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但天安郡郡城被打了下来,整个忠清道的重镇忠州和清州,也被打了下来,更南边的各道郡县,也大多被控制。
同时,北边那些天主教份子,也已经包围了平壤。也就是说,三个月的时间,李氏朝鲜就基本失去了超过三分之二的领土。
现在还能控制的,也就是京畿道周围这片领土,以及北面平壤、开城等少数大城市。
当然,对于这样快速的进展,洪万达一点都不意外。
他向着窗外看去,头戴上国赐服之大帽的士兵手里拿着的,全部是清一色的上国自发火铳,甚至还有各种小炮。
哪怕是长枪手,手里的枪头和身上的甲,都是用上国精钢打造。
至于吃食,别的没有,一天两顿,糙米饭泡菜管够,上午十点多的朝食还能一人有一块烤好的大肥肉。
就这伙食,就这装备,官军挡得住那就怪了。
“通知洪万达他们,准备直捣黄龙,攻下汉城吧。”吴文楚合上刚刚从北京发来的诏令,对身前的吴文辉说道。
两人虽然名字很像,但可不是兄弟,吴文辉是吴让的长子,正宗闽南人。
而吴文楚是安南汉人,是坐镇东北的皇帝表弟,陆军上将,前将军陈光耀之妻裴氏春的师兄,在南洋做了几任提督和巡抚,特意被皇帝调来南朝鲜主持局面的。
吴文辉接过吴文楚递来的诏令仔细看了起来,随后恍然大悟。
“原来是俄罗斯国要派人来,是该让他们看看我中华在东方世界无与伦比的领袖地位,也好使这些色目人识趣退回西方去。”
原来之所以这么着急拿下朝鲜,就是莫子布准备在俄罗斯特使叶卡捷琳娜.罗曼诺夫娜.达什科娃到来之时,展现给她和俄国代表们,一个完全被中华掌握的东方。
“不过我们这问题不大,可是北面呢,我看那些信了天主教的乱民,比李朝上下可憎多了。”
吴文辉抽了抽鼻子,对于北面跟他们遥相呼应的朝鲜天主教团体极为不屑。
“放心吧,陛下已经将灵武道制置使邓陈常调了过来,由他主持北面的事情。”
吴文辉大喜,“这我就不担心了,我们马上召集人手,准备进攻汉城。”
邓陈常也是安南汉人出身,莫子布进北河的时候,功劳不小,是莫子布手下少有的酷吏,当年在北河,死在他手里的抗拒回归的安南人足足有十几万。
在因为受贿被免职后,又被李献文保举,做了灵武道制置使。
这是专门为邓陈常设立的官职,就是为了在灵州、平凉等府消除数百年来积累的祸患。
现在皇帝撤销灵武道,把他从西北调到北高丽,看来那就是灵武的绿化问题,基本解决了。
嗯,现在的北高丽,也是一神教泛滥,他们专门在灾民中发展,蛊惑人心,让邓陈常去,算是专业对口。
北高丽的信教百姓,有福了呀!
与此同时,汉城王宫正宫景福宫中,一切看起来好像很正常,非常有条不紊。
但实际上,从大王到下面的禁卫,都已经慌乱无比。
整整三年,新建的中原大虞朝光中皇帝一直在拒绝朝鲜王国使者的朝见。
唯一一次打通了皇后和德妃的路子,送去了价值数千两银子的东珠,得到了一个皇帝要小小惩戒一下朝鲜的消息,结果竟然是皇帝放出来的烟雾弹。
“为什么,为什么大皇帝陛下不让我们这中华第一忠藩继续存在呢,我海东朝鲜国,何罪之有?”
大王李祘发出了灵魂拷问,但却没人能回答他这个问题,因为朝鲜上下,确实搞不清楚莫子布的目的。
“王上,为今之计,还是要打一场胜仗,至少要把叛军挡在京畿道外,然后大赦天下,允许庶孽通清。
只要我们不速败,展现出还有控制海东朝鲜国的实力,才能迫使大皇帝改变策略。”
唯一提出了建议的,就是李祘的近臣,领议政徐命善了。
所谓的庶孽通清,就是允许庶孽子与嫡子一样,拥有科举做官,甚至是做清流亲贵官的权力。
“也只有这样了。”李祘很明白徐命善的意思,只有先稳住,展示出李朝没那么容易被啃下来的实力,才能迎来转机。
“另外从丰山洪氏找个能联络到那洪万达的人出来,让他去告诉洪万达,只要愿意弃暗投明,甚至只需要罢兵言和,他可以尽管提出任何要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