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直接雇佣,到间接雇佣。这其实也是朱厚照这个后来者一步一步扶着它们长大了。
至于说会不会出现水泥,什么时候出现,那谁也不知道。
但是朱厚照建立了一套让他们相互竞争、不断改进的机制。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其实更重要。
不是说有了混凝土技术,就能把道路修的到处都是的。道路是个大工程,又不是气球,吹一下就成。其中的工程组织、资金来源、矛盾化解都是很大的问题。从几铲子混凝土变成上千里的道路,这哪里是带几个人干一下就随便能做好的事。
说到底人的问题解决不好,光有一堆混凝土,它一样给你搞出一脚踩两下就有裂缝的路。
到时候再怎么办?这种资金量,再来一遍?哪有那么多钱。
朱厚照的这种超前想法,顾佐已经渐渐习惯了。就好似皇帝在引导着他前进一样。
通过白名单,少府还是掌控着一切,谁不按照上面写的做,那就剔除出去,到时候上哪里去找得到活儿?
“有了陛下这个办法,各个老乡队便会按照朝廷的意思改造,朝廷也可以如臂使指,毫无牵制。”
“恩。这件事你便去考虑考虑,朕知道,少府中藏龙卧虎,等思虑的具体了,你再递条子进宫。”
“微臣遵旨!”
顾佐这次进宫,先前的事一个字没提。
其实朱厚照本来想说点什么,但后来觉得没必要。
而顾佐也只是说了些谢恩的话,至于皇帝今天这样务实坦诚的政务,也是他最为喜欢的。
大明,是要在这样的努力中才能一天天强盛起来的。
第三百八十章 顾佐的书
白名单的思路很有启发。
其实除了工程类的采买可以运用这种方式以外,官府所进行的其他采买一样可以适用,无非就是在细节上进行修改和补充。
少府作为管理大量国家资产的机构,除了聚集财富以外,还有分配财富的功能。
因为货币对权力而言只是一种资源,关键是要转换成更多实际有用的东西,比如军队、粮食物资、可以产生回流资金的资产,如不夜城等。
把银子运回家捂住,这是绝对的守财奴思想。
作为帝王,如果民间商业凋敝、农业败坏,那么不管你国库里藏了多少银子,最后也会很快被消耗掉。
你不主动的把财富分出去,老百姓就会让你被动的掏钱。至少大规模的投资建设比大规模的平叛镇压要好的多。
除此之外,顾佐当初在从扬州来到京师的路上与三位举子的对话,也给了他更多的想象空间。
之后在监狱里,黑暗安静的环境也让他有足够多的时间进行思考。
从这个角度来说,关上一个月还说不上好坏。毕竟他要是在外面,俗事缠身的情况下有哪有那么多心思去想一些纯理论的东西。
不过当时决定写下来是觉得自己已经见不到皇帝了。
可他又觉得自己的一些想法很重要,于是选择记录在纸上。
如果有一天他性命不保,至少还可以托人把这样东西交到皇帝手里,这样也算死而无憾了。这种心理,顾佐没有和皇帝说,他不需要表忠心,他忠不忠心皇帝清楚的很。
所以只是把东西呈上也就是了。
其实朱厚照知道顾佐在监狱里写东西,所以他一个上呈动作便明白了,“成书了?”
对于这个年代的人能写出什么样的关于经济的著作,朱厚照也有些好奇。
“应也算不上书,微臣的拙作而已。若得空,还请圣上御览。”
朱厚照招了招手,刘瑾便把东西拿了过来。
“……说说吧。为什么写这本书。”
“便是先前所说,微臣在船上巧遇了三位举人。他们都是扬州本地的商人之家,从小耳濡目染,于商业、钱财有不一般的理解。一路上,微臣与他们提到宝钞、白银、海贸、粮食。起哄有一句话微臣大受震撼。”
“什么话?”
“朝廷开海之后,茶叶、瓷器、丝绸大量输往海外,而白银大量输入中国,长此以往,则中国白银愈多,银价势必日益降低,于是米价、盐价必然逐渐昂贵,到最后反倒是银子越多,百姓越艰苦。而若要解决此危机,就是在换白银的同时也换一些粮食。只有粮食才能饱腹。”
“三个举人?”
顾佐立马开口,“陛下,此三人妄议朝政,确有不妥之处。不过臣与他们相处好几日,已知他们并非不忠不孝之人,还请陛下能够宽恕他们。”
“不,你会错朕的意思了。”朱厚照看了看手里的书,“朕是惊讶三个举人竟然能有这样的见解。其实他们说的很对。”
刘瑾在一旁听了都略有意外,顾礼卿就是顾礼卿,其圣宠还真不是一般的好。
“你这本书起名为《海贸论》,虽然还未翻开,但想必会非常精彩。至于那三人的名字,朕不问过多,眼看就要科举,先让他们考考看。名正言顺,朕这个皇帝总归是好安排些。”
“陛下圣明!”
“至于你们的讨论,已经逐渐认识到了货币的本质。即货币本身并不具有价值,是因为人人承认它,它才具有价值。实际来看,朝廷用丝绸、瓷器换取粮食也是一个划算的交易,这些都没问题。但不可以因此就说货币没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