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玉米收成,骠国使者献贡,倭国使者苏我日向
被坑了的李元吉也不再去想,没有得到贡献点的地盘,唯有等到下一次任务,再去获得了,如今看着手中的过十万的贡献点,李元吉直接打开了物品兑换栏。
找了片刻,总算是找到了他想要兑换的,然而看着价格,十八万贡献点可以兑换时,李元吉直接关了系统。
本以为手中的贡献点是巨款,现在看来,还特么不够,这算什么巨款?
李元吉不再去想,当即让人叫来岑文本。
“景仁,如今真腊已经攻下,对于真腊的划分,你有什么想法了没有?”
岑文本顿时知道李元吉的想法了,依旧略微思考,才摇头。
“大王,臣还没有什么头绪,不知大王觉得该如何命名?”
李元吉想都没想:“今后将真腊分为四州,以东西南北划分,西边为西州,南部吴州、东部为泰州,北部为真州。
另外虞明和他们打下来的那些地方,命名为云州。
以后若是封地再次扩大,你要及时改名,为新的封地命名,交由我看后,直接开始使用。”
李元吉这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了,这个事必须要解决。
岑文本静静的听后,最后看向李元吉,那意思很明显,叫他来就是为了这事?
李元吉嘴角一抽,直接就把岑文本赶了出去,他感觉自己有被冒犯到。
时间过去,转眼来到玉米收成的日子,这一天,李元吉让岑文本组织了几百号人,因为不是很多,几百人完完全全足够了。
来的这些人,大部分都带着箩筐,还有人拿着镰刀,纷纷站在玉米地外,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李元吉也是来到这里,岑文本站在李元吉身旁,满是好奇的看着这片玉米地,他很想知道,这个玉米该怎么收。
李元吉看着玉米地,很是振奋,随即叫来一队人,开始教这些人怎么收割玉米。
玉米的收割实在太过于简单,说了几句,演示了一番,这些人顿时明了,随即带着人手下去开始干活。
前面的人开始掰玉米,后面的人则是在掰下玉米后开始用镰刀砍下玉米杆。
李元吉拿着一个玉米来到岑文本面前。
“景仁,你看,这外面的壳剥开之后,里面这些黄色的米粒,就是玉米了,可惜现在已经老了,刚长出来那会,煮来吃或者烤来吃那才是真的香。
今年事情有点多,我都忘了,等明年,明年让伱们都试试。
这老了的玉米,等过后剥开壳晒干后,就可以直接进行储存了,只要不被雨水打湿,这玉米放几年都没事,过后要吃的时候,只需要再浸泡,然后就可以当做粮食食用了。
做法有很多,跟你说了你也不理解,等收成之后,我让人做一些出来,你就知道了。
这个粮食,可是非常难得呢。”
岑文本看着手中的玉米,好奇的他掰下一粒放在嘴中一咬,只有一个感觉,硬!磕牙!
在李元吉说完之后,岑文本是一脸的惊讶,这玉米的储存性这么好?吃的法子这么多?
虽然如今还没有吃过,但岑文本是震惊又高兴,因为多了一种粮食,还是这么容易储存的粮食,他怎么能不高兴,现在就是看这个玉米的产量,究竟怎么样了。
“大王,此种粮食当真奇妙,臣之前从未听闻过,更是没有见过,过后大王做出来食用时,臣可一定要来吃一吃,心中实在好奇得紧。”
李元吉顿时一笑,也没有说话,现在说再多,岑文本都理解不了,没有多大意义。
等了许久,岑文本下去看了一圈回来,见李元吉坐在地里,啃着一根像甘蔗的棍子,岑文本顿时不解。
“大王,这是何物?”
李元吉当即又从旁边拿出一根。
“来,吃一根,这是玉米杆,就像吃甘蔗一样,吃起来一样的甜。
不过这个玉米杆可不像甘蔗那么甜,水分那么多了,略微少一些,就这样,你还得挑,挑到不好的玉米杆,那是一点味道和水分都没有。
吃完了自己拿,这里还有呢。”
在李元吉旁边,还有一堆玉米杆,这些都是李元吉没事挑选出来砍好的,还记得他自己小时候收割玉米,可是把这玉米杆当做甘蔗啃了不少,如今再次见到,他是真的忍不祝
几人就这样吃了起来,岑文本吃了两根,牙口就受不了了,李元吉依旧悠哉的吃着。
直到玉米全部收成结束,李元吉与岑文本都来了精神,现在只需要点清,他们就能知道这个玉米的亩产大概是多少了,这点不仅岑文本这些人好奇,李元吉同样好奇得很。
岑文本带着带来的文臣开始清点,直到接近一个时辰的时间过去,岑文本一脸激动的来到李元吉身前。
“大王,喜事,喜事啊!这个玉米,臣清点之后再三比对,经过计算,这个玉米的亩产,达到了足足七百斤有余,比起水稻、粟米的亩产,多了一番有余啊1
岑文本是真的激动了,他是真没有想到,这个玉米的产量竟然这么好,当初李元吉让他种植时,他都没有过多的重视,岑文本现在想想,都满是后悔。
如今不仅是岭南缺粮食,大唐各地,都缺粮食,而他们这里,却是有了这么产量这么高的玉米,不仅是岑文本,其他人在知道后,全部兴奋了起来,这些都是粮食啊!
李元吉在听后,并没有多大的兴奋,因为他知道玉米的产量,虽然比不上土豆、红薯那些变态,但是正常产量都是有一千多斤的,至少都是一千二三。
然而如今只有七百多斤的亩产,就这,还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看着激动的岑文本等人,李元吉很是感慨,等他把杂交水稻拿出来,这些人指不定要激动成什么样,要是知道土豆与红薯的亩产,这些人会不会眼红到发疯?
岑文本看着淡定的李元吉,也是逐渐平复下来,心中更是一阵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