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651章 好一个岁岁有虞

第651章 好一个岁岁有虞(1 / 2)

第651章好一个岁岁有虞

阿森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他在春节到来之前,再次以隆重的礼仪前往九嵕山昭陵祭拜了唐太宗李世民,献上了牺牲等贡品。

他还遵照莫子布之令,在昭陵前立了一座万世垂范,江山永固的石碑。

石碑正面是这八个字,后面则是一副大虞礼部定制了最新精确世界地图,并且还贴心把大虞的领土用红漆给标了出来。

算是一种带着炫耀意味的报喜吧。

随后阿森又去白鹿原的霸陵、五陵原的茂陵,祭祀了汉文帝和汉武帝这对祖孙。

至于我大汉棋王嘛,能力是非常不错的,但比起他老爹和儿子就有些逊色,没有得到阿森亲自祭拜的礼遇。

不过阿森也宣读了莫子布的诏令,命陕西省调拨民户为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以及唐太宗守墓。

并在汉高祖的长陵和唐太宗的昭陵设立了长陵巡检司和昭陵巡检司,驻防九品巡检一名,巡检火铳手和捕手各十五名。

其中巡检火铳手从巡抚标兵中抽调,捕手由关中二百亩以上的民户出丁,以三个月为限,应番轮流值守,防止盗墓贼破坏。

然后在茂陵以东约一公里左右,阿森又祭祀了陪葬茂陵的卫青和霍去病。

自古以来,皇帝是不能去祭祀大臣的,前朝大臣也不行,但阿森还只是皇太子,只能算半个人主,所以去祭祀没有多少问题。

茂陵东,人头攒动。

先汉已经过去两千多年了,物是人非事事休,包括关中人也一样,除了还记得汉高祖、卫霍等名字以外,其他基本没多少印象了。

特别是过去被满清统治的这一百多年,你总不能指望他们对汉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吧。

是以卫霍之墓都极为破败,以至于好多百姓都搞不清楚这里埋的是谁了。

阿森站在霍去病修成如祁连山一般的陵墓之前,看到石兽、石人、石马凌乱的翻滚卧倒在地上,陵墓前的碑亭都已经几乎完全消失。

左侧还有地震留下的痕迹,以至于陵墓有些地面有些开裂,不知道是哪个朝代为霍去病立的石碑,顺着这条裂缝,头下脚上的陷落了进去。

这一切,让阿森既难受又高兴。

难受的是卫霍这种为民族生存立下汗马功劳的英雄,陵墓竟然如此破败了。

高兴的是,哪怕过了两千年,后人也没有忘了他们,他们的事迹仍然还在激励着后人,他莫州森会在此时来到霍去病墓前,正是这种体现。

“今日我等能立于此地,之所以称为汉人,霍嫖姚是有大功劳的,岂能使英雄墓前如此凄凉!”

说罢,阿森招呼陵墓所在的兴平县知县上前,“抽调民夫,重新修缮卫霍之墓,石兽、碑亭、神道、祭奠寺庙必须配齐。

一应支出由内帑支付,到你手之后,对服役的民夫钱粮要给足,勿使成为害民之政,出了问题,你就准备去新齐府做知县吧。”

兴平知县吓的满头冷汗,新齐府就是原本南洋的亚齐苏丹国,朝廷刚把那里的土人屠戮殆尽,到现在整个亚齐府才三万多人。

去那里当知县,哪来的百姓给你当官老爷,呵呵,恐怕是去那里当野人吧。

而阿森非常干脆直接的威胁知县,就是怕这些地方官把皇室直接拨款给贪污了,然后征发民夫不给钱,百姓在下面臭骂皇帝,把大好的事干成了怨声载道。

随后阿森又对被请出来继续担任陕西巡抚,以便安抚人心的毕沅说道:

“还请抚台大人在关中寻卫姓与霍姓者各五户迁居到此,免他们各五百亩地的地丁粮和地丁银,让给他们的祖宗守陵吧。”

