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科举制度,前隋虽有,但极为不完善,你将本王所说的这些记下,过后再重新整理出来,若是你有好的意见,单独列出来,都写上。”
成立学院是为了什么,在李元吉看来,不就是为了科举这最后一项吗?
隋朝杨广其实有实行科举制度,但极为不完善,而且还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你连学院都没有,你再用科举制度,上来的依旧还是那些人。
哪怕是李二后面的科举制度,在前隋的基础上完善了许多,但最为根本的,依旧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参加科举的人,依旧还是那批人。
底下的百姓,以及其他的一些阶层,依旧无法触及,在知识被世家大族掌握的时代,李二实行的那个科举制度,更像是一种流程一般,或许是为了筛选世家大族之中更好的人进入朝堂之中吧。
反正李元吉是极为不理解,尽管是李二率先使用,使得唐朝在后面的官员录入上都是使用的科举,也使得科举向后面进行传递,但李元吉不得不说,李二的科举,更像是一种儿戏。
因为李二的那种科举,根本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唯一有些区别的,恐怕就是加剧了世家大族之间的内卷,然后就没了。
而他这里可是完全不一样,不管你是谁的子嗣,首先都必须要进入学院,因为无论是小科举还是大科举,都要有学院的证明,才能参与科举考试。
以后想要在他这里为官,必须要经过科举,若是你真的天纵奇才,还怕在科举上杀不出来?
其实哪怕是他这种真正意义的科举,世家子弟依旧会占据优势,因为世家子弟在族中,还可以进行独有的教育,相当于就是家族给他开小灶,开了一个独有的培训班。
这一点,是其他学生都无法拥有与比拟的,只要世家子弟不是太差,又占据绝对的教育资源,起点依旧比普通学子要高。
对于这点,李元吉也没有办法,如今他搞的这个科举,已经是他能够想到最为公平、公正的了,对于普通人而言,他已经给了很大的机会了。
想要改变命运,要么自己天资聪颖,要么自己就脚踏实地,为以后自己的子嗣打下基础,只要经历几代人,那些最先进入仕途的人的子孙,后面同样会有那样的小灶。
如今他能实行这个科举制度,都是因为他这里几乎没有什么世家,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冯氏,毕竟冯盎这么支持他,但是冯氏一个家族,还不至于让李元吉让步。
而且这里的家族,对比起大唐之内的那些家族,是真的差远了,他几乎不会遇到什么阻碍,因为哪怕是冯氏,以及宁氏、陈氏等岭南正宗家族,放到大唐都是一个小家族。
他这里的学院制与科举制,放到大唐,那才是真的难以实现的,哪怕就是科举制,必然遭到绝大部分世家大族的反对,除非皇帝妥协,让一部分利益给世家。
然而即便世家同意,也不过是换一种途径,让世家大族的人为官罢了。
但要是提出学院制度,除非能先将世家给灭了,不然就很难实行下去,哪怕是皇帝,难度都非常大。
兔子急了都会咬人,世家大族急了,那就不仅是咬人那么简单了。
而孔颖达此刻正在兴奋的记录着,李元吉说的这个科举,在孔颖达眼中,这将会是一个开辟时代的官员录取之法,这么一个改变时代的大事,他也将会是绝对的参与以及主导者,孔颖达怎么能不激动。
前隋虽有科举,但不过草草结束,大唐武德年间,也未举行过科举,然而如今李元吉再次提起科举,与前隋所用的,完全就是两种制度一般。
尤其是学院制度的实行,这一刻孔颖达忽然发现,仿佛就是为了这个科举制度而生的一般。
他作为孔子之后,孔子第三十二代孙,若是能够牵头这样的一种时代大事,他这个孔子后人,也将再次重振孔氏辉煌。
将李元吉说的这些一一记录完成,孔颖达便是兴奋的看向李元吉。
“大王,这个科举制度,当是重中之重,大王此举,无疑是在开创先河,必然是一项利国利民,后人受益之策,臣,为之振奋!
臣现在告退,这便下去开始整理,请大王放心,臣必定不分昼夜,尽快将大王所言,尽快整理而出,以让这学院制度与科举制度尽快面世1
孔颖达说完,收拾好做好记录的一沓纸,匆匆忙忙的退了出去。
李元吉看着孔颖达的样子,他看得出来,孔颖达很兴奋,很激动,想要迫不及待的将这些完善一般。
看着孔颖达下去的身影,李元吉无奈笑了,他是真没有想到,孔颖达也有这么沉不住气的时候,这么风急火燎。
“我都还没有说完呢,你就下去了,不过也好,重要的基本都说得差不多了,等你整理好,到时候再补齐其他不足的地方了。”
李元吉心中同样高兴,教育制度定下,他只要再坚持几年,十年以后,他这里的人才,就会越发繁多起来,到了那时,不管封地多大,都可以不用为没有人才治理而烦忧了。
对于这个划时代,足以颠覆当前的学院制度与科举制度,李元吉心中同样万分期待。
期待的同时,又是感慨,果然想要有变革,还得是在乱世,亦或者新国初立之时才是最好的,因为凭借着威望,就可以达成目的,越是和平盛世,想要有变化,就越加困难。
因为阶级已经固定,既得利益者已经确定,想要改变,就意味着变法,而每次变法,必然都将损害已经确定的既得利益者,那些人的阻拦,才是改变最为艰难的原因。
而在乱世,亦或者他如今这个时期,他想要实行什么,哪个敢在他面前闹?
只要有人敢闹,他就敢砍人,因为既得利益者不固定,阶级没有完全固定,反对的人,不会有那么多,态度更不会有那么坚决。
李元吉乐呵一阵后,也是开始想着自己要做的事情了,他可是没有忘记,要解决纸张的问题。
如今不是说没有纸,只是宣纸不仅制造费用比较高,而且成型速度也比较慢。
以往没有这么大规模的用纸,还能继续使用宣纸,但以后,纸张的使用更加频繁,且数量繁多,若是全部用宣纸,还真的是够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