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县由于有从德国得到的技术人员和工业基础,在资金方面也一直比较充裕,在某些研究领域,已经超过了德国本国工业。
旬县毕竟是一地方势力,所能得到的资源毕竟有限,苏联给的赔款只有一半是法币和大洋,另一半是数个欧洲国家的货币。
这些货币中以马克居多,刘十三把其他外币都兑换成了马克,利用原先跟德国各家企业和公司联系,刘十三购回了几项最新技术和大量中国是从所不具有的物资。
日本支付的一部分日币全部兑换成了美元,利用德纳在美国的关系,资本主义国家就这点好处,只要有钱,你什么都能买到。
刘十三买东西,只买技术和稀有物资,还有高新招聘各行各业高精专技术人才,刘十三的想法很简单,他想仿效以色列,他现在所占的地盘比后世的以色列可有优势多了。
德国对于旬县的实力还是有了解的,他们已经好多次想跟旬县共享技术,只是一直被刘十三拒绝,他宁可购买,也绝不合作。
这次苏联军队和日本军队在旬县保安团手里吃了亏,这瞒不过世界大国的耳目,所以德国这次抓住刘十三购买技术的机会,跟刘十三谈判,想要再次技术共享。
德国技术和旬县的科研院这是同根同源,两地的技术走向有很大的契合度,几乎不需要怎么改变,两边的工业单位和工厂都可以共用技术成功。
德国军方以给旬县保安团提供最新战机和其制造技术,并提供飞行员培训为条件,才使刘十三答应了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包括最新技术成果共享,军事共享,经济共享等包括了各项领域的合作,几乎等于旬县跟德国同盟了,不过这个同盟不签约不立据不公开,私下遵守。
刘十三并不认为旬县集团能让德国这么费心费力,无非是德国想借用旬县的技术成果,旬县科研院里的老家伙们,偶尔总得跟国内联系联系吧!
所以德国其实对旬县这边的情况还是非常了解的,只是一项技术现在不是由一个人掌握,而是每个人都只是一个科研组的成员,每个人都贡献力量共同完成任务。
旬县有许多概念性东西,这些东西在德国是没有的,而限于旬县的人力和资源,所以很难升华,跟德国合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军事共享和经济共享,一个世界大国总不能,找中国一个地方势力来借钱,来寻求军事援助吧!更多的还是旬县借助德国的力量。
制造飞机,组建空军,培训飞行员,这可不是想干就能干的,旬县科研院里有一战末期飞机制造技术,也有这些年图纸上改进的最新飞机。
一直没有制造和组建空军的原因,就是飞行员太难培养了,还有就是暂时用不到,现在德国既然无偿赠送飞机和培训飞行员,那不收白不收。
一个飞行员的培养,这几乎是倾国之力,关东军六个师团,也就只有二十四架飞机,有一种说法就是,合格战斗机飞行员毕业几乎等于花费等身重的黄金。
最大的问题就是这得经过南京政府军事委员同意,因为组建空军这已经超过了一个保安团该有的军备,全国地方势力中现在的空军,已经全归南京政府军事委员会调遣了。
地方势力中已经没有空军了,德国以旬县有大量德国侨民为由,需要在旬县修建机场,南京政府现在处处都要依靠德国,对于德国的请求很容易就通过了。
修建机场的费用也是旬县刘子光的县政府出钱,这是陕西省政府发下的政令,只给拨了一半的预算费用,另一半由地方政府出钱。
国民政府的规定,在地方修建大型设施的时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出资一半,其实地方政府出的这一部分,是工人和民工的工资和生活费用。
刘十三已经隐隐猜到了,这次东北之行的后果,苏联之所以服软,是因为苏联的东西部交通不便,有大量被压俘虏这仅仅是其次的。
这次被迫赔偿,使得苏联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修通了连接苏联东西部的铁路铁道网,使得苏联在四年后跟日本的再次较量中,短短三天内就运送了成千上万吨各种物资。
苏联在东北损失的坦克,是花费了三个月时间才从基辅送到东部军区,而铁路修成以后,在运送物资的同时,还送来了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辆。
而日本也接受了这次教训后,加大了对装甲车辆经费投入,以及第二代新式飞机的研究工作,这几乎改变了苏联和日本军备力量的变化。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