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代表着识字和有官方身份,你走到河仙、嘉定、顺化的大街上,手里拿着报纸,路过的力夫,店门口的伙计都要高看你一眼。“七叔,刚才你说的不错,就是要他们知道这好日子是谁给的。”
刚才是士兵的集合锣声,军官还可以再等等,因此黄四郎还有空笑着对肠粉店老板说了一句。
这还真是他七叔,自从莫大王崛起之后,原本河仙的几万明香人和汉人,都多多少少沾了点光。
以前只能在家里给人帮工的七叔,也有了一个就设在军营外的大铺子,日子很是红火了起来。
七叔看到黄四郎过来,赶紧给他倒了一碗黑乎乎的正宗凉茶,能苦到心里去的那种。
“其实不用我来提点啦,这些大兵,心里清楚的很咧!”七叔感叹着停下了忙碌的手。
“咱们现在万事有大王保佑,从不受半点委屈,西婆罗洲的那些人,是真的惨哟!”
黄四郎眯起了眼睛,连七叔这种经常说丧气话胆子又小的商贩都是这种感觉的话,那这一仗就稳了。
因为兴唐军的士兵们,是带着解救受苦同胞,匡扶正义的心情上战场的,岂是西婆罗洲那些青皮打手能对抗的!
。。。。
西元1773年12月31日,满清乾隆三十八年冬月十八。
北地的寒风,也开始或多或少吹到了南洋,虽然它已经基本和寒字不怎么沾边了,但风还是有的。
兴唐军的大型运兵船已经准备好了,护航的舰队,则很早就开始出动,驱逐任何敢靠近的船只。
“每次只运一千五百人过去,不必在乎其他人的窥探,但尽量和平一点,纳土纳岛上的低地佬要是不反抗,就不要伤害他们的性命。”
弗拉戈塞少将在旗舰忠贞号上不断发布命令,兴唐海军在今天上午,很顺利的登陆了纳土纳岛。
但他还是有些警惕,少将担心在一百海里外的荷属东印度公司舰队会不宣而战。
虽然他们看起来还没有下定决心与兴唐王国开战,但必要的警惕还是一点都不能放松,连运兵船的使用,弗拉戈塞少将都极为小心。
远处,荷属东印度公司的五级风帆巡航舰别说准备作战,连靠近的打算都没有。
主要原因就是兴唐军的水师在法国人的指挥下,并不逊色于他们。
虽然主力舰只有一艘有些老旧的三级战列舰,在欧洲都很难称得上舰队,但在东方够用了。
而且,他们荷兰人连一艘三级战列舰都没有呢。
“派船登岸,告诉那些旱鸭子,兴唐王没有直接动用舰队到达山口洋或者坤河入海口,而是入侵了公司的纳土纳岛。
嗯,这位国王,比咱们想象的要狡猾,看来他准备先干掉三发苏丹,取得立足之地后再跟我们决战。”
说着军官在胸口画了个十字,“三发苏丹的运气实在不好,虽然他不想与兴唐王对抗,但很显然,兴唐王不是这么想的。”
与此同时,刚刚赶到会安,正在下令彻查某些隐瞒人口高门的莫子布,接到了施亚二从巴达维亚传来的报告。
“原来是这么回事,这可不好办了,香料贸易是荷属东印度公司的生命线,难怪他们要拼命。”
莫子布把报告递给了身边的林通、郑庆等臣子看。
林通熟悉欧陆,立刻做出了应对,“大王,这么看来的话,我们需要与荷属东印度公司的彼得鲁斯总督接触一下,最好能告知他们,我们无意插手香料贸易。”
郑庆点了点头,“香料贸易的两个重要因素中,只占据香料是做不成这笔生意的,必须要法兰西人有抢走这个荷兰贸易生命线的欲望,我们才能出手。
不然就算囤积了香料,以我们目前的商船队和贸易经验,并不足以完成荷兰人的工作,把香料卖到欧洲。”
莫子布点了点头,林通和郑庆的意见是正确的,香料贸易每年最少两百万两银子的利润确实很吸引人,但兴唐王府单独干不成这事。
必须要与法国人商议好,只有高卢鸡愿意在政治上,甚至动用战争胁迫荷兰人,并承担出了外南洋(安达曼海)的商贸运输风险,这肉才能吃得下。
而现在并未与法国人沟通过,没必要急着下手。
“可是.。”莫子布迟疑了一下,“我们这么明显的拖延时间手段,彼得鲁斯再蠢,他也不会看不穿吧。”
郑庆哈哈大笑了起来,“大王勿忧,臣就是商贾出身,最知道他们想什么了。
这彼得鲁斯又不是巴达维亚之王,他才不会想那么多呢,只要把他的任期平安渡过,其他就是后来人的事了。
我相信彼得鲁斯现在一定在想办法离开这个火坑,如果大王能给他足够的时间,别说是拖延之计,就是让他来给大王磕头,他都会愿意的。”
也对,这彼得鲁斯不过是个职业经理人,不会不为自己考虑的。
“达夫,那你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挑选第二次入法使团的名单。
郑庆,你安排一个可靠的人私下接触下彼得鲁斯的秘书,向他表明我们的态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