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大王万万不可! > 大王万万不可! 第53节

大王万万不可! 第53节(1 / 2)

倒不是说这样有什么不好,多少人梦寐以求能有个这样的大哥呢,可萧佚还是忍不住的希望,萧融在面对自己的时候也能这么鲜活。

这样他才能感觉到,他们之间那种无形的隔阂正在消失,萧融把他们祖孙二人接过来,并不仅仅是因为责任,还因为他们正在成为真正的家人。

一个人自娱自乐半天,把心里那股高兴劲都发泄出去,等再推门出去的时候,萧佚挺着背、袖着手,还是那个举止得体的翩翩小少年。*

高洵之从镇北军里找了十个会木工活的军人,这些人原本在军中做的就是木工活,大到制作攻城车,小到安营扎寨的时候削木棍,这都是他们的活儿。

本身就是后勤人员,被借走也就不碍什么事了,比较遗憾的是,这十个人里居然一个认识字的都没有。

经过高洵之的解释,萧融才发现是自己浅薄了。

几十万的镇北军当中,识字的人数最多只有几百,而这几百还不包括所有的将领,许多将领到现在都是文盲,连军令都看不懂,所以他们身边都配有一个读过书的副将,这种副将基本都不会上战场打仗,每日的工作就是给将领读公务,但不是所有副将都老实,有的就借着这个便宜,给自己谋利,轻一点的是打压同僚,重一点的就是想架空上官,自己夺权。萧融:“。”

这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文武相争了吧。

文盲带兵打仗听起来好像是个很离谱的事,但在多数人都不识字的情况下,这就不算是问题,毕竟他们不是主将,他们平日也是听令行事的。真到了战场上,屈云灭也不会傻得去发白纸黑字的军令,只有他本人站在那个将领面前,亲口下达了命令,那人才会迅速照做。

所以这事可以先放一放,等以后有时间了再开展一下高级将领之间的扫盲运动。……

从雁门郡赶过来的一路上,萧融闲着没事就用木棍在地上偷偷练字,如果有人靠近便立刻一脚滑出去,把那些写出来的字都抹平,次数多了,屈云灭还以为他有个喜欢在地上画圈的爱好,虽然感觉有点怪,但他还是贴心的决定什么都不说,以示尊重。

萧融哪知道他的这份贴心,他是单纯的不想再看自己那手狗爬字了。

在来到这个时代以前,萧融从未想过自己还能有这么狼狈的时候。明明在现代他成绩很好,即使高中很少去上课,中间还休学了一年,但他最后的文化课成绩还是他们专业的第一名。他一直为自己的知识量感到骄傲,要知道许多人都是认识繁体字,却根本不会写繁体字,而他能写,而且每次写出来的时候,都能惊艳一众同学。……但他从没练过书法,他学繁体字是因为很多史料都是繁体版本的,由于年代太久远,只有图书馆当中有馆藏,也没有出版社愿意印个简体版本出来让大家省事。

小时候爷爷强迫着教过他两小时的书法,后来发现他跟个猴一样根本坐不住,便果断放弃了。要是萧融知道自己以后会有这种经历,说什么他也要从小就把基础打好了。

然而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一切都只能从头再来,可恨这年头流行的居然是行草,这对初学者来说实在是太难了,然而士人本就喜欢追随名流,如今几乎是人人都写一手行草,搞得他根本找不到什么正经的字帖。还是跟高洵之一起去库房清点战略物资的时候,萧融看到角落里的那些书籍,然后随手翻了翻,找到一本八十多年前的游记,可喜可贺,这本的作者擅长的是楷体。

如今苦练一个多月,萧融也算是小有成就了,虽说还是称不上多好看,但至少不会像当初的简峤一样,看见以后甚至怀疑萧融是个骗子。……

拿过一张纸,萧融在上面写了一行比平时稍微大一些的字,等墨迹干了,就把这张纸反过来放在桌上,然后发给这十个人每人一块木板,要求他们把这反过来的字,从木板上刻出来,而且必须是阳刻。

这十个人懵了,但上官的命令又不得不服从,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只好闷头刻起来。

咔咔咔的雕刻声当中,高洵之呆了呆,不懂萧融这是什么意思。

刻印章的话,也没人一下子刻这么长的句子吧。

要不是印章,那为何要反着刻呢?

