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谁来做这遮羞布
倭国,大阪城。
征夷大将军德川家治已经在林述斋的劝说下,离开快三个月了。
这是一次近乎明牌的撤离,但主持进攻的瑞恩斯坦,并未贸然追击。
军队数量还是太少了,仆从的倭军并不能百分百信任,目前又占尽优势,还是稳妥起见最好。
在德川家治走后,接替他镇守大阪的,是会津藩藩主松平容颂,这位算是目前德川宗家中,唯一有统帅经验的了。
虽然他面对中华军队也一直在打败仗,但也比其他要么没有能力,要么没有忠诚的人选,要好得多。
坚守三个月,也是松平容颂在德川家治离开时,对他的承诺。
当时间来到十一月初,中华军用舰炮轰开了大阪的外城时,狭小的大阪内城,已经不可能守住了。
内城中,残破的樱树,点缀着青瓦白墙,这里是大阪最高建筑天守阁。
这种师从唐代,又带着浓郁日本魔改风格的建筑,是每一个日本大城镇的标配,同时也是政权的象征。
天守阁上,听着远处阵阵枪炮声,看着打着红、白两底色日月旗的士兵,不断涌进内城,松平容颂被火药熏的漆黑的脸上,露出了痛苦的神色。
随着他脑袋的轻轻晃动,一缕黑灰从月带头上掉了下来。
松平容颂缓缓拔出了自己随身携带,长约一尺的寸延短刀,看着自己的家老田中玄兴说道:
“公方如此懦弱,德川家的天下恐怕是守不住了,我是家康公的子孙,不忍见到那一刻,但要是切腹我又怕疼,尔可以替我介错吗?”
切腹,源自中国,最著名的人物就是聂政,这位杀了韩相侠累之后,剖开自己的腹部,双手捧出自己的肝胆肠肚而死。
由于这种死法极为痛苦,会让人在死之前产生常人不能忍受的剧痛,因此被视为真男人最壮烈的死法。
中国历史上多有效法者,传到倭国之后,同样引领了风潮。
倭国最著名的切腹人物当属清水宗治,把猴子丰臣秀吉都给震撼了。
但由于太过痛苦,历史上就没多少人真的切腹成功,哪怕是最基本的一字纹切腹,所以倭人特意加了一个介错者的角色。
其作用就是在切腹者痛苦还没开始蔓延,不会做出有损形象挣扎举动的时候,一刀将切腹人斩首,结束这种非人的痛苦,保持体面。
听到松平容颂这么说,田中玄兴不但没有劝阻,反而极为兴奋,“哈衣,殿样,这是田中的荣幸,为殿样介错之后,臣一定追腹。”
而听到家老田中玄兴这么说,周围的四五个会津藩高级武士也异口同声的喊道:“殿样,臣等也愿意追腹!”
不过更多的会津藩武士还是低下了头不言不语,他们每年就拿个几十石的知行,几千斤糙米,这点东西还不至于那么值钱,值得让他们切腹追随。
松平容颂倒是很看得开,他挥了挥手,点了几个知行超过五百石的家臣,随后对剩下的人说道:
“会津藩的未来,就靠诸位了,如果唐军真是来实现尊王攘夷的,那只要我这个罪人切腹了,会津藩应该还是可以存在。”
仗打倒这个时候,倭国只要有点见识的都看出来了,倭国归于中华直接统治之下,已经不可避免。
同时,在这个归附的过程中,除了僭越称皇的天皇家,其他人只要不剧烈反抗,应该都可以得到保全,只分要付出多少代价而已。
有了这种认知,大阪的战斗打到现在,核心只有几百幕府昭义组和几百会津藩兵的幕府军能支撑快三个月,已经是极为不错的了。
交代完切腹的人选,松平容颂最后看了一眼广阔的大阪城,心里十分悲怆。
会津藩在这次战争中,是冲在最前面的,损失惨重不说,还得罪了中华皇帝。
如果他继续活着,会津藩一定会被当成最直接的打击对象,但若是他英雄般的死于忠义,那么为了收揽人心,会津藩的命运,就大概率会被改变。
想明白了这些,这位历史上革新会津藩弊病,发展生产力,创办日新馆搞有教无类,为关东地区培养了大批近代人才的会津藩明君,最后长叹了一声。
叹息中,松平容颂用白麻布缠住刀刃,摆放整齐后撩开衣服露出腹部,用清水将要切腹的部位清洗干净。
几个家臣接着为松平容颂脱下高级胴甲,为他换上了素白的内衬,门外炮声隆隆,门内的数十武士们则面带凄色。
“家康公!”带着几分悲壮的气氛中,松平容颂大喊一声,猛地把短刃插入腹部。
鲜血刚刚流出来一点,一旁的家老田中玄兴也大喊一声,在痛苦传达到松平容颂脑神经的时候,一刀就将他的头颅给斩了下来。
介错了自己的主公之后,田中玄兴将自己的儿子田中玄宰叫了过来。
“会津藩会因为我们而荣耀,田中家也会因为我而兴盛,你知道该怎么做的,为我介错吧!”
言罢,田中玄兴也立刻切腹,他的儿子田中玄宰则为他介错。
。。。。
“切腹?”郑锦水疑惑的问出了声。
随着大阪城的陷落,不但名古屋所在的尾浓平原门户大开,通往江户的道路,也已经敞开。
现在要做的,就是立刻乘胜推进,然后不断收降各地大名,就目前幕府军从征夷大将军到最下面武士的表现来看,并不困难。
不过听到有人切腹,还是一位大名,常年跟在莫子布身边的郑锦水,立刻便警觉了起来。
他很清楚,这种事情的发生,对于人心的影响。
果然,当郑锦水赶到大阪天守阁的时候,会津藩主松平容颂及其家老田中玄兴等四个家臣的尸体,已经被摆放的规规整整。
他们脸上的血迹都已经被擦干,许多武士自发围在周围,脸上表情很是肃穆。
而这些围着的武士,不但有会津藩的,也有西南九州各藩跟随镇东军来的。
“大人,会津藩松平殿样死前没有做辞世歌,这是不合礼仪的,请允许在下为他追奠一首。”
闹的最起劲的阳明学门徒古贺精里看到这种情况,立刻对郑锦水说道。
说罢,他还怕郑锦水不明白这个意义,小声提醒道:
“大人身为大皇帝陛下的代表,若能表现出适当的尊重,当更能收倭国武士之心。
毕竟谁都希望自己成为忠臣义士,但又不希望自己真的成为忠臣义士。”
这话有点绕,一般人还真听不懂,但郑锦水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