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归义非唐 > 第175章 以壮声势

第175章 以壮声势(1 / 2)

第175章以壮声势

“河州近三万口,临州八千余口,渭州一万七千余口。”

“若是算上五泉,差不多六万八千口,其中参军者三千六百人。”

十月初,在长安准备调遣罪犯,安插间客进入陇西的时候,陇西三州的摸底也差不多结束了。

摆在刘继隆面前的是民口六万五,军口三千六,除此之外,各州县仓、库和几次战胜的缴获也算了个清楚。

坐在陇西县衙正堂的主位,刘继隆看着手中文册,继续说道:

“这次收复渭州,我们俘获甲胄三千二百套,军马七百八十五匹,挽马近九千,黄牛一万二千余。”

“除此之外,还有羊、驼、驴等七万四千余,以及二十七万余石粮食和三万石豆料,钱六千余贯,麸金四百余两,绢五百余匹,麻布近五千匹,石脂……”

刘继隆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其中包括了他们攻下河州,收割河州的十二万石粮食。

“这么多粮食和豆料牧群,我们这次还真是一战暴富啊。”

张昶忍不住笑了起来,其余诸将也跟着笑了起来。

对此,刘继隆虽然脸上挂着笑意,但依旧保持着平静道:

“二十七万石粮食虽然多,但你们别忘了,我们多了三州五万多张嘴。”

“我算了算,差不多可以吃到来年秋收,但我们此战牺牲、伤残的将士也不少。”

刘继隆提起了牺牲、伤残的那些将士,张昶他们闻言连忙收起笑脸。

“牺牲四百五十六名将士,伤残退役者二百五十七名,合计七百一十三名。”

“五泉的兄弟,如今仅存二千一百八十七名……”

随着刘继隆说出牺牲、伤残弟兄的数量,正堂内众人气氛萎靡。

他们过往所熟悉的人,几乎每四个人,就有一个人牺牲、伤残退役。

在这串数字面前,先前所有的缴获似乎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望着低迷的诸将,刘继隆深吸一口气道:

“三州的土地丈量还没有来得及做,等三州土地丈量之后,牺牲、伤残的弟兄,其本人或烈属授抚恤田百亩,牛五头,粮五十石及麻布十匹。”

“此战活下来的老营弟兄,授职田五十亩,牛两头,粮十石,钱三贯。”

随着刘继隆说完,十八万亩土地及八千头牛被划分,除此之外还有近六万石粮食和六千多贯钱和七千多匹布。

他在完成当初许下抚恤的同时,还额外赏赐了麻布和钱。

“刺史,这些牺牲的弟兄,有两百多人是独身,他们的抚恤怎么办……”

从渭源返回的陈靖崇沉声询问,而这涉及到了陇西军的构成。

陇西军中,有近六成都是独身,没有父母兄弟和子嗣。

他们战死后,所相应的抚恤也无人领取。

对此,刘继隆也早已有了安排,他拿起一本文册道:

“这是三州九城中没了父母的孤儿,有一千六百余名。”

“我准备将这些娃娃过继到这二百六十四个弟兄的名下,让他们改姓认这些弟兄为父亲,统一在狄道生活。”

“伤残的那些兄弟,日后也会集中到狄道,负责教导这些娃娃骑射、读书。”

“这些娃娃成丁前,统一住在学堂里,由衙门养着他们。”

“成丁后,由学堂的教习举荐他们前往合适的地方,亦或者担任直白,亦或者参军。”

“若是他们不愿意,便发他们“父辈”的抚恤田给他们渡过下半辈子。”

过继这种事情,在这个时代还是比较常见的,虽说这些娃娃与牺牲的将士没有血缘关系,但只要认了祖宗就等于传宗接代了。

刘继隆此举,那些活下来的将士也能接受,因此陈靖崇他们纷纷点头。

“对了,兄弟们的骨灰都妥善安置好了吗?”

