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大王把其中的贸易产业,包括所有锡矿产业相关企业以及贸易等相关产业纳入了贸易公司。
本来这些在河仙时期来说完全是不交税,只把利润上缴给莫家的,也要开始缴税了。这也是莫子布释放的一个信号,当他都需要缴税的时候,其他人的任何公司,也别想逃税。
哪怕就是封臣的产业也一样,只是税率高低的问题。
其余两个兵工厂则并入了军火公司,两个兵工厂分开核算,各自互不从属,同样也要纳入计税中。
其余的金矿、锡矿、翡翠产业当然也属于莫子布自己,成立一个矿业公司。
然后,贸易、军火、矿业这三个,加上未来可以依靠实验室成立的医药公司,全部被收纳进一个大型集团公司中。
而这个马上成立的大型集团,莫子布准备叫它复兴公司。
复兴公司未来会成为莫大王手中的敛财工具,它也肯定会成长为一个包含各种门类的怪物。
但这个怪物,将在未来的北伐战争、殖民争夺乃至工商业促进方面,为莫子布提供丰富的手段的资金。
直到历史不再需要它的时候,莫子布就会把这个大怪物亲手肢解。
而库房中的三百万两,莫子布拿走一百五十万两进入私人金库。
其余财货与军票系统一起成立钱庄,未来准备成立中央银行,然后逐步将所有的货币进行统一,掌控住铸币权。
首辅裴建南看了莫子布一眼,他明白这是势在必行的。
以前河仙就是个港口城邦,所以无所谓公私,因为莫天赐就是河仙,河仙就是莫天赐。
但现在肯定不能这么办了,再这么搞,国家就要运转不过来了,而且他现在地位变了,成了首辅,自然要更多为政府考虑。
“大王,既然如此,臣建议成立转运司衙门,专门负责商税和特许税的征收,户部则只负责农税以及进港出关之税就好。”
说完这话,裴建南不用回头也知道身后有道目光肯定正不善的盯着他,因为户部左侍郎是顺化京汉高门的人。
莫子布微微一笑,不等其他人提出意见,立刻就欣然同意了。
他划出来的这商税和特许税可不少,要是给了户部,户部那管的就太多,权力太大了。
现在划出一个转运司衙门,正合莫子布之意。
林林总总,连续扯了一天多的皮,总算把大的框架给定下来了。
莫子布也知道要收别人的税,必须先得收自己税的道理,某些方面还是做了很多牺牲的。
改革之后,朝廷的收入肯定是增加了很多,基本上能在不作战的时候,养起现在规模的水陆两军,维持朝廷的运转。
而当处于战争状态的时候,战争费用则由朝廷走兵部出一部分,莫子布走五军都督府出一部分。
莫子布出的这一部分,将会集中在战时加饷,战后赏赐以及军火采办费用等方面。
这样可以确保军队的财政权抓在莫子布手里的同时,又把看起来微薄,但总数加起来就很不少的平日军饷甩给了朝廷。
至于中央钱庄的成立等等,大臣们根本都不在意。
倒不是他们完全无知,而是他们没想到莫子布准备在这方面狠狠做文章。
莫子布也乐得他们糊涂,管他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现在先搁置,等到最后走到需要中央银行出现的时候,再来划分就是,没必要现在引起他们的注意。
只是这个复兴公司的执行董事不太好选,本来内司丞刘知三肯定是最好的人选。
但你让一个内外朝沟通的关键人物,管理着侍从文官,把自己当成了司礼监首领太监的家伙去当什么执行董事,他肯定不会干的。
莫子布想来想去,也只有原本莫天赐的心腹文臣郑秀更合适了。
郑秀是莫天赐养大的孤儿,跟义子仿佛,又娶了莫子布大姐夫徐盛文的妹妹,跟莫氏自家兄弟差不多。
于是,莫子布又立刻写信给老爹莫天赐,想来老头子可能不太乐意,因为莫天赐身边也没几个人可以用。
但莫子布这更缺嘛,复兴公司这种东西,除了绝对的自己人以外,其余人是不可能随便用的。
而且莫子布还选好了一个副手,那就是如今荷属东印度公司的霍尔戴克书记官。
这个就在巴达维亚出生的土著白皮能力还是挺强的,只是目前还在摇摆,没有完全倒向莫子布,正好可以用复兴公司高官的位置来引诱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