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378章 讲华夷还是论忠奸

第378章 讲华夷还是论忠奸(1 / 2)

第378章讲华夷还是论忠奸

莫子布拿着潘有为带给自己的于敏中密信没有看,而是先跟潘有为闲聊了几句。

这广东潘家可以不一般,屡出人杰。

历史上潘启的子孙中有在一鸦给林则徐捐款,乃至去吕宋买战舰回来捐助给水师的,也有带着广州乡党力保广州城,挫败英国人霸占广州企图的。

还有做文学、搞诗词戏曲,为广府文化形成添砖加瓦的,以及为北洋水师建设出过力的。

哪怕六十多岁的潘启,仍然可以称得上思维敏捷、颇有远见。

此人精通英法西葡四国语言,知道哈布斯堡家族的来龙去脉,明白英国人在欧洲大陆玩平衡,能分清楚天主教、新教和正教的区别。

果然,能当一个合格的白手套,特别是在满清压榨下给自己留下这么大一份家业的,都不是等闲之辈。

不过潘启年纪太大了,莫子布不准备用他,于是便开始观察他的几个儿子。

不过很快,莫子布就发现这潘有为,竟然是个纯文人。

非常典型的纯文人,没有政治上的嗅觉,也没有治理地方的能力,又因为家境优渥得以有资格埋头做学问,因此不擅长交际。

不过嘛,在我莫大皇帝这,就没有不能用的人。

莫子布轻声问道:“潘兄读过我写的西学东渐-罗马帝国崩溃后泰西诸国重建之路一文吗?”

潘有为有些不适应的拱了拱手,这在北京城的时候,见到皇帝必然要跪地请安,蔡新那样的老汉臣都很难得到赐座。

而在莫子布这,它不仅有个小锦凳可以坐着,皇帝跟他说话,还如同通家之好的朋友在闲聊一般。

“陛下两本书在北地都是禁书,连檄北河军民之文都一同被满清禁止。是以草民以前并未读过,及至漳州外海,尚第一次拜读。”

“那就是读过了,你觉得如何?”莫子布笑呵呵的说道。

潘有为抬起头看了莫子布一眼,“草民听说,汉家贤君远胜鞑虏之主,从不以言治人之罪。”

莫子布哈哈大笑了两声,这家伙倒真不是没有情商,看来只是家境优渥、仕途顺利因此懒得考虑这些而已。

“看来是朕这书写的有问题啊,你放心畅所欲言,我莫昭要是这点气量都没有,还如何驱逐鞑虏,重拾河山。”

“那草民就斗胆了。”潘有为长吸一口气,继而说道:“草民自幼得父亲教诲,十三夷馆的各泰西夷人也接触过不少,能通法兰西等夷语。

是以在草民看来,陛下此书,立意极高,提出了西学东渐这前人哪怕大儒都不敢提的现实,并以泰西诸国都有志于恢复罗马入手,展现他的强大与对外征服的欲望。

但此书的弊病在于,立意高而无有更细致的实情佐证,显得过于空泛而浮于半空之中。

草民这等了解泰西之人自然知道这是振聋发聩之言,但对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大多数儒生来说,他们看此书,只会以为陛下在危言耸听,挟泰西铳炮做自身虎皮。

且陛下对于泰西诸国,不论是英吉利、法兰西、大吕宋、双鹰国等大国,还是其余布路牙等小国以及奥斯曼的描写,都有不少失真之处,显然并未实地调研,又添了几分空假之处。

是以在草民看来,此书作为个人见解没问题,但想振聋发聩引领潮流,还差的远。”

我尼玛!

莫子布听的拳头邦邦硬,真的好想一拳砸到潘有为那张胖脸上去,老子辛辛苦苦耗费无数脑细胞写出来的‘巨著’被你说的一文不值。

啊!(破音怒吼)

不过,愤怒上头了那么几秒钟,莫子布又很快冷静下来了,因为他细细一品,潘有为说的是正确的。

他莫子布本身就是一工科男,只是对历史上感兴趣而已,并未过多研究。

学识也就一普通二本水平,能考虑国家民族和未来,还是穿越后地位抬高,不得不开始思考的。

所以他能站在历史这个巨人的肩膀上,看出世界已经开始有西学东渐的趋势,知道西方人都在铆足劲想要一统全球并正在疯狂殖民。

他也知道奥斯曼土耳其代表的天方教文明,印度大陆的印度文明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未来都会被西方人打翻。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除了这些最上面的东西,下面的他确实是不了解,潘有为说他这书如同浮在空中,并不算错,反而是一针见血。

难怪他这书传到大陆了,根本没引起多少关注呢,一来此时满清还有着天下列强的虎皮没被戳破,士林之间还没有惊醒。

二则是他莫子布的水平确实一般,距离搞定中上层文化人,还有很远的距离。

潘有为看着莫子布的表情时而狰狞,时而怒意勃发,被满清训练起来的对权威的恐惧,让他咚的一声,从锦凳上滑到了地下。

莫子布这时也才惊醒过来,他赶紧起身拉起潘有为,“我大虞乃是汉家正统,绝不因言获罪,这是朕一贯以来的追求,起来,起来。”

把潘有为拉起来后,莫子布脸上恢复了笑容,他看着潘有为说道:“潘先生既然知道其中弊病,可愿意为朕斧正此文?

