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517章 铲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下)

第517章 铲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下)(1 / 2)

第517章铲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下)

西元1782年,3月25日。中华大虞光中七年,农历二月十二。

李献文留六千兵守灵武,近距离威胁金积堡的乱军,不让他们乱窜。

同时又上奏莫子布,请他命驻守山西的淮北骑兵团和漠南喀尔喀、苏尼特等旗蒙古轻骑一起封锁贺兰山,谨防教徒转移。

随后李献文率三万主力西进兰州,准备在兰州城下,直接将乱军主力击溃。

而李献文的大军也很有意思,他们不是从东面直接来的,而是在靖远就渡过黄河,绕了一个圈之后,直接出现在了兰州西面的金城关,堵住了乱军往甘州去的路。

此时叛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大约六万人在黄河北岸的兰州新城和盐场堡。

剩余二十余万,分布在黄河南岸,兰州以西的崔家堡附近。

当然,实际上这黄河南岸的这二十多万人,是铺开分布在从兰州到河州这一大片土地上的,只是以崔家堡为中心而已。

因为在兰州这片本来就人多地少不算富裕,又经历了快一年仇杀的地方,压根没有那么多的粮食,供应快三十万壮劳力,长达一年的脱产。

而河州(甘肃临夏)也算是乱军的大本营之一,所以很多丁壮被安排回去到各地乡间种地去了。

同时,黄河南岸的这些人,最重要的工作除了不断填兰州西边护城河以外,就是给北面盐场堡的这六万人送给养。

或者这么说,整个乱军的精华和主力,就是黄河北岸盐场堡的六万人,南边纯纯就是乌合之众里边的乌合之众。

所以,实际上的算术题,不是五万打三十万,而是李献文三万精兵,打乱军所谓的六万主力,王无病小两万偏师,阻击超过二十万乱军民壮。

农历二月十五,一直被乱军视为胆小怕事的王无病军突然出动,他们沿着黄河西进,很快击破了乱军沿途设置的砦堡。

二月十七,仅仅两天,王无病就攻下了崔家堡附近的黄河浮桥据点。

而这条浮桥,就是乱军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没有了这条浮桥,乱军就只能依靠少量运输船和皮筏子给北边送给养。

到了这会,北面的主帅苏四十三和南边具体负责的河州大门宦祁遇先,才知道大大的不妙。

崔家堡城头,这里距离浮桥据点不过五里地,祁遇先甚至在城头就能看到那边布阵的朝廷官军。

“大哥,组织人手上吧,咱们家可是嘎德忍耶的教门,不能丢了这个份。”祁遇先还没有怎么样,下面的祁家子弟却都叫嚷了起来。

作为苏菲教团四大派之一的嘎德忍耶,其创始人是活动于康熙年间的祁静一。

这家伙年轻时,曾想拜大小和卓的祖父,自称圣裔的阿帕克和卓为师,被拒绝后,又拜了所谓的马哈茂德二十九世孙阿卜杜拉和卓为师。

学成后,创办嘎德忍耶教团,并以精湛医术四处流串,甚至跑到苏州去传教,足足在外三十五年,为天方教到处落窝,起到了极大作用。

祁静一最后被清廷地方官勒令回乡,然而清廷监管不严,他又流串到陕南传教,最后死在了汉中府西乡县。

而从祁静一身上,我们就能窥见,西北之所以变绿的重要原因之一。

祁静一自幼失怙,由祖母独自抚养长大,并非教徒家族出身,他非常聪慧,五岁认得数百字,又能言善辩,乡里以为神童。

如果是在明朝,这样苦出身的小神童,大概率会引来几个乡贤耆老的投资。

再不济也会有个把老秀才作为的私塾先生看他可怜,尝试着教一点四书五经,看看他有没有天赋。

但是在我大清不行,满清政府摧毁了汉人民间这种底层的文化传递系统,祁静一的老家河州又是西北穷地方,以至于方圆百里都没一个私塾。

于是,觉得自己孙子是文曲星下凡的祁静一祖母,只能送他到河州城内的天方教寺学习,因为这是当时河州唯一可以免费学到知识的地方。

然后的发展,就一点也不意外了,祁静一不但在这里学会了医术,还学习了大量的天方教知识,成了一个虔诚的信徒。

而到了这时候,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发展,祁静一大不了就自己是个信徒,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

