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东方与西方哈布斯堡君主国的重要性
莫子溶说到做到,这场由他举办的晚宴,果然非常的具有赛里斯风格。
大红灯笼,大红对联,大红的福字,万里迢迢运来的原产中式家具,非外贸版的昂贵瓷器。
最好的武夷山大红袍,在莫大王指示下酿造的五粮液以及来自客家人的甜米酒。
吃食更是琳琅满目,虽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对于此时连牛排都还没发明的欧洲来说,仅仅粤菜的早茶品种就完全可以满足他们了。
此时的欧洲,牛排还是一种包裹在起酥中煎烤的肉饼,披萨还是最原始的状态,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奶酪和各种材料让大厨们去自由发挥。
欧洲此时最流行的,就是炖,把土豆、西红柿、洋葱跟所有的肉类加上大量香料一起炖,这在很多后来的老牌帝国西餐中都还能找得到这种菜。
呃,莫名跟三哥的咖喱乱炖很相似的,难怪后世很多欧美人对于印度菜也很情有独钟。
除了这玩意以外,就是把所有的肉类、海鲜通通加,搞成甜了吧唧,酸不溜秋的味道,确实很一言难尽。
相比于他们,此时基本已臻大成的粤菜,完全可以算是降维打击。
甚至可以说,如果欧洲人没有开启的工业革命带来物质极大丰富的话,欧洲菜不会有上的台面的这一天。
于是,当亮晶晶的虾饺,鲜美的蛋黄包,软糯的马拉糕配上脆嫩无比的烤乳猪,油多肉满的烧鹅等等经典粤菜上场的时候。
全场就只能听见刀叉的声音了,从国王到大臣再到被邀请的社会名流,连伏尔泰和卢梭都伏案大嚼,没有一个例外的。
最后一道菜,则是一道秘制的蜜辣烤鸡,或者说它有个名字叫奥尔良烤鸡,但被莫子布发明出来了。
这道菜是此时兴唐王国中欧洲军官士兵最爱的一道菜,据说因为太适合欧洲人口味,已经达到能缓解他们思乡之苦的地步了。
兴唐王国的首席军事参赞,奥地利人,男爵莫里茨.克鲁格亲手端着最肥美的一只烤鸡,进献给了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
他特意用奥地利口音介绍道:“这道烤鸡,是受人安戴的莫昭大王为了缓解欧罗巴州官兵的思乡之苦,而特意创作的欧式烤鸡。
公主殿下,臣稍微改良了一下,加入了我们奥地利人最爱的偏甜口味,取得莫昭大王的许可后,命名为奥地利烤鸡,请公主殿下品尝。”
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受到这样特殊的待遇,美的眼睛都眯起来了,她小心切下一块翅膀肉,送进嘴里一尝,顿时忍不住有些想要眉飞色舞了。
甜辣、甜辣的,好像带有蜜滴落的感觉,但又不是那么甜,还充满了烧烤的特有香味。
还得是这种欧美人自己发明出来的美食比中餐更适合他们的口味,明明在莫子溶看来,奥尔良烤翅也就那样,但这次参加晚宴的嘉宾,都把这道菜定为了第一。
而同时,莫子溶也说到做到,他为每一位来宾,都准备了一套原汁原味的明制中式礼服,虽然来宾有一百多位,不可能全部早就制造好。
但莫子布还是带了二十套样品来,身材大差不差的也都能穿上,其中首席枢机大臣莫尔帕伯爵就穿着一套首辅大学士的绯袍。
特意被邀请来的法国三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则穿上了翰林院学士们穿着的青袍。
其余还有一些与官职爵位相符合的礼服,都赠予了身份地位相当的法国贵族,没有现场得到赠予的,莫子溶也都命人量好尺寸,由使团的中国裁缝负责赶制。