正好最近海军上将奥利维耶伯爵将要回到法兰西去,朕也有意派出使臣,不如先生就任副使,去往泰西游历诸国,亲自去看一看泰西。”

潘有为只考虑了几秒钟就同意了,他是大海商之子,当然习惯海上风浪,哪怕是远航也不怕。

而且他不但会说法语,还因为母亲黄氏是菲律宾华人而精通西班牙语,同时也会简单的英语,去了欧洲,语言沟通完全没有障碍。

同时,他自小就听过这些泰西诸国,确实有心去看看。

“能为陛下效命,草民求之不得,只是不知此去丰润陛下巨著,当以何为主旨。”

这话问的有水平,相当于在问莫子布,这书到底想给国人传达一个什么观念和消息。

莫子布沉吟了片刻后说道:“当今寰宇,已经到第二次百家争鸣之时了。

第一次百家争鸣全在我华夏,是以我等后人得以汲取养分,发展工农业,雄踞东方数千年。

及至宋明,时移势迁,老祖宗数千年前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已经不足以让我等立足,所以才有两亡天下。

如今,泰西诸国竞争激烈,各种学问巨子频出,新的思想与技术层出不穷,显然已是第二次百家争鸣。

只可惜彼辈离我太远,无法感受到,是以大部分国民尚未清醒认识到我们若不积极去参与,就将被摒弃在这第二次百家争鸣之外,被我们口中的夷人大大超越,情势已经相当危急。

是以朕写此书,意在惊醒有识之士,不能再关起门来搞圣君明主自娱自乐了,而要开眼看世界!”

潘有为听的心潮澎湃,他是做学问,著书立传的,自然知道这个方向是多么的宏伟,只要写成,别说什么眼前富贵,那都是浮云,重要的是身后名啊!

不过,潘有为还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陛下立意高深,草民恐一人之力,不足以襄助,想请陛下准许草民选数人相助。”

莫子布还以为潘有为要提拔几个他昔日的伙伴兄弟,虽然有点诧异但也没有在意,“可,你且名单报上来就是。”

哪知反倒是潘有为诧异的摇了摇头,“回陛下,草民可没那么容易就选好人选。草民身边也没有这么多同道之人在。

因为要万里远处泰西欧罗巴,寻常人根本无法适应,还得取见惯海上风浪的海商、渔民之家出身,又需熟读诗书有所见解者。”

呃,这还真是不好选啊,海商家基本不求多读书,有点见解了就赶紧给家里帮忙生意,渔民家的则没钱让孩子读书增长见闻。

但想来广东这么大,应该还是能凑齐的,“潘卿,朕即刻任命你为通政司左通政,如法副使,巡游欧罗巴。

授权你立刻开始挑选合格人员随同前往,凡国内广东、广南、日南、兴唐四省任由你挑选。”

“呃,闽南也行,大胆去挑选去吧。”

通政司的左通政为正四品,而且还是相当于皇帝秘书的衙门,潘有为自然相当满意,立刻就下去了。

随后,莫子布就把于敏中的仆人给召了进来。

此次于敏中给莫子布的传递的消息,密信是一部分,口信是一部分,且是最重要的那部分。

于敏中仆人相貌非常普通,属于丢在人堆里很快就能消失的那种,而且眼神有些木讷,透露出一种没见过世面的憨蠢。

莫子布乍看之下,都怀疑这人是不是能承担为于敏中传口信的人物,哪知一开口,却思维清晰,对答如流。

“陛下,我家老爷让我说,满清看似依靠八旗镇压天下,实则八旗并无太多人才,光靠旗人早就完蛋了。

其治国,乃是以旗人为五脏六腑,汉人为手足耳目。

陛下此次打掉了满清主力,实际上已经让满清陷入风雨飘扬之中了。

如今满清旗人损失惨重,汉臣肯定会起二心,他们一起二心,满清虽五脏六腑俱全,但眼瞎耳聋四肢全无,毙命只在旦夕。

如今天下之间的大势已经扭转,陛下之敌,不在满清,而在是否能取得天下人的认可,而天下,江南又是重中之重。

于某觉得,此时全取江南,有快慢两种取法。

快则自海上大兵压境,断江南百姓生机,一路挟裹而定江宁,清廷在江南止有两江总督督标,苏皖浙三省抚标,漕运总督之河标,余皆不足为惧。

然此法虽然迅捷,但损伤民力太多有伤天和,又易根基不稳,使满清可以轻松招揽江南士绅。于某在北,见陛下未速取江南,乃知陛下雄才。

最新小说: 大佬破产后,被恶毒女配养富了 京港缠欢 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 离婚后,我成了东京文豪 在吗?离个婚呗 同时穿越:吾儿皆有大帝之姿 我被校草男神攻略了 扒一扒那位自我攻略的老干部影帝 穿越柯南三十年前,截胡妃英理 汉风烈烈起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