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痛觉告诉他,他双眼所见的一切画面都是真实的,“黑色地龙”并不是中了邪术产生的幻觉。
他捂住嘴小声嚎了好一会,才勉强平复激荡的内心。
如果真有大仙,岂不是正在周围死死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陈靖安不由得环顾四周,下意识举起双手对着看不见的神仙、地灵拜了拜,心中默念无意冒犯、无意冒犯……
他忠诚皇帝的心也在此刻产生了动摇,最终还是多年办差见过的“奇技淫巧”、“江湖术士”这些奇葩经历,帮助他稳住了精神。
他转念一想,如果大仙要帮助逆贼,岂不是一指头就能把他这个暗探戳死?
可他闭眼拜神好一会,也没有仙术坏命,仍然好好活着。
说明什么?
要么大仙的法力并未强大到发现他的身形,也就没有杀他一说。
要么大仙知道他的存在,但不屑于出手干预凡间,只是恩赐一些法宝神兽造福世人,早就飘飘离去了。
黑色地龙的存在,使得陈靖安不得不信仙术、道法。
依据跟江湖人士打交道的经历,以及本地流传已久的传闻,陈靖安大胆推测——
这黑色地龙便是仙人赐下的神兽之一,侥幸被山中百姓,或者说被李家镇的百姓得到,由此一天好过一天。
只是地龙毕竟是天上神物,落到凡间只能展现凡物形状,比如放大版的货车、盾车、攻城车之类的。
而李家镇的百姓也有几个懂点道术的,或是被仙人指点过。
知道这神兽需要“黑路”禁锢,才能循规蹈矩地前行,就像是捆仙索绑住神仙一般。
否则没了“黑路”捆绑,那地龙必然化作兽形逃入凡间,为祸天下。
念及此处,陈靖安总算理清了逻辑链。
黑龙夜以继日地吞吐着山中矿石,也不知疲倦。
它的速度惊人,远比寻常骡马车队要快的多,载得多,一趟下来顶别人数十次。
别人一年干十次,它一年能干数百次,而且还不止一条黑色地龙。
光是陈靖安看见的就有十二条!
就凭这个吞吐效率,收益能低的了吗?
难怪黑旗营的钱粮取之不尽,原来真正的原因是出自这。
也是了,寻常人得到一条黑龙就足以富贵一生,李家镇却获得十二条。
不!山谷之外的州县也有夜间咆哮的黑色地龙,恐怕黑龙的总数超过了二十条!
陈靖安忽然又想起一个问题,刚才一条地龙朝南边去了。
他联想到本地的府县草图,豫南的南边是黄州府,再南边是江北的汉阳。
不是!
黄州府不就是之前黑旗营从长生贼手里收复过的失地吗?
若是黑路延伸到那里,说明黑路所到之处,尽是黑旗营掌控之地。
这是一种象征,也是驱使黑龙的最大活动范围。
豫南数城,黄州一府,外加这山中的谷地,黑旗营竟然在悄无声息间拿捏了半省地盘!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不是本朝太祖建立霸业的战略方针吗!
陈靖安不由得猛拍脑袋,一种杂乱思绪被清理一空的畅快感油然而生。
他这下确信黑旗营主帅李牧,果然早有不臣之心。
黑旗营在豫南崛起撑死两年半时间,难怪地方官员并未察觉李牧的反贼之心。
若不是他陈靖安冒险越过一道道“关卡”,深入山林一探真伪,将这一系列光怪陆离的传言、真事串联起来,根本无法撕下李牧的伪装面具。
想到那些文官老爷与李牧朝夕相处,也没能看透后者的真面目,反而是他这个小小锦衣卫查出端倪,不免有些飘飘然起来。
自己果然是走南闯北多年的硬汉子,这一身本领没白费。
不过到此为止,仍有一点让陈靖安想不明白。
既然李牧早有不臣之心,那他为何要屡屡葬送自己的精锐部队?
剿贼可以说是贼寇威胁他的领地,那为何要跨越数百里去迎战入寇的建奴?
黑旗营在山东战死者无数,最惨的是济南战役,八百黑旗精锐中伏,全军覆没。
后面在济水与建奴决战,黑旗营战辅兵也下了死力,不知道死伤多少人。
这一战过后,黑旗营伤筋动骨,后面又临危受命南下讨平了突然暴起的红巾贼。
啧啧,陈靖安光是联想起来都觉得可惜。
这些精兵就这样一战一战消耗大半了。
这年头想练出一批精兵难之有难,兵源,训练,军饷,武器等等要素缺一不可。
饶是数十年前威名赫赫的戚继光将军,最开始带的卫所兵,战斗力极其低下。
戚继光第一战带的数千卫所兵,迎战不到千人的倭寇,要不是他关键性射出三箭连中三个倭寇头目,迫使倭寇败退,此战怕是要惨败。
直到后来戚将军练出一支精兵再与倭寇作战,才将战损压制到个位数。
精锐老兵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粗略估算起来,黑旗营战死、负伤退伍的精锐老兵,起码也有万余人了吧?
谁知他李牧没有休养生息,反而继续参加更加危险的复辽之战,听说敌我双方合起来都有二三十万大军了。
如此激烈的决战,黑旗营死伤的精锐老兵一定很多。
这些精锐老兵要是带三倍辅兵,轻轻松松就能凑出五六万可战之兵。
这般说的话,黑旗营早就可以造反了。
就算不造反,留着一万余精锐老兵,也多一分造反的力量。
李牧不断葬送自己的精锐部队,削弱自己的综合战力,提高自己的造反风险,图什么?
难不成是李牧一开始心存谋反之念,到后来忠着忠着连自己都当真了,一直摇摆不定,不知道该不该反?
陈靖安总觉得自己只差一步了,就只差一步就能凑齐“合情合理的拼图”,搞清楚李牧究竟是何想法。
兀的,陈靖安又听见“地龙”哼哧哼哧的咆哮声。
只是这一回“地龙”满载的不是矿石,而是人,一群武装齐备,精悍勇武的战兵。
两条地龙上载着高举红旗的战兵,另外两条载着高举蓝旗的战兵。
这些黑旗营精兵乘着“地龙”驶向南方山谷。
回头望了望来来回回的巡逻兵士,陈靖安望向远处的天空,恍惚间看见“天龙”在云雾间上下沉浮。
他越是揭开谜题,越是发现还有更多谜团在前方等着他。
似乎还要再深入山谷,才能理清这一切迷惑。
陈靖安咬紧牙关,心道来都来了,就把一切都搞清楚再走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