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1 / 1)

朱棣乐了,“起来起来,聊天呢,动不动就跪下,乱了兴致。”

狗儿腹诽。

跪下后你兴致不好,不跪下我脑袋就不好了。

起身,“不敢欺瞒陛下,奴婢确实很喜欢黄指挥,他是个聪明人,奴婢也清楚,黄指挥和奴婢交好,不过是看重奴婢是您近侍的身份,但奴婢明白一个道理,黄指挥要做的事情,就是陛下要做的事情,是为了大明好,就从这一点,奴婢就算是被人说勾结外臣,也在所不辞。”

狗儿很会说话。

说得朱棣心里一阵暗爽。

旋即暗暗叹气,“狗儿啊,你还年轻,只要你不犯错,做事伶俐着些,以后也会如三宝一样成为内侍之首,而那时候朕老了,黄昏大概也成了鼎国之柱,如果说,朕是说如果,那时候朕和黄昏会有一场烽烟,你如何自处?”

狗儿讶然不解,但还是答道:“奴婢并不想如郑大监一般成为内侍之首,奴婢这辈子就像在陛下身边,服侍您千秋万世。”

朱棣笑骂,“你个腌臜,还想学那君王,活个万年不成。”

狗儿又跪下了。

朱棣也乐不可支:“得了,起来罢,说笑呢,人啊,哪有不死的,你看历史上那些求长生的君王,有几个求来了长生,终究是要到地下去的。”

狗儿跪伏在地,“陛下一定会万万岁的。”

朱棣叹了口气。

哪可能呢。

看着校场上的孙儿朱瞻基,朱棣目光温柔,却有杀意丝缕,“你是不是很好奇,为何朕会说以后和黄昏之间有一场烽烟,其实很正常,估计黄昏也心知肚明,朕啊,终究还是要给子孙铺好大道,总不能让朱家江山,成为他黄昏的傀儡。”

所以我朱棣死之前,你黄昏先死。

但这不妨碍你黄昏成为我朱棣最信任的臣子。

狗儿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哪敢说话。

朱棣缓缓起身,“所以这一次的三司会审,关于赵曦之死和南镇抚司越权一案,朕留中不发,就是想提醒薛岩、郑赐和陈瑛,三司会审给朕往后拖,不能让黄昏去参加秋闱。”

又道:“朕这番心思,大概只有薛岩能够体会。”

狗儿不解了,忍不住问道:“陛下既然要重用黄昏,为何又不让他去参加科举?”

朱棣哈哈一乐,“若是让他一二甲中第,到时候官至高处,门生遍朝堂,朕到时候怎么收拾他?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么。”

有功名有权势,自然就能聚集读书人。

所以可以给黄昏一个恩赐同进士,他今后的仕途巅峰也可以是鼎国之柱的重臣,但绝对不能既是鼎国之柱又是科举一甲进士。

这对黄昏而言,会是个无比巨大的光辉点,足以让他凝聚起抗衡君王的声望和人气。

但这并不是朱棣真正目的。

不让黄昏参加科举,是因为他心中的一个野望:他要树立一个不科举而官至百官之首的典范,从而通过后期的种种运作,打击大明境内本就已经衰弱到极点的士族,加强皇权,远大一点来说,则是为天下寒门开辟一条更为宽广的坦途。

这个心思没人懂。

因为上层建筑总是固执的认为,君王天家,不过是士族的利益代言人而已,但朱棣不想这样,他要摆脱士族的影子,他要真正的掌控大明。

其实历朝杰出的君王大多有这个想法,所以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于是到唐朝时世家衰落,饶是如此,唐朝还是出了个清河崔氏,须知有唐一朝,清河崔氏出了二十多位宰相!

何其恐怖。

直到宋元时期,世家才近乎绝迹。

但士族在明朝还有一些影响力,而朱棣想做的,就是斩断黄昏和士族之间的关系,再改革科举制度,达到选人唯才。

出身不再是天下才子走向仕途的门槛,当然,书还是要读的,但朱棣相信,黄昏会像建议组建内阁一样,拿出一套方案,让天下寒门在不依附士族的情况下,依然人人有书读。

黄昏是朱棣选择的押注。

所以,从不让他科举开始,然后逐步进行,最终在黄昏的辅导下,达成这个远大目标。

狗儿自以为懂了。

暗暗叹了口气,黄指挥啊,你命好,当初走神棍路线没被陛下一把火烧了,你命也不好,遇着了咱们的永乐大帝。

朱棣来到校场,从马背上将朱瞻基接下来,笑眯眯的接过他手中长弓,张弓搭箭,对着五十步外的箭靶射出一箭。

正中靶心。

朱瞻基拍手大笑,皇爷爷好箭法。

朱棣笑眯眯的牵着朱瞻基的手,“该休息了,练习骑马射箭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瞻基也别急,咱爷孙俩今年就在顺天过年了,有的是时间让你练。”

狗儿跟在身后,看着这一幕,暗暗心酸。

羡慕。

可惜,我这辈子都享受不到这种幸福。

朱棣忽然回头,对狗儿道:“赛哈智说将娑秋娜安置在黄昏府邸,现在状况怎么样了,你着人去一封密信,知与老大,让他给朕盯紧了,这个娑秋娜谁也别去动她!”

娑秋娜……西域神女。

帖木儿王族。

是个妙人儿。

来啊,互相伤害啊!

秋闱在即,还有三日。

最新小说: 全民领主:我的神将来自千古华夏 诡异:快逃,他有概念级能力! 万界领主,开局人族禁咒大法师 我家的墓园连着游戏世界 全职高手之双散巅峰 香烟与警枪[刑侦] 静水微澜 鼹鼠的绿宝石 小主在上(百合) 邻居是不能变成老婆的(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