨一清,“一是为本宫,见一见你这西北的能员干臣,二来也是为你受赏,因你有功,兵部尚书刘大夏举荐你任西北三边总制官,你意如何?”

杨一清不敢托大,

太子虽然扶他,站起身后他也是退后一步微微躬身,给太子让出路来。

这个问题也不好回答。

杨一清虽然人在西北,但是他不聋不瞎,他难道不知道殿下和刘大夏的嫌隙?

这个时候太子问这个问题,能是简单问问?

伴‘君’如伴虎,虽然这个君还是储君,但弘治皇帝和太子的关系,他们这些远在陕西的官员也是知道的。

而杨一清此人,虽然和刘大夏关系很好,但是他并不避战,史书记载,他也是领兵打过仗的人。

“臣的意思,能为朝廷巡抚陕西,为殿下牧守马场已是臣之福分。臣不敢有居功而要赏的念头。”

每一个官员,在太子面前几乎都是这么老实、这么一心为公的。

但太子不能真的当真,把这些话当做是评价一个官员的好坏,这只代表了他们基本的能力——说正确的话而已。

“六月,大同府来报,说鞑靼人在关外连营三十里,七月,宣府来报,说鞑靼人寇关抢掠。若是让你任这三边总制官,鞑靼人进犯一次,你就这样上奏一次?”

考验来了。

太子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你将来只守肯定是不满意的。

如果这个话回答的不好,三边总制官他杨一清就不要想了。

“臣以为戍守边镇,守好为主要之务,但皇上和殿下若有旨意,臣也必定不会畏战不前!”

“你做事,本宫还是有数的。”

朱厚照把放在案上的奏疏拿起来向外走去,并对杨一清下了逐客令,“你下去吧。下去之后找一找刘大夏,你就跟他说……”

太子停了下来,“说,本宫谢谢他。谢他,为国举荐了一个称职的三边总制官。”

太子说这话是笑着说的。

但是杨一清的耳朵里,立马就是一声巨响!震荡得他的胸口久久不能平静。

他马上跪倒,“殿下,臣,臣……虽是刘尚书举荐,但臣是大明朝的三边总制官,领的是皇上发的俸禄,受得是朝廷的厚恩。”太子脸上的笑也适时的消失,只淡淡的说:“望你记得今天在东宫说的话。”

这就是最后一句了。

太子走后,杨一清一摸手心,竟发现多了不少汗水!

早知道太子是英断之主,

但真的面对他,才感受到那种压力。

总得来说,朱厚照对杨一清的回答还算满意,至少没有上来就劝他一套“兵者,国之大事”的道理。

朱厚照所拿的奏疏,是浙江巡抚王华所奏。

梅可甲的那个请君入瓮的法子,有一点危险性,就是会耽误生意。

王华害怕出事,

所以把当日和梅可甲的对话一一上奏。

朱厚照看完之后默然不语。

西北有西北的麻烦,东南有东南的症结。

王鏊来了之后一时没找到太子,最后是在太监的指引下,发现太子独自一个人坐在亭子里。

手里捻着点心,赏着湖。

太子很少一个人这样。

王鏊关心,于是急忙上前。

朱厚照见他来了之后,直接就将手里的奏疏递到他面前,“你先看看。”

这道奏疏,最最精辟的地方,就是梅可甲说的四个字:无名无姓。

最新小说: 全家逃荒长姐一拖四 医妃凶猛,带着残王风风火火抢天下 九零军媳:兵王老公不见面 满朝文武好多瓜,读我心后都疯啦 刑侦大明 三国之袁氏败家子 反派女BOSS之逆袭重生 大佬被迫种田后真香了 宠爱?不稀罕!真千金她沉迷修仙 穿成小夫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