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什么都懂,但是什么都不精通。
他们擅长玩弄一些机智的文字游戏,以及引经论典的考证。他们是很优秀的吟游诗人,但绝对做不了工程师,因为帝国的精英们压根就不懂数学、物理。
归根结底,
儒学就不是一门实学,而是一门模糊的社会生存哲学。
……
总之,当第一间尖顶教堂在南城拔地而起,俯瞰周边时。
南城百姓目瞪口呆~
士大夫沉默不语~
满蒙八旗视若无睹。
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顽固而骄傲的大清朝低下了野蛮的头颅。
再不下猛药,八旗真的要回关外了。
各省的剿匪公文雪片一般送到京城,北方狼烟四起,只不过暂时没出现李自成这样的大寇而已。
过去的三个月里,
北方各州县联合士绅剿杀的300人规模以下的反贼事件,已超500起。
……
吴皇宫,书房内。
李郁浏览由情报署提供的北方军情,也不由得感慨:
清廷真正做到了扼杀义军于摇篮当中。
乾隆利用零星分布的绿营汛兵联合本地士绅豪强,实现了对广大乡村的有效镇压。
这里有一个时间差~
出现李自成,需要发展时间。
义军击破乡绅庄园获得粮食,攻陷城镇从而获得制式武器、更多粮食。还不够,还需不断击败小股官兵,吸纳降兵,掌握战术。
然而,
北方士绅发现即扑杀。
官绅武装吃的饱,兵器好,有组织有援兵,有军饷有犒赏。
麾下武装好似嗜血豺狼,在本府乃至临近州府来回奔跑,杀的人头滚滚。
动则屠村灭镇。
乾隆将地盘交给士绅,士绅又将地盘内的食草动物交给豺狼。从而形成了一个很稳固的金字塔式镇压链。
……
李郁走上寝宫阳台,眺望远方。
周围入眼翠绿,宁静优雅。
由北方军情,他联想到了老马的《君主论》,此书堪称暴力美学和统治艺术的集大成者。内容之大胆,令人读后心惊肉跳。
如果乾隆阅过此书必定拍案叫绝,任命老马做国师。
李郁暗想,有乾隆这么一个对手,假使自己手腕稍微柔弱些,恐怕都笑不到最后。
好在,
乾隆懂的,自己都懂。
乾隆不懂的,自己也懂。
打破乾隆的局很简单,只需自己施加一点点的外力,打乱北方稳定的结构。
……
李郁沉思许久,对北伐计划有了大体轮廓。
扭头说道:
“通知江浦总兵胡之晃,来苏州陛见。”
“是。”
一名女官记录后,匆匆离开寝宫将纸条交给在皇宫前殿办公的秘书处,逐层下达。
……
“臣,四海票号总经理刘金鑫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标准的三磕九拜。
李郁待其完毕后,才指着旁边:
“坐。”
“臣不敢,陛下面前岂有臣的位置。臣还是站着吧。”
“好。你送来的票号扩张计划寡人看了。这次召你来,就是谈谈票号的未来发展。”
“臣洗耳恭听。”
李郁抽出一张纸。
“你先看看。”
……
刘金鑫虽没考过进士,但作为山西票号硕果仅存的专业人才,也是半个金融外行。
越看,越震撼。
甚至惊喜的抬头道:
“陛下,才是票号业的祖师爷。”
李郁欣然接受了这个夸赞,笑道:
“票号乃帝国财政的关键辅助,十分重要。寡人治下,需实现省城——府城的网点全覆盖。具体的规章你来拟定,人员是关键。”
刘金鑫想了想,还是问道:
“请陛下示下,雇员出身、籍贯是否有限制?”
“暂不设限,你先把架子搭起来,另外,可以搞一座东山会计学校培养所需雇员,隶属于四海票号之下。”
“遵旨。”
这就意味着,刘金鑫可以启用一部分山西老乡作为班底。
依托同乡、同窗、同年搭建人际网,是有现实依据的。非三同,双方就没法建立互信,永远陌生。
……
“陛下,臣斗胆请示,四海票号是否要涉足钱庄业务?”
“当然。”
票号,专注于远程兑换、存贷。
例如,在湖南的军需商人,可以拿着军票直接去当地的四海票号兑换成现银。
例如,广东的商人,可以拿着银票到湖北兑换成现银。
例如,富人可以将大量现银存入票号,异地取银。
例如,需要资金的商人可以向票号借银。
……
而古代钱庄,专注于钱币兑换。
铜钱兑换白银,银锭兑换银币,洋钱兑换银币等等。
……
“票号和钱庄需要合二为一。除了传统的存、取、兑、贷四项业务之外,还应考虑一个新业务,信用汇票。海关制度已经落地,洋商和华商的生意来往缺少互信,需要一个双方都认可的机构搭桥。你听明白了吗?”
刘金鑫骨头都轻了几分,颤抖着回答:
“臣明白了,陛下这是要实现真正的汇通天下。”
“嗯。待时机成熟改个名字,叫四海金融。”
“建立一套完整完善的内部制度尤其关键。不要试探寡人的刀锋,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你明白吗?”
“臣明白。”
刘金鑫再次跪地磕头。
只听得李郁的声音沉稳而坚定:
“去吧,随时做好在北方清统区开设网点的准备。”
……
刘金鑫是山西人,不可能投靠财政大臣胡雪余。
这一点很重要。
为了让刘金鑫卖力干活,自己必须给他任用山西老乡的权限。
此外,
内政部的触手也在逐步向票号内渗透。
李郁亲领内政部,将大量秘密资金投入内政部,人员规模急剧扩大。
他基本延续了杨妃生前模式,内部分为“邮差“和“坐探”。
坐探定时收集情报,交给邮差。
邮差逐层上交,之后汇总,情报分析。
坐探——邮差——分析师——陛下,一道很清晰的情报网络。
内政部名义上是情报机关,实际上更像一道信息链,没有审讯,没有杀戮,没有横行霸道,就这么默默的运行着。
……
情报人员的忠诚和纪律问题很难解决。所以,李郁创造性的搞出了“人员新陈代谢”。
坐探启用3年,就换一批新的。
新的躯体,总是比旧的好用。
情报署不可能新陈代谢,因为刘千底下的许多人不可替代,专业很强,而且知道的太多。
内政部就不一样了,细作皆有主业。
3年坐探期满之后,他们依旧是军官、士兵、技术工、邮差、小商贩、门子,一样正常生活。
而且他们所知甚少~
只是收集身边物价、民情、坊间传闻、胜败盈亏等等,可以将他们视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日记爱好者。
最后,交给最伟大的日记大师——陛下。
……
李郁认为自己经营内政部的是一张“蛛网”,自己位于中心,默默感受着任何方向的异动。
外人想破坏蛛网,很难找到关键突破口。
而破坏者只要出手,蛛网就会震动,自己也会被惊醒。
随后,派人去蛛网破损处。
修补,抓人。
……
让我们站起来,高举双臂,大声赞美:
18世纪最伟大的情报大师、经济大师、暴力美学大师,平衡战略大师——陛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