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印度来人
两艘升了半帆的五级风帆巡航舰,护卫着一艘挂着哈布斯堡家族双鹰旗的奥德斯坦斯公司商船,从虎门驶入了黄埔水道。
不过船上的奥地利人都是掩护,真正的重要人物是一位包着印度穆斯林式绿色头巾,身穿绿色长袍的中年男子。
此人乃是迈索尔王国首席大臣海德尔.阿里的心腹将领兼重要文臣赛义德.萨希布。
迈索尔王国在此时更多被称为瓦迪亚王国,因为这个位于印度南部,以迈索尔城为中心王国从十五世纪初起,就一直被瓦迪亚家族统治。
它本来是一个印度教国度,君主被称为摩诃罗阇,但在二十九年前的1760年,瓦迪亚家族的大权被外来的穆斯林们夺取。
出身穆斯林的首席大臣海德尔.阿里,成了事实上的僭主,他本人的幕府取代了瓦迪亚家族任命官员组成的朝廷。
而这些穆斯林们正处于其兴也勃的阶段,他们的迅速扩张,很快就与英国人产生了严重冲突。
历史上迈索尔王国被称为南印度普鲁士,是英国人殖民印度的最大对手。
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这个道理,迈索尔的海德尔.阿里肯定是懂的,所以他早就与莫子布搭上了线,那六百匹适应相对炎热气候,半卖半送的战马,就是他的橄榄枝。
于是,中华大虞朝廷为赛义德.萨希布的到来,也安排了隆重的仪式。
护卫莫子布的元从近卫团出动了三个连,龙骧近卫骑兵团和长水胡骑近卫团,各出动了一个连到珠江码头迎接。
赛义德.萨希布能作为正使前往东方寻求盟友,他自然是懂军事的。
历史上他即将在进行的第二次英迈战争中,率领骑兵击溃英军上校威廉.贝利的军队。
英军接近四千人投降,光是从本土来的英军都有数百人被打死,是英格兰人在印度大陆最严重的失败之一。
所以,当赛义德.萨希布看到珠江口岸迎接他的莫皇帝近卫军团时,立刻就把对中华帝国的实力,抬高了好几个档次。
在赛义德.萨希布看来,中间的三百人步兵身着红色战袍,头戴红色战盔,明显分为二百人的线列步兵,五十名轻步兵,五十名掷弹兵。
线列步兵手持一款看起来与褐贝斯类似的滑膛燧发枪,刺刀闪闪发亮,轻步兵则拿着他不认识的线膛枪,扎着武装带。
掷弹兵装备一种口袋更多的无袖罩袍,一般没有带战盔,身材尤其高大,他们还配备锋利的长刀,腰间插着手铳。
从在远处江面船还没停船的时候,赛义德.萨希布就看到他们以标准的军姿举着步枪挺立,直到现在半个小时了,军姿仍然挺拔,所有人还是一动不动。
要知道这可是中午,天气并不十分凉爽,甚至被直晒的时候,还感觉有点热热的。
这些士兵有些被热的满头大汗,但没有任何人放松对自己的半点要求。
不提他们的装备已经属于欧洲第一流,就这份纪律,也不是一般军队能拥有的。
而两支骑兵队伍中,左面的两百骑身着传统的中式铁甲,戴着凤翅盔,外面套着一件袒露右臂的罩袍。
他们装备了长枪、弓箭、手铳和马刀,显然是考虑到东方战场上仍然有一定数量手持冷兵器,特别是弓箭的敌人。
而另一边则是完全欧洲的骑兵,其中一百骑为胸甲骑兵,穿着闪亮的胸甲,戴着闪亮的龙虾尾铁盔。
另外一百骑为带着欧式高帽,披着短披风的骠骑兵,所有骑兵完全是一副欧洲人面孔和打扮,这肯定就是从欧洲来的匈牙利骑兵了。
对于光中皇帝陛下能够驱使来自欧洲的精锐骑兵一事,赛义德.萨希布是十分羡慕的。
他甚至发现就目前而言,光中皇帝的欧洲雇佣兵,已经远超英格兰人在印度的存在了。
欢迎的鼓乐声响起,近卫军统领,征东将军,陆军中将武文勇亲自到码头,迎接这位包着头巾的印度三哥。
“萨希布将军,欢迎您的到来,次辅恩平伯林通阁下,正在行宫内阁等候,请随我来。”
武文勇肯定是不会南印度土话的,但好在赛义德.萨希布懂法语,武文勇身边的侍从官也懂法语。
赛义德.萨希布热情的向武文勇见礼后,就登上了马车。
此时的大虞已经禁绝了八成的轿子,只允许年纪在五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乘坐。
且后面等橡胶诞生,可以制作硫化橡胶轮胎以后,轿子就会被马车彻底取代。
穿过广州南门,迎接的队伍由骑兵开道,步兵护卫,向着位于顺德大良的行宫驶去。
一路上广州城的繁华,对赛义德.萨希布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别说按gdp算,中国一家起码占据全球三成以上的现在,就是在后世,印度也无法跟中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