其实阿森知道,哪怕是现在的关中,姓卫的和姓霍的与卫青、霍去病的关系应该不大。

但姓氏对得上,总是一个安慰,万一他们真是卫霍的子孙呢。

而且,在中华这种血脉与文化传统双重的文明中,这些人为卫青、霍去病守墓,应该会非常乐意自称卫霍的子孙,时间一长,恐怕就会真成子孙了。

安排完毕,阿森将他在关中收揽的豪杰健儿首领六十余人都召了过来,然后指着霍去病墓前马踏匈奴的雕塑说道:

“昔日秦末楚汉争霸,汉人为躲避战乱大量出塞,为匈奴人带去先进的冶炼和耕种技术,遂使匈人壮大。

其又连出冒顿单于、老上单于两任雄主,以至于匈奴骑兵能深入关中,甘泉宫都能望见烽火。

当是时,天降卫霍,屡败匈奴,为国张掖,守护我族,诚为我大汉民族之英雄。

今日我与诸君汇聚于此,一来瞻仰祖先英武雄烈之气,二来请诸君以先祖英雄为榜样,与孤一起为国家民族,再次奋发。

当今之世,西边门徒愈发猖狂,尔皆深受其害,于公于私,我们都要剪除此等害人蛮夷,使我西北靖宁,勿使其成为子孙后代忧患。”

这些话,阿森若是说给江南、岭南,甚至是门徒极多的北直隶人听,他们应该都没多少感觉,因为没有切肤之痛。

但在陕甘那可不一样,这一百多年的憋屈气,这一百多年来的不断侵害,八年前的那场死伤无数的恶战,都让他们对阿森说的话感同身受。

这也是阿森征得莫子布同意之后,协助李献文在关中招募两万健儿的原因。

当此之时,铁路通到伊犁仍然是个奢望,但西域与河中的战役却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了。

因为此时欧洲大乱,英格兰自顾不暇,罗斯在与奥斯曼鏖战,都没有精力来支持河中的三汗国,诚为大虞最好解决他们的时机。

可正因为铁路别说修到伊犁,连到迪化都是个问题,所以补给物资还是得用老办法,靠人力运和当地筹集。

只是人力运损耗大,当地筹集嘛,准部的人都快被杀光了,回部也互相人脑子打成狗脑子了,根本筹集不到太多粮食。

是以哪怕以大虞的国力,也只能分批出兵。

即第一阶段由李献文的西北使司出使司标兵八千,归属于西北使司的白莲宗征调兵三万,已经在哈密的回良三十六姓出五万炮灰。

先依靠这八万八千人稳住准部,再将回部的叛乱分子各个收拾。

完成这个目标后,再次从这八万八千人中抽镇压各地后,还能有心气继续作战的两万,让他们配合从中土去的三万兵,完成第二阶段作战。

与此同时,大虞还会出动漠南漠北蒙古骑兵和一部分镇藩藩兵从鲜卑荒原自东向西横扫,堵住三汗国的退路。

到了这个之后,大虞的近卫和京营才会出动最少三万精兵,对三汗国进行毁灭性打击。

这三步,预计需要至少五年才能完成,也只有把时间跨度拉大,大虞的物资投送也才不会出现问题。

也就是说,大虞的真正精兵,是来打最后决战的,不可能也支撑不起他们长期在河中打阶段性战斗。

那么,当第一阶段收复西域后,第二阶段的作战主力,就得是从本土抽调的三万人马。

而要保证这三万人马在战斗素质和军心士气能稳得住,因为他们去了河中完全就是去探路,一路上连续艰苦作战加烧杀抢掠,是都要干的,没有仇恨鼓动起来的杀气,可不容易办到。

最新小说: 大佬破产后,被恶毒女配养富了 京港缠欢 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 离婚后,我成了东京文豪 在吗?离个婚呗 同时穿越:吾儿皆有大帝之姿 我被校草男神攻略了 扒一扒那位自我攻略的老干部影帝 穿越柯南三十年前,截胡妃英理 汉风烈烈起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