高洵之不理解,他去问萧融究竟是想做什么,而萧融看看他,反手从袖子里抽出一本书来。

幸亏这时候袖子宽大,即使装了一本书,外人也看不出来。

萧融把书的封皮亮给高洵之看,然后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就把自己想做的事说了:“丞相之前不是问过我,如何才能将天下士人都留在陈留,这就是留的办法,将重要的书籍雕刻在木板之上,然后往上面刷墨,一张一张的印出来,再装订成册,初时不用印太多,一本印二十册就行,到时候咱们找个地方建成藏书阁,让士人们自由的借阅翻读,当然,此时咱们的书籍还是不够多,这时候便可以借用他人的力量。咱们可以张贴出告示,告诉天下士人,若有愿意主动献出未曾收录的书籍让咱们刻印的人,咱们就赏他一块匾,然后再把他的籍贯家族名字全都雕到藏书阁的墙上,让每个来借阅的士人都能看见。”

说到这,萧融笑了笑:“我只是这么一说,这奖励可以随意的安排,若献书的人有真才实学,那咱们也可以给人家提供官职,唉,就怕他们来那一套拒之不受的态度,那就显得咱们很没面子了。”

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上到皇帝下到最底层的士人,在接受官职或者皇位的时候,都要一连拒绝三遍来表示自己的态度,等别人求了第四遍才能勉勉强强的答应。如果第四遍真能答应,萧融就不会叹气了,问题就是这一套风俗搞得如今许多人都觉得大隐隐于市才是最有气节的行为,官职是什么,臭烘烘的,快拿走。……

所以要不要给官职,这个还有待商榷,他可不想让屈云灭成了别人塑造高风亮节人设的筏子。

萧融自顾自的思考,完全不记得高洵之已经很久没说过话了。

高洵之僵硬的回过头,看看那些正在努力刻木板的将士,然后再把头转过来,看着似乎只是又多安排一顿饭一般的萧融。…………

这跟你平时吃三顿正餐两顿点心完全不一样啊!

你吃多少都是你的事,可你要是把藏书阁建出来,那就是和世家为敌、和皇家为敌!

高洵之恨不得摇着萧融的脑袋让他清醒清醒,但是他根本没有动。

因为他也想到了这样的藏书阁对士人来说究竟有多大的诱惑力,曾经读书是世家的专权,后来寒门出现,读书的人就变多了,后来寒门落魄、小的世家也动不动就被流民匪徒血洗,那些活不下去的人,就会为了一口饭吃而把自己的本事贡献出来。

其实比起一百年前,如今的士人阶层已经壮大许多了,世家都是士人,而士人不一定全都出自世家。

在没有科举的年代中,读书并非是做官的通天大路,许许多多的人去读书,单纯因为他们想读而已,他们热爱这个,所以选择做一清贫的读书翁。

高洵之就是寒门,他年轻的时候也苦于无书可读,朋友之间可以互相借阅,可寒门的朋友也是寒门,书这东西,从来都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他忍不住的开始思考这世上究竟有多少和自己年轻时一样的人,他老了,他的白发都已经覆盖了两鬓,然而他的经历从来都不是独一无二的,即使他这一生如果诉说给他人听,都会让人忍不住的垂泪,可他真的算不上特殊,天下之大,当眼前的天空飞过一只鸟儿,就代表着还有成千上万的鸟儿从别人眼前飞过。

内心有点害怕,还有点激动,高洵之忍不住的喃喃:“建一个藏书阁也好,如今我们人多,世家又能耐我何。”

萧融没听清他说的话,他疑惑的看过去,而高洵之已经收拾起了自己激动的情绪,毕竟他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不管看见什么,都能迅速的冷静下来。

他对萧融说:“若是如此的话,阿融就不用兴师动众了,寻几个识字的人来,将这些书抄写二十遍就是,也费不了多少时间。”

反正是费别人的时间。……

高洵之此时的表情看似冷静,实则冷静表面之下的他已经近乎狰狞,寒门寒门,因这两个字他受过多少白眼、吃过多少苦,如今有扬眉吐气的机会了,他连一贯温柔的行事准则都扔了。

管他们爱不爱抄写呢,反正我发话了,那就通通都过来给我干活!

萧融隐约发现高洵之有点不对劲,但他又没那么了解高洵之,他只是眨了眨眼,针对高洵之说的话笑道:“二十册只是暂时投放到藏书阁的数量,以后文集开起来了,士人也大部分都归于我们了,那就该走向下一步了,这些木板到时候还是要用的。”

高洵之一愣:“下一步?”

萧融嗯了一声:“刊印大量的书籍,成立书局,将这些书籍售卖给所有人,只要他们买得起,咱们就卖给他们。”

全民认字那是不可能的,在机器问世之前,任何人都做不到这一点。萧融也不准备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扫盲上,饱暖才能思淫欲,活不起的百姓哪怕免费发给他书籍,不也还是活不起吗。

所以还是一步步来,先售卖书籍,让士人读的更多,让城中居民开始认字,范围终究是一点点扩大的,等过几年,城里人都争着抢着让孩子去读书了,外面的农人和山民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萧融觉得自己还挺现实的,然而高洵之看着萧融的眼神仿佛看一个傻子。

最新小说: 饮鸩止渴 路漫漫其修远兮 浪与礁石 大王万万不可! 错轨行星 讨好失败 深情渣男 慎言 我的竹马他离家出走了 你好,路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