宴会的最高潮,就是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着明制皇后翟衣,着十二龙九凤冠出现的时候。
那份来自遥远高等文明的雍容华贵与典雅美丽,顿时把一片法兰西贵妇嫉妒的发狂,路易十六更是眼睛里射出了极度爱慕的光芒。
本来就最喜欢出风头的玛丽王后兴奋的快要晕倒了,她人生第一次感受到了这种连呼吸似乎都不顺畅起来的感觉。
这是她成为法兰西正式王后的那一刻,都没有感受到过的。
享受了这份全欧洲独一无二的风光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激动的眼角泛红的来向莫子溶道谢。
莫子溶心中大定,使团中的人也个个兴奋。
无他,因为玛丽.安托瓦内特不单单是法兰西的王后,还让路易十六王对他言听计从,还因为他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嫡公主。
此时的哈布斯堡君主国可跟后世的奥匈帝国不是一回事,此时的哈布斯堡君主国还没被法鸡给彻底搞烂。
他们拥有神罗皇帝头衔,君主国也不是内陆国。
控制克罗地亚王国的他们不但在亚得里亚海有出海口,还控制着今天意大利北部的托斯卡纳王国。
在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绝嗣后,这里就是哈布斯堡君主国的实控领土了。
同时,今天的比利时绝大部分,也属于奥地利,被称为奥属尼德兰。
这更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莫子布要是想让法国人去直接威胁荷兰联省共和国,理论上法国人还去不了。
因为法国和荷兰联省共和国并不接壤,中间还隔了一个奥属尼德兰。
而此时,曾经被英国和荷兰威胁,被迫的取消的奥斯坦德公司,也可以叫做奥属东印度公司,正被君主国的皇帝约瑟夫二世计划重启。
这对于莫子布来说,法兰西商船不能完全替代的运输能力,哈布斯堡君主国的商船队,也可以支撑起一定的部分。
这对于想要在五年内解决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莫子布,非常重要。
炼丹爱好者黄珏也终于见到了他惊为天人的数学家拉格朗日,虽然是在这种浮躁的宴会中,两人聊的还是非常投机。
莫子溶则在向有些老态龙钟的伏尔泰介绍中国的儒家思想和科举官僚制度,卢梭时不时在旁边插上几句嘴,狄德罗则与一位则与一位来自浙东的秀才聊起了歌剧。
拉瓦锡此时还是一个纯纯的小辈,能接到这种场合的邀请,已经让他非常受宠若惊,他穿着七品翰林学士的官服,逐渐加入到了黄珏与拉格朗日的谈话中。
“我觉得,燃素之说是经不起验证的,虽然我们能从普利斯特里先生实验中可以得到或者感觉到一种被他们称为燃素的物质。
但我仍然认为,这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的燃素,没有什么是注定会燃的。
能使物体燃烧的它更应该是一种元素,一种气体元素,有了它的存在,才会有可燃物这个概念。当这种元素作用于可燃物的时候,才会发生燃烧。
甚至我们能活着,很可能就是因为可以呼吸到这种气体。
先生们,我有一种预感,炼金术发展到现在,它应该要进化成一门更加严密、科学的学问了,而不是胡乱无规律添加各种物质煅烧,或者干脆就是心灵炼金。”
黄珏瞪大了眼睛,赶紧与拉瓦锡攀谈了起来,原来,你们欧罗巴的炼丹士也讲究练气功,搞什么胎息之法、双修之法啊!
只不过,这个神棍稍微有点想偏了,他把拉瓦锡提出的氧气假说,理解成了灵气,能修道成仙的上古灵气。
双方热烈的交流着,黄珏觉得,拉瓦锡要是继续研究的话,一定会发现灵气,然后打开一条通往天地大道的途径。
此人确实是一个天才!
