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有心理准备,如今虽然是杂交水稻,产量也肯定达不到那个要求,但是他也没有想到差距这么大啊,在他看来,再不济,也得有个八九百斤吧?
结果就这?八百斤都不到,这个区别,瞬间就大了。
李元吉回过神来,看着依旧处于兴奋中的岑文本,他实在无法产生共鸣,就这?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李元吉兴致缺缺,岑文本也很快发现了异常,不由得对李元吉更加敬佩,什么叫处变不惊啊,这就是了,看看,他的大王听到这个产量,竟然一点都不兴奋,完完全全克制住了情绪。
岑文本随即也开始调整心态,但无论怎么调整,内心的愉悦,还是有些控制不住,岑文本不由得更加佩服李元吉一分。
之前的水稻,产量最多的时候,是在三百到四百斤之间,这是最好的时候。
若是遇到天时不好,这个产量也达不到,会有减产。
而在大唐之内,如今大唐主要的食物是粟米与小麦,水稻的种植还没有彻底推广开来,小麦的产量,最高的时候达到三百斤到五百斤之间(资治通鉴与太原记记载),粟米的产量在两百到三百五十斤之间。
这是最高的产量,并不是每年,以及每个地区都能够达到这个产量,若是遇到天时不好,比如连续天晴缺水,亦或者连续下雨,雨水太多,都会有极大的影响。
所以平日里正常的产量,是要比这个最高产量低的,根本很难达到那个最优产量。
然而现在看看这个杂交水稻的产量,这也难怪岑文本会这么激动了,李元吉是不知道这些数据,觉得产量低,但深知大唐产量岑文本,就很清楚如今这七百八十八斤的产量,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待到略微平复下来一些,岑文本便是问向李元吉。
“大王,可是对这个产量仍旧不满意?”
李元吉看了岑文本一眼,无奈点头,他确实对这个产量不满意,虽然他没有化肥,但其他方面,他自认为已经做得非常好了,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这个时期的额土壤,绝对是属于那种肥沃中的肥沃。
即便是没有化肥,没有杀虫剂这些,但怎么也不至于差了这么多吧?
岑文本听后却是笑了,轻声道:“不知大王对大唐如今粟米、小麦,以及水稻的产量有过了解?”
岑文本见李元吉认真的看了过来,随即将大唐的粮食产量与李元吉说了一遍。
李元吉听后,有惊讶,也有意料之中,古代王朝,历朝历代,就没有出现过粮食真正富足的情况,哪怕就是后面,在杂交水稻出来之前,倡导的都是节约。
而哪怕是杂交水稻出来了之后,都一直倡导节约不知多少年。
如今在唐朝,哪怕就是巅峰的盛唐,粮食又哪里够全部人食用,只是上层的繁华,以及百姓确实比起之前好了许多罢了。
想通这些,李元吉的神情也总算是好看了起来,这个就是不怕有对比,就怕对比的方式不一样,和唐朝如今的产量一对比,这个杂交水稻的产量立即就凸显出了绝对的优势。
有些些许笑意的李元吉,随即才缓缓开口。
“景仁说得是,是我贪心了,这个产量,确实非常可观了。
不过我们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后面要持续关注这个新水稻的产量,尤其是南州府与吕州府、宋州府,这些地方可以种植两季、三季,必须要随时注意产量。
这里也是,明年同样要注意,看看这个产量会不会减少,至于增多我已经不想了,但是一定要注意好,一旦减量,减量有多少,务必要记录在册,同时哪些地方产量要更高,都要记录好。
还有之前我们看过的那一处稻田,过后收成,产量有多少及时归纳出来,再拿给我看。”
如今这个产量既然可观,李元吉也不再去想,现在他只希望,今后不要减产太多就行。
如今这一处的产量,只能当做参考,不可能每次种植,每一个地方的产量,都是一样,必然有多或者少,至于多,他是真没有任何想法了,只希望别太少。
随后又交代好岑文本将这些稻谷如何储存,这些稻米,都是不能食用的,全部要储存好来年进行种植,尽快将这个杂交水稻铺开。
待这些做好,吃了饭,时间就已经是来到下午,李元吉带着岑文本又来到铁器监。
铁器监总监,如今被安排在东岛之上,其余地方是分监。
铁器监总监如今占地上千亩,规模非常的宏大,这是当初为了加快大军换装,而进行扩建的。
来到铁器监,刘三就带着李元吉与岑文本走了进去。
“大王,这是我们冶炼出来的额铜钱,与大唐如今流通的,并没有任何区别,完全看不出来。”
李元吉来看的,就是铜钱的打造,这是他让铁器监早早就开始打造的,他这里的铜,不少,如今都已经在交州府与真腊探明了两座铜矿。
而铸造铜钱,则是他要给李二送钱了,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送钱,只是这个送钱,就看他李二有没有能力能够吸收并且消化了。
至于李元吉有没有铸造钱的权力?
那不好意思,当初李渊给两道铸币模套,如今可是派上了大用场,李元吉直接复制了许多出来,就是为了能够将铜冶炼成铜钱。
至于李二?在乎他的感受做什么?而且李元吉这次是要准备给李二送钱的,李二应该感谢他才是。
李元吉拿着一枚冶炼好的铜钱,又拿出如今大唐流通的铜钱,反复观看,又称了一下重量,完全没有任何区别。
看着这一幕,李元吉顿时笑了,笑得十分的开心。
‘李二啊李二,我即将要准备给你送上一份大礼了,希望你能够接得住啊,要多坚持坚持,要是一下子就崩溃了,那可就一点都不好玩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