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再不收网我就要成老大了
对于莫子布来说,郑信最好的结局,自然就是在大军出现之前,他就被乱军杀死。
这样莫子布一没有任何道德上的亏欠,二来暹罗的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次一等好的结果,就是人活着,但是经历了重重打击,直接被干的道心破碎,真的出家了。
那既然老丈人都出家了,大女婿接手暹罗国,未来再拆分给小舅子们也挺合适的。
再次一等的结果,就是人活着,但还有点不服输,这就只能以孝顺的名义带回大陆让他静养,留一个幕府在吞武里代替统治,未来再一步步的想法拆分暹罗。
而磨磨蹭蹭,明明大军已经到了,却故意等到郑信被杀才灭掉乱党,其实是最差的结果。
因为一个暹罗国,还是不值得莫子布背上这样的道德污点。
这世上聪明人多得很,有些事除非你不做,只要你做了,不管遮掩的多么好,总是瞒不过有心人的。
是以莫子布在南征舰队出发的时候,就给郑敏成和罗芳柏各下了一封诏令,让他们务必保证郑信的安全,哪怕就是因此放走了反叛的通等人,也要把郑信救出来。
至于是哪种救出来法,这就要看他们两的脑子到底好不好用了。
如果是第二种,那么未来这两人肯定官运亨通,要是搞成了第三种甚至第四种,那仕途基本也就到头了。
三月初六,莫子布在虎门举行出征仪式,拜义安郡公,陆军中将陈联为平南将军,大军主帅,法兰西海军少将苏弗朗为副帅兼舰队指挥官。
三月二十一,大军到达嘉定,一直停泊在归仁府金兰湾的两艘三级战列舰和兴唐河仙府的三艘五级巡航舰也前来汇合。
嘉定提督署衙中,陈联将莫子布下达给罗芳柏和郑敏成的诏令交给他两看,故意大声说道:
“本将军南下时,陛下多次对我交待,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将郑王救出来,余者一切都可以不管,就是放走了逆贼却克里等人,也是值得的。
是以本将军以为,目前应该全力进兵暹罗,诸位以为如何?”
听到陈联这么说,跟着来的暹罗王后吴萱和王世子郑淼同时长长松了口气,可惜他们根本没听懂陈联话里的话。
郑敏成和罗芳柏对望了一眼,现在形势其实是很明显的,暹罗再乱也不要紧。
因为它没有强大的海军,陆军就三几万人根本不值一提,这只要封锁了海上,完全可以瓮中捉鳖,想什么时候消灭,就可以什么时候消灭。
相反荷属东印度公司在爪哇岛有一支包含两艘四级战列舰和四艘五级巡航舰,以及三十多艘武装商船的舰队。
就以现在的航海技术,真要让这支荷兰舰队离开港口跟兴唐水师捉迷藏的话,局面就会相当麻烦。
所以正常来说,陈联南下的第一要务,肯定是趁内应还能确定荷兰舰队的停泊地,立刻就扑向爪哇岛,绝不可能说什么先确保郑信的安全。
但现在陈联一反常态这么说了,肯定就是有其他原因,或者话中有话。
于是更熟悉暹罗情况的郑敏成立刻说道:“在平南将军到来之前,下官已经在各地联络了忠于王室的军队万人,叛贼却克里等人所有之兵也不过三万上下。
这根本用不着大军全力一击,只需派三千精兵,支援若干铳炮,下官就可以攻入吞武里城,救回郑王。”
郑敏成说完,立刻就看了陈联一眼,见陈联没有提出任何的反对意见,心里顿时了然。
只是王后吴萱一听郑敏成这么说,就有点着急了,她惊诧的看着郑敏成。
不过她还没发问,罗芳柏就在旁边解释道:“却克里若真要害了郑王,不过在顷刻之间举手而已,如今到现在也没有下手,证明他短时间内还不会加害。
而其之所以敢反叛,无非就是仰仗着巴达维亚的荷兰红毛鬼或是印度的英国人,所以只要破了他的外援,再以大兵威吓,应当能使其释放郑王。”
吴萱听了,也觉得有道理,到底是做了十多年王后的人,也还是懂一些基本的政治,于是她对着陈联说道:
“郑王此次受难,以至于家国倾覆,想来也无颜再治此千乘之国,若是能留得性命,吾当随其回故乡扫墓省亲”
陈联点了点头,郑、罗二人已经理解了最好的处理办法是什么,王后也不会胡搅蛮缠,那么战争就可以按部就班进行了。
“好,既然大家意见统一,我就遣神电近卫团三千精兵随尔二人西进,会同暹罗各勤王之军,缓缓进逼吞武里。
大军主力,直扑荷兰人军港,先打掉叛贼们的外援再说。”
。。。。
荷兰人在爪哇岛的统治,其实算不上非常严密,他们甚至连爪哇岛都没能完全控制,直到二十四年前的1755年,才勉强将爪哇岛上的马打蓝苏丹国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