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大王休走,臣是忠臣啊
琉球国这一代的国王是尚穆王,他是乾隆四年生人(1739),乾隆十七年继位(1752),今年四十三岁,但已经掌权足足三十年了。
他还在乾隆二十年(1755)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册封,算是根基很牢固的一位琉球王,连萨摩藩都不敢轻易更换的那种。
首里王城,听着外面的喧闹与若隐若现传来的枪炮声,尚穆王突然觉得,他好像什么也决定不了。
此时的琉球政治中心就在首里城,也就是后世琉球的那霸,首里分为王城、外城和那霸港。
国王居于王城,主要贵族阶层首里氏族居于外城。
被称为久米氏族的闽人三十六姓,则在首里以东三公里处自成一系,建筑风格与福建地区相仿,人口也基本都是以福建人为首的华人。
而琉球王国此时的总人口,大约有十五万人左右,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和封建并举,在除了首里以外的各大地区和岛屿,实行半封建制。
国中大部分的间切(相当于镇,下面为村)都有封建主统治,小一些的甚至就直接只有一个村子。
其中,王室成员的领称为王子地头,按司贵族的称为按司地头。
同时,统治一个间切的又被称为总地头,统治一个村的,则被称为协地头。
不过按司并不准许生活在自己的封地,而是全部集中生活在首里。
封地的产出,百姓留下一半后,直接运到首里供领主们享用,这就是首里氏族的来源。
而琉球已经这么小了,下面还有这么多封建领主,所以王室掌握的资源,就可以想而知了,基本就是个县令大小的百里侯。
如果没有那霸港的海外贸易中转,琉球王的家当,是绝对不如中原打一个大地主的。
所以受限于这样的经济实力,琉球的常备军非常少,所辖首里亲军只有十二个队,每队二十人,一共二百四十人。
而就是这二百四十人,还在萨摩藩控制琉球以后,被缩减到了常备五个队,也就是一百人的规模。
此外,琉球还有被称为间切军的征召兵,但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从封建主的地盘上召集起来的。
可是在目前的第二尚氏王朝,封建领主都被要求到首里居住,领地从实领制,变成了遥领制,哪还有能力召集间切军。
唯一还有点武力的,就是他们自己生的一堆庶子和少量仆役,能拉个两三百人出来。
所以,尚穆王左看右看,一堆掌握间切,但是被要求到首里居住的首里氏族跟他一样,大眼瞪小眼,没有一点办法。
倒是,在簇拥着他的首里氏族外面,两拨人马正在怒目而视。
左边的,是被称为久米氏族的闽人三十六姓。
那个一百多年前为保卫琉球,被萨摩藩烹杀的国相郑迵之弟郑周的后裔,突然从萨摩藩的领土上回来了。
这位叫郑瓒的三十六姓郑氏后裔,已经连闽东话都说的磕磕巴巴,据说被找回来的时候,已经完全是个日本浪人的模样。
但他很快就进入角色,把少量被萨摩藩流放的郑氏家族成员,又带回了琉球。
这闽人三十六姓,当然不像魏贺对叶明月说的那样,有丁壮一千七百多人,那是把十岁男孩都算上的数字,实际真正能战斗的,就是三百五十人左右。
同时,当然也不可能人人束甲持刃,在得到大陆上母国支持之前,他们拢共也就三十套甲,一百多把长枪短刀,十几杆火铳而已。
不过考虑到尚穆王自己就只有一百人人的卫队,这已经是首里城一支非常强大的武装力量了。
他们也是尚氏王朝还在坐稳琉球王座的保证之一,因为要压服这些人,萨摩藩至少要出动一千五百到两千人来。
但显然萨摩藩没有这个打算,也出不起这个钱,所以强大的闽人三十六姓武力,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尚穆王的地位和安全的。
而与三十六姓相对的,则是一群萨摩藩的倭人,为首的,就是萨摩藩的琉球在番奉行川西平左卫门。
在番奉行是萨摩藩控制琉球的机构,奉行住在首里城,卫队由大约二十人的护卫武士组成,属吏中还有个在那霸港的搜捕横目,负责在港口征税。
另外在那霸港的南岸的有屋良座森城炮台,北岸的三重城炮台中,驻扎共计一百八十名萨摩藩兵和倭人招募的琉球仆从军三百人左右,算是日本人在琉球的基本武力。
尚穆王看了看这两拨人,在番奉行背后是萨摩藩,惹恼了萨摩武士就要再来一次琉球征伐。
三十六姓就更不能惹,人家背后是中原天朝,而且天朝大兵就要打过来了。
“仪宾,如今枪炮声都传入首里城了,可曾接到大皇帝陛下的诏书?”
想了又想,尚穆王只能把视线投向了他的姐夫,来自三十六姓蔡家的蔡翼。
这蔡翼娶了尚穆王的姐姐,琉球津嘉山翁主尚宽室,因此被称为仪宾。
而蔡翼的父亲,是琉球历史上五大伟人之一,琉球最为著名的国相蔡温。
蔡温于二十年前的1762年逝世,他在的时候,对内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对外稳定了与萨摩藩的关系,又帮助琉球打通了向清朝的朝贡之路,还吸引了大量海商前来贸易,甚至让琉球出现了中兴的现象。
可以说,蔡温在琉球历史上的地位,相当于张居正在大明朝。
不过虽然他比张居正结局好太多,但随着蔡温逝去,他的改革则基本都被废除,琉球重回被萨摩藩控制,外贸海商大减的死气沉沉模样。
唯一留下的政治遗产,就是他为尚穆王请到了清朝的册封,使得萨摩藩因为害怕清朝借机干涉,一直不敢对尚穆王怎么样,让这位琉球王安稳执政了二十年。
所以现在又遇到事情了,尚穆王便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到了蔡温长子,他的姐夫,津嘉山仪宾蔡翼的身上。
蔡翼今年五十七岁了,看着就跟一个枯瘦的老头子一样,他听到尚穆王发问,立刻趁机就从跪坐站起身来。
他悄悄挡在了尚穆王身前,没有回答尚穆王的话,而是背对着尚穆王看着萨摩在番奉行川西平左卫门。
川西平左卫门没有太在意,因为唐人要来搞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且并没有官方的支持,都是一些海盗在搞事。
至于从鹿儿岛传来的消息,说明年三月大军就会前来讨伐琉球,但现在不是还没到三月嘛。
“蔡君莫非还真的能拿出一份诏书来?琉球之事不在你我,而在中华唐土和日出之国,我想要解决琉球的问题,应该是大皇帝去找德川将军。”
川西平左卫门这话听起来就很像是自我安慰,因为这就算莫皇帝会去找德川将军讲理,但现在把你个小小的琉球在番奉行杀了不行?
不过此时川西平左卫门也不太紧张,因为就在大殿外面,就有他特意从港口炮台调来的三十人铁炮组卫队。
这可都是真正的武士,真要打起来,足以把这屋内的人都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