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在长安称帝,定都长安的消息很快传到太子李亨的耳朵里面。
他暴怒之余,却也忍不住心中激荡:安禄山早已经在洛阳称帝,现在唐朝这小儿又在长安称帝,而自己的老子李隆基胆小如鼠,一直龟缩在成都,倒是给了机会。
很显然的,作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太子,李隆基天然的继承人,他有点迫不及待的想得到李隆基的皇帝位。
虽然现在盛王李绮已死,但是永王李琳又是一个新的威胁。这小子日夜守在父皇的身边,据细作传递回来的消息,都在说自己的坏话,别到时候重新打下了大唐江山,却为他人作嫁。因此上,他这段时间不断的派人上表给李隆基,请求他将大位相让。
不料奇怪的是,回书居然迟迟未能到达自己的手中。
于是他有些恐惧,父皇不回我这么多次的上书,看来是想对付我了吗?
人一切的欲望——金钱、权利、美色、名声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恐惧。
因为恐惧,有些人甚至不惜杀人,李亨开始动了杀心。
其实,他也不是在上表之后才动了杀心,而是在之前。
父皇是什么人,他比谁都清楚。当年的韦后,太平公主,这些都是真正的女强人,结果还不是一一死在他的手下。此人的手段之高明,的确使他产生畏惧。
不过现在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错过,这大唐朝的皇位,就未必会落在他的手上,多半会被他身边的李琳得去。
皇上的心思,那是善变得很。包括他对杨玉环的感情。
他本一直以为自己的老子千方百计从自己手中抢了她去,定必比爱惜自己的性命更加爱惜她。但想不到在马巍驿的时候,他却抛弃了这个跟随他近二十年的女人。
他知道我恨他,一直都防备着我,如果天下再定,他会放过我吗?
也许。
但自己熬到四十多岁,现在终于能够独立,为什么还要去看他的脸色?
终于,李亨下定了决心:这种事情,又不是我一个人干过,当年太宗皇帝就曾经在玄武门干过的。
他知道上书请求李隆基让位的意思,和威逼他退位没有什么两样,不过他必须这么做!
他知道因为剑门关之败他老子已经对他大大不满了。
其实,当时李隆基求救的诏书他是收到了的,但是并没有派出得力干将比如郭子仪这些人去救援,而仅仅只是虚张声势的派牛僧孺去带兵二万前去援救,在路上却又军行迟缓,到达的时候,唐朝早已经将李隆基杀得打败,回到长安称帝了。
结果,牛僧孺虽然被李隆基责骂,但是到底还是被李隆基留下,做了他的左右手。
而如此一来的结果,卜固怀恩和王思礼这样的大将反投到李亨军中,使得他的实力大涨。
有了足够的兵力,李亨也不怕什么,再次派和田郡马李良盛带上自己的亲笔信到剑门关军中。这一次,李亨的措辞已经很强硬,其中有这么一句:“父皇圣鉴,方今天下形势,父皇伤重需要修养,而年纪高迈,贼酋安禄山和唐朝相继称帝,中原之地,若孩儿不继承大位,则名号亏输,不利复国之业。望父皇念高祖、太宗创业之艰难,传位于孩儿,则对外既有皇帝之实,而对内亦可以约束群臣,以裨早日恢复大唐,还我旧都。”
和田郡马李良盛带书星夜前往剑门关关军中,呈于李隆基帐下。
其时李隆基不服水土,已染上风湿之症,加之的确年纪不小,诸病缠身,尤其是断臂的地方更是每日里痛如骨髓,勉强接见了李和田。
看罢回书,李隆基忽然从塌上一跃而起,将这封书信撕了个落雪纷飞。
他先前一直是躺在塌上的。
“孽种!居然在这样的时候提这件事情!他眼中还有我这个皇帝,有我这个老子吗?这杂碎,这不明明是‘威逼’我退位吗?”
骂完随即咳嗽起来,久久不止,兰妃给他捶打多时,他才稍微的好了一点,却仍然是一脸的血红:“这孽种!他是想造反啦不是?和田何在?”
“臣在。”此时的李和田早已经吓得牙齿打颤。
他也知道这次来送信是九死一生,自己是李亨最信得过的人,李隆基暴怒之下难免不杀人,不过他自有打算。
“你回去告诉他。这一次我不写回书,就说大唐朝的帝位,迟早是他的,叫他不要着急,好好的部署部队平叛,若是他平叛成功,则我会立即将帝位传于他手中。若是再三天两头来派人来提这件事情,我马上另立储君,将他调到我身边来,我好好的再教导教导他。”
“是!皇上,不过,微臣以为,陛下这样做十分的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