其实黄珏也可以算作是一个天才,只是他的根基打偏了,很难从意念修仙、炼丹的那一套出走出来了。
只不过,就在黄珏身后,一个十一岁,为他和拉瓦锡、拉格朗日等人捧着装满客家米酒托盘的小道童,几乎听的入了迷,眼睛一闪闪的正在发亮。
。。。。
“落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帝女带泪上香,愿丧身回谢爹娘。”
十分中式的戏台上,咿咿呀呀唱着的,正是莫大王刚刚命人火速赶工出来的著名粤剧帝女,讲的是崇祯皇帝的女儿长平公主与驸马周世显的爱情故事。
虽然莫子布赶工赶得粗糙,此时的粤剧,也有没像后世那样集大成名动海内外。
但架不住帝女实在太经典了,不管是故事情节还是唱腔,都是跨越时代的。
因此一开演,就把所有人的目光给吸引住了,连伏尔泰和卢梭、狄德罗这样的戏曲大佬,都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小点。
当终曲唱道‘帝女,常伴有心郎,夫妻死去树也同模样。’然后双双自尽殉国的时候,大批法兰西贵妇们拿着法语翻译的小册子,泪如泉涌的跟着用法语奇怪的哼唱。
玛丽王后连妆容都哭了,人已经瘫倒在了椅子上。她被这种掺杂了国破家亡,山河陆沉中的小爱情彻底给击倒了。
如果说谁最能与帝女中长平公主感同身受,自然是自诩神罗公主的玛丽王后了。
其余的法兰西贵妇也差不多,她们的身份地位,非常合适与长平公主共鸣。
所以,当伏尔泰赞叹写出这部史诗般的莫昭莫大王非常有水平,这是一部再精修一下,甚至可以媲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歌剧时。
而玛丽王后等一众贵妇则认为,帝女完全超越了罗密欧与朱丽叶!
什么两个大家族的恩怨求而不得算什么,哪有帝女这种与罗马帝国齐名的赛里斯帝国王朝崩溃后的痛苦家国爱情故事来的好。
其实也还有一层隐含的意思那就是,朱丽叶什么身份,能配得上我神罗公主?
这是一场完美的晚宴,更是一场完美的演出。
它直接引爆了整个欧洲的中国风,使在几十年前已经强烈吹过一阵的东方热再次席卷而来。
许多欧洲贵族,都以得到一身与自己相配的赛里斯礼服而一掷千金。
哈布斯堡君主国,普鲁士王国,西班牙王国,大不列颠王国等各国君主都对使团发出了邀请,请他们去访问。
同时帝女也开始四面开,从最开始对白由法语组成,到唱腔也开始有法语版本,再到完全由欧洲人来饰演长平公主与周世显等。
这部东方公主歌剧,只用了两三个月,就成为了整个十八世纪欧洲的现象级歌剧。
莫子布以及他的兴唐王国在欧洲声名鹊起,所有欧洲人都终于知道,在遥远的东方,鞑靼清国不能代表赛里斯文明。
能代表赛里斯文明的,是正在为恢复赛里斯荣光和独立而奋战的莫昭大王与兴唐军士兵。
此时最主要的报纸法兰西信使报更是公开连篇累牍的发文,赞美莫大王的英雄壮举。
并指出在赛里斯帝国的传承被切断一百多年后,还有他的忠实子民不畏鞑靼人的恐怖压迫,仍然在为恢复它而流血牺牲,这是人类的文明之光,更是赛里斯帝国比罗马帝国坚持更久的缘故。
甚至还未结束第五次俄土战争的俄罗斯帝国也出来抢风头,著名的叶卡捷琳娜大帝亲自撰文为莫子布歌颂,还派出盛大的团队到巴黎来拜访使团,邀请他们访问圣彼得堡。
这位狡猾的女皇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在于通过莫子布力图恢复赛里斯帝国的传承,来强化俄罗斯对于东罗马帝国的继承权,强化正教才是真正公教的地位。
为正在进行的俄土战争,打上正义而光荣的标签。
要知道此时,俄罗斯的外部环境是很恶劣的,法兰西和奥地利都非常反对俄罗斯削弱奥斯曼土耳其,甚至暗中支持土鸡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