刘继隆询问陈靖崇,陈靖崇连忙道:“李骥、斛斯光去安排了,按照您所绘的图纸,都葬在了狄道的国殇墓园里。”

国殇墓园是李骥选址,刘继隆绘图而成的陵园。

其主体建筑由神道、忠烈祠、烈士墓三处组成,同列布于沿东北至西南的主轴线上,松、杉、竹、柏、杜鹃、山茶映衬其间。

当然,这是理想的状态,现实中陇西的实力,还不足以移植那么多树木,所以只能栽种树苗,等待它们长大。

“日后牺牲在陇西的弟兄,统一安葬在狄道的国殇墓园,每年中元节,所有在狄道的官员、将士、学子都需要前往祭奠。”

刘继隆拍案决定,众人也没有什么异议,只感觉到了自豪。

过往朝代,从未有人为他们这群泥腿子出身的兵卒修建墓园,更别提固定祭奠这种事情了。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记载的死去,就好像这个人从来没有出现在世界上过。

国殇墓园的出现,让那些最普通的兵卒,都似乎不再畏惧死亡了。

至少他们死后,有人能到国殇墓园看到自己的墓碑,了解自己的生平,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死。

“好了,抚恤的事情敲定,那就说说治理的事情吧。”

刘继隆身子前倾,目光扫视众人说道:“马成担任河州刺史,陈靖崇为渭州刺史,张昶为临州刺史。”

“此外,虽然陇南七州没有收复,但我也事前和你们说好了由谁担任刺史,毕竟我已经向朝廷请表了。”

“尚铎罗为洮州刺史,李骥为岷州刺史,耿明为成州刺史,厝本为叠州刺史,斛斯光为松州刺史,”

“窦敬崇为宕州刺史、王思奉为武州刺史、刘英谚为五泉县令、窦斌为陇西县令,王……”

收复了三州之地后,刘继隆先把三州刺史和未来的七州刺史给定下,随后又详细定下了如今他手中四州十县的各个县令。

待这些都安排好后,他不等众人庆祝便继续道:

“任命下达后,得到任命的各州刺史率领麾下县令及县令手中团兵前往各地治理。”

“不过在此之前,我还要说一说扩军的事情。”

刘继隆看向众人道:“现在我军有二千一百八十七名老卒,一千四百一十三名新卒。”

“除此之外,军中还有二千五百套缴获的甲胄,可以再募兵二千五百人。”

“眼下我军坐拥四州十县,各州具体的兵额,也应该制定下来了。”

“日后我坐镇临州狄道,临州位于四周中心,方便驰援,因此留守五团精骑,十团甲兵。”

“河州人口最多,加上接壤磨禅川和廓州、鄯州,因此留守精骑三团,甲兵六团。”

“渭州面对秦州,正常来说不会有大的战事,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留守精骑两团,甲兵五团。”

“合计下来,陇西将有三十一个团,六千二百人。”

“其中一百人的空额,等三州铁矿正常开采,打造出甲胄后再补充进临州。”

把兵额的事情说清楚后,刘继隆继续道:

“这次我们进攻三州,想必你们也看出来了,夯土的城墙已经不适合当下的战争。”

“配重投石机虽然只掌握在河西和陇西两支军队手中,但河西那边迟早会泄密,因此我作如下部署。”

刘继隆看向众人,深吸一口气道:“凤林关、金城关、五泉县、狄道县、陇西县、渭源县等二关四城,都需要执行城墙夯土包装的建设任务。”

“具体的图纸,我会在之后下发给你们。”

“除此之外,各州县的治理,我需要各州刺史、各县县令在春耕结束前交给我,由我提前做出改进,并在春耕之后执行。”

“耕地的丈量,必须在正旦前结束,随后开始分田。”

“军中积欠的军饷,也应该在正旦前发放。”

针对以上这些,刘继隆又详细说明了十几条,并让人记录下来,发给各州刺史及县令。

总的来说,就是“高筑墙、广积粮、兴水利、强练军、促手工”的十五字要诀。

加筑重要的城池和关隘,积蓄粮草,兴修水利,强练兵马,促进冶铁、造纸、木工、制墨等手工业恢复。

三州收复后,摆在刘继隆面前的还有陇南七州。

但对于这七州,刘继隆并不打算一口气攻略,而是准备徐徐图之。

并且针对收复七州,刘继隆也不打算自己亲自带兵出击,而是准备用这七州来锤炼自己麾下将领。

想到这里,刘继隆遣散了众人,同时安静等待着长安方面的消息。

最新小说: 我未来无敌? 让你入赘76号,你都升主任了? 归义非唐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我成了女魔头的心魔 低等雌性爆红全星际 从俯卧撑开始肝经验 山河等你归 红龙之下 卸任后还能留在我身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