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什么长须和风骨更是没有,董铭唇上留着短须,再加上他的短须有些稀疏,看起来甚至有些猥琐,如果不是亲眼见到,朱怡成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这就是早就耳闻大名的董铭。
不过人不可貌相,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当朱怡成询问了董铭关于山西政事的时候,第一次面圣的董铭丝毫没有其他官员的唯唯诺诺,在朱怡成面前侃侃而谈,许多政事细节拈手而来,对于朱怡成故意提出的一些问题更是不假思索地回答和解释。
而当朱怡成询问到当年董铭在光州对于农桑和商业之间的平衡时,董铭也坦然自若地告诉朱怡成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这些,都让朱怡成心中暗喜,更为认同了董铭这人的才能。
“此次卿为云南左布政使,不知卿对于云南一地如何施政有何看法?”最后,朱怡成把话题转到了云南政事,毕竟董铭即将要去云南上任,所以他得听听董铭的看法。
但让朱怡成有些意外的是,董铭这时候却没像刚才那样不假思索地回答朱怡成的问题,反而迟疑了下,这才拱手道。
“皇爷,臣之前在光州做官,之后又去了山西,两地一在中原,一为北地,相比云南之地间隔何止千里。臣此生从未去过云南,仅只听说云南风貌而已。我大明刚初定云南,朝廷令我主政云南,今日皇爷询政按理说臣应回答一二,但臣为大明臣子,领朝廷俸禄当为朝廷尽力治理地方。但地方不同,施政手段也自有差异,臣不想欺瞒皇爷,臣以为云南如何施政还得具体事具体办才是,如皇爷能信得过臣,先容臣去了云南后了解情况后再上奏阐述政务如何?”
听了这句话,朱怡成先是一愣,紧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
“董铭啊董铭,你倒是一个实诚人!”
朱怡成笑呵呵地看着董铭,而董铭却没半分尴尬,相反一副坦然。
不得不说,像董铭这样的臣子还真是少见,一般臣子见了朱怡成遇到这样的问题至少得说上一二,以显示自己的能耐,又或者投其所好,说些话让朱怡成安心。
可董铭倒好,他直截了当地告诉朱怡成,他连云南都没去过,对于云南的情况更不了解,眼下是两眼一抹黑啥都不清楚,怎么能谈如何在云南施政的想法?
这样的臣子,朱怡成还是头一回碰到,不过仔细想想董鸣会说这样的话也是正常的,当年他为光州知州,因为地方商业侵占桑田一事直言上书,丝毫不怕得罪人,这全天下也就是他一个人了。
如今当着皇帝的面说这番话,倒也符合董铭的性格。朱怡成在短暂的错愕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董铭这人实在,而现在的云南局势也恰恰就需要董铭这样的实在人,至此朱怡成心里对董铭彻底放心了。
“好,既然你如此说,朕就依你。等你去了云南后,了解情况再给朕把奏折送过来,到时候朕要好好看看你对于云南施政的见解。”
“臣遵旨!”董铭连忙起身,向朱怡成行了一礼。
接着,朱怡成问了问董铭一些其他事,还包括董铭的个人情况和家中老小,以示之恩,随后由留了董铭用膳,等吃了午膳后这才结束了召见。
离开平台,董铭由一个小黄门带领着向宫外走,刚出了宫门,董铭客气地谢过小黄门的带领,随后转身沿道继续向前,没想到走出去没多远,刚转弯就看见一人笑盈盈的站在前面望着自己,董铭定睛一看瞬间就认出了那人是谁,心中先是一惊随后一喜,连忙快步上前。
“锡公,您怎么在这?”
孙嘉淦面带微笑,拱手道:“董兄面圣,我是特意在此等你,董兄当年可是与我说过,如到京师再聚必于我把酒相欢,可此次入京却未来寻我,今天是向你讨一顿酒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