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其时,专信、狼正轩、隆多、铁慕容、李南靖、章仇兼琼等亲贵大将同聚德胜堂。
“朕今日欢喜无比,堂下设歌舞,当与诸君畅饮,奏乐。”
唐朝亲自抚琴,弹奏《春江花月夜》,曲调动人,众人举杯欢笑。
酒过三巡,专信高声说道:“陛下,非是微臣一定要扫兴,乃是国事当前,军情紧急,不得不在此时奏闻。”
“但说无妨。”唐朝应允。
“自从潘安湖大捷以来,我新唐朝可谓蒸蒸日上,四方投靠的豪杰不计其数,而且自身军队已经逼近八十万大军,骑兵四十万人,足可以媲美安庆绪手中的骑兵,可是史思明自从大败以来,并没有闲着,他近段时间一直派出部队掳掠黄河以北的村庄,借以缓解军粮的压力,孙孝哲这段时间抢了我们数百万斤的粮食。陛下,现在我方部队已经休整了七日,若不迅速出兵,则可以肯定的就是,还会有类似的事情接连发生,史思明最让人畏惧的不是抢劫,而是抓壮丁。潘安湖一战,安庆绪虽然大败,退回洛阳,损失惨重,可是只要给他足够的人马,又是一股可怕的实力,应当早日发兵攻打。”
“不错,朕早有此意,只是一直在担心,担心安庆绪从北方调兵增援,如果急于进攻,说不定遭遇挫折,折损了大军的士气?”
“诸位不必担心,我郭子仪在这里向各位立下军令状,若是不能直捣洛阳,甘愿受罚,请陛下准许末将立即带兵征伐?”
“准啦。”唐朝慷慨说话。
郭子仪的脸上满是感激之色,可是心中却是一阵愧疚:唐朝哪里知道我心中所想的,就是要在攻打安庆绪的过程中立功受奖,在未来新唐朝廷中抢夺太尉之职。
唐朝许诺的东西,不仅在天下人心中,就是在所有的高官大将心中,也是铁律一般的存在,正是因为如此,即使以郭子仪这样的人,也要争取做先锋。
郭子仪正要立即离开,唐朝叫住了他:“郭大将军,你是第一路先锋,可是你手中只有一万人,怕是人手不足,这样吧,朕再封一位副先锋,你们之中谁愿意和郭子仪大将军一起带兵?”
“上阵父子兵,末将愿往。”郭瑷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
唐朝摇头:“郭瑷将军有心为国,的确是忠心可嘉,可是柴荣也是郭大将军的儿子,我想留下郭瑷将军你在朕的身边,另有重要的任务,你不会拒绝吧?”
“微臣愿意为陛下做任何事,当然不会拒绝。”
“谢陛下给我这一次机会。”柴荣听到唐朝属意让自己和郭子仪带兵为先锋,自然是喜出望外。
这是可以理解的。战局发展到现在,谁都看得清楚,新唐朝已经控制中国大片土地,安禄山本来势力强盛,可是自从安禄山死了之后,再加上潘安湖大败,声威大大受损,普遍的民意,是看衰安庆绪。
当然,很多有识之士还是明白,即使这样,安庆绪和史思明手中的军队,加上刚刚从范阳和北方抽调前来的骑兵,也有六七十万之众,数量虽然未必比得上唐朝手中的部队,可是其精锐程度,当然和唐朝手中部队差不多。
考虑到节约粮饷的的目的,唐朝这八十万部队之中,步兵足足占了五成,而唐朝手中的战马,即使加上在连云山峡谷缴获的战马,也只能有四十万骑兵。
可是唐朝的心中雪亮,自己手中骑兵的精锐程度,依然不如安庆绪和史思明的骑兵。
连云山峡谷和潘安湖之败,燕国军队都是栽在唐朝的战略计谋之下,若是真刀真枪的动手,新唐朝的军队说不定会吃亏,更谈不上大胜。
可是这连续的两次大战,使得燕国军队遭受重创,尤其凄惨的是安禄山的十万亲卫部队被唐朝杀了个干干净净,才真正的让安禄山元气大伤。
“郭子仪,柴荣听令,命令你们各自带领一万精锐骑兵即日启程,攻打洛阳。”
“是。”
两人居然就在宴席之间离开朝廷,立即带领大军出发讨逆。
“诸位,欢乐的时光总是很少,朕和诸君在此地一聚,非常的荣幸,可是安庆绪和史思明不除,这天下就算是我唐朝的,诸君可否愿意助我?”
“愿意。”所有人都吼叫了起来,这不是盲目的附和,而是货真价实的拥护。
“好,下面朕就宣布专信为督军,因其代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责任重大,只能固守中军,铁慕容、李南靖,还有章仇将军,你们务必戮力同心,尽快歼灭安庆绪在洛阳的势力。”
当下唐朝分派君臣佐使,一切井井有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