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是,此番施恩举动,朱老四可能不在意,也不会多想,不会将其视为威胁。
原因无他,乃是封地之中有着拱卫将士,人数的要求。所以只要不扩充将士人数、突破限制,就那丁点人,面对诺大的朝廷来说,确实不值一提,不会造成任何威胁,亦不会认为他能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而所谓的封地惠民?
怕是更不会被放于眼中。
在所有人看来,百姓终究是百姓,手无缚鸡之力,无任何威胁可言。
就算其封地被打造成铁板一块,又有何用?
至此,老头子可能就纯当一乐子,不会在意。
且此事之上,朱棣怕是连召集他,前去御书房议事、呵斥、训斥的兴趣都提不起来。
但就这番事情上,最为重要的一环,现如今只有汉王妃与他知道详细布置。
如何在朝廷规定的律例之下去变通。
将士人数固然固定,但可没有说过人不可以变化、更替。
外人眼中,只看到将士人数限制,认为无威胁。
倘若封地之中,几年乃至十年的时间,将士人轮换训练,从军呢?
要知道一个封地之中可是有着几十万百姓的啊!
这么庞大的群体。
耗费八年十年的时间,将这些人全都轮换着训练出来。
做到几十万百姓,几十万兵。
闲是为民,战时为兵。
这将是何等可怕的力量?
且训练这些人的时候,再给这些人灌输忠于汉王府的理念。
配合着汉王妃实施的仁政。
想来这些人肯定不会排斥。
一旦这些人全都训练出来,形成作战能力。
后续朝廷倘若有什么动作,或者要做什么不利于汉王,乃至封地的事情。
届时瞅准机会,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激发这些人心中的怒意。
可以想象…
这股势力,何人见了不惧?
要知道这可是几十万人啊!
不说形成战斗力了,就算都是流民、灾民,暴动起来都足以让朝廷头疼。
更别说经过专业训练的百姓。
想到自己的杰作,以及后期一旦不利于他的事情发生,其振臂一呼所产生的效益、破坏力。
届时势必会狠狠地抽某些把他当成软柿子之人一巴掌,惊掉所有人的下巴。
听着自家王爷肯定的回复,老何神情不由的愣了愣,一脸错愕的、难以置信的回望了过去,下意识的开口问道:
“王爷,既然如此肯定。”
“且陛下也不那么在意,为何还耗费那么多人力和物力,监视封地之中王妃的一举一动呢?”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如此完全就没有任何的必要,不是妥妥的做无用功吗?”
闻言,朱高煦嘴角微微上扬,脸上讥讽之意尽显,耸了耸肩应道:
“还能够什么原因?”
“一切不过是作为上位者的掌控欲、生性多疑、猜忌罢了。”
“哪怕一切人和事,其视为蝼蚁,却总想一切事情尽握于手中。”
“做到万事了熟于心。”(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