然而,由于满清政府不敢动员汉人,导致根本关不上西大门,无法被隔绝的中亚天方教思想,一波一波的传过来。

所以等到祁静一长大,所谓圣裔阿帕克和卓、阿卜杜拉和卓来到西宁的消息传遍各处。

西北的教徒欣喜若狂,把这两当成了孔圣人在世,许多人不远万里前往西宁拜师。

其中就有祁静一,甚至哲合忍耶创始人马明心的伯父和父亲,也是这时候赶到西宁,见到了所谓圣裔,使得信仰逐渐狂热,甚至产生了去西亚朝圣的念头。

尼玛的,这两个所谓阿帕克和卓和阿卜杜拉和卓,是他妈的乌兹别克人啊!

满清的关防是完全虚设吗?怎么会允许两个身份如此敏感的乌兹别克人,从中亚跑到西宁,甚至跑到兰州来大规模传教,还引起风潮的?

这是中亚苏菲教团有史以来,甚至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一次成功传教,陕甘新教四大门派中的三个,都是在这次直接影响下产生的。

文化高地这种东西,你不去占领,别人就一定占领。

有清一代,在满清压制下,汉族传统乡间文化传递失去,西北乡贤耆老转变为了阿洪,基层以儒学为外皮传播中华文化的私塾学堂,被一个个天方教寺所替代。

同时,满清的统治者不敢动员底层汉人形成防火墙,使得主要是中亚的思想,不断通过河西走廊往内陆渗透。

这就是西北绿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而这边听到身边的家族兄弟都这鼓噪,祁遇先也点了点头,确实不能就这么看着浮桥据点被占。

能不能接济北面,他祁遇先其实不是很在意,但这次起事,几乎都是马家的哲合忍耶包办一切,这使得哲合忍耶的名声,超越了其他所有教派。

作为仅次于哲合忍耶的祁家嘎德忍耶,不能立功就算了,可要是还失去了浮桥却无所作为,那以后就再也别想抬起头了。

这就相当于把传教权,拱手让出去了一样。

“我将亲自为战士们祈祷,真主会赐福他们,这是一次光辉的牺牲。”祁遇先装模作样的呼喊了起来,随后对周围祁家人说道:

“我们是道祖的子孙,应该冲在最前面,不要害怕,战死者能去往奶与蜜的天堂!”

这一切,让汉人看了相当熟悉中,又夹杂着一点点的小陌生。

但如果把门宦换成豪强世家,天方教换成儒家释经权,是不是就可以称一声大同小异了?

人还是那些汉人,搞法还是汉人那一套,只是某些核心东西被替换了而已。

“安东将军,这一幕我太熟悉了。”

长水胡骑近卫团指挥使,陆军少将,匈牙利人(拉科奇)左格指着对面那些组成并不严密阵型,在许多阿洪大声鼓舞下,拿着刀枪一边诵经一边压了过来的乱军说道。

“奥斯曼帝国的动员兵就是这副样子,曾经这种组织的贵族庄园主,让我们匈牙利人吃尽了苦头,不过现在不太行了。”

最新小说: 大佬破产后,被恶毒女配养富了 京港缠欢 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 离婚后,我成了东京文豪 在吗?离个婚呗 同时穿越:吾儿皆有大帝之姿 我被校草男神攻略了 扒一扒那位自我攻略的老干部影帝 穿越柯南三十年前,截胡妃英理 汉风烈烈起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