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事,特别是国家大事就是如此,瞬息万变,条件、情况随时在变化。
莫子布和丞相罗芳柏远在万里之外,锦衣卫坐探也不一定就能敏锐察觉到这种变化。“能打吗?”孟云冷幽幽的声音从王座上传来,人却丝毫没有动。
宫廷大臣端廷德温立刻就明白孟云压根就不想打,因为他问的是能打吗,而不是有胜算吗。
真要想打,肯定是问胜败的。
“最下面的人能打,但各封臣肯定打不了。”觉察到了孟云的内心,端廷德温立刻说道。
贡榜王朝目前实行的,实际上还是奴隶制,作为大王,孟云其实不是中国式的君王,而是其中最大的奴隶主。
他对下面人有很强的控制力,但远达不到中原帝王的那种地步。
且这些年,他下面的骠人贵族实际上是在不断流失的,因为孟云稍微做出要加强对他们控制的意思,他们就勾结汉人作为靠山。
这些年,人口的增加,其实主要最底层困苦的骠人,他们没有任何指望,也没有任何保护者,不得不朝孟云控制的地区来。
“我有百万百姓支持,也打不了吗?”孟云不死心的再次问道。
“确实打不了。”端廷德温咬着牙,仍然给了孟云一个非常坚决的回答。
“王,妙香人来了之后,咱们骠人的日子,其实是好过了一些的,很多人不但吃饱饭了,财富还增加了,所以他们肯定是不愿意打的。
那些愿意打的,基本都是乌合之众,根本无法形成战斗力!”
端廷德温的这话,有点难以理解,所以必须要放到当下的环境中来解读。
那就是,汉人的大规模到下缅甸,确实给骠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带来了相当的好处。
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农业技术的进步。
可不要以为种地很简单,在没有化肥的时代,要把地种好,技术含量是非常高的。
汉人没来之前,骠人的种植技术,大约只相当于中原西汉中后期的水平,但现在,已经飞速接近此时正常水平了。
之所以会进步的如此迅速,就是其中有很多原本在汉地也是稀缺技术人才的高技能农夫,来到了南洋。
这些人在原本家乡,那也是极为珍贵的,哪怕就是沦为了佃户,也是主家需要哄着,四时八节要慰问打赏,防止被别人挖走的人才。
而在大虞朝推动下南洋之后,很多这样擅长种地农夫都从家乡离开了。
毕竟家乡好地段都被老爷们开垦了,他们只能当佃户,顶多做个中农。
可要是到了南洋,到处都可以开发,勤劳苦干个三五年,哪个不是几百上千亩的地主。
同时,由于大虞朝廷强硬推行人口过番拓殖,又在事实上解除了大量民夫的人生束缚,让很多民夫获得了自由。
这些人不是天生杀人殖民者,而是非常好的同化者。
骠人中,只要愿意向他们靠拢,能教化的,基本都受益了,这就是端廷德温口中的日子更好过那些人。
他们原本就是贡榜王朝的基础封臣官员,在吃到生产力进步的红利后,虽然是二等公民。
但一来有上升通道-能通过考试就可以做汉人,二来财富实实在在增加了,所以他们就是不愿意开打。
而这些人,恰恰又是曾经缅军的主力,贡榜王朝的武勋大多都出自这个阶层。
那些愿意打的,就是不听教的,也没多少价值值得同化的,他们中大部分人,就只能成为唐人中杀人殖民者眼中的猎物。
所以在如今的下缅甸,形成了最上面大贵族利益大受损失,下面黔首更是水深火热,但是中间这几十万人却受益的情况。
而由于贡榜王朝实行的是奴隶制,这些最下面的阶层,跟春秋早期野人差不多的‘猎物’们,祖祖辈辈就没有承担过战争的责任。
别说武装不起来,就是武装起来了,也不过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想明白了这些,孟云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答案,若是给他五年时间,再加上不禁止他从妙香人那里获得武器的话,这仗可以打。
但现在,就跟端廷德温说的那样,完全没得打。
只不过孟云并不完全信任端廷德温,因为端廷德温家族,就是汉人南下的最大受益者。
他们这种玩笔杆子的,最容易有共同语言,不然端廷德温哪能被推荐到昆明太学进修呢。
沉默中,孟云的族弟貌温怒了,作为贡榜王朝的王族,他自然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而家族的领地都被唐人强占了。
“我们还有数十万人支持,这样都不敢打,那以后怕不是要妻女交出去供唐人淫乐来求活了。
我貌温死也不愿意那样苟且活着,我要召集大军,去跟妙香人拼了!”
说罢,掌握着相当一部分军权的貌温,气冲冲的就离开了。
孟云张了张嘴,但最终还是没有喊住貌温,因为所有的骠人中,他才是利益受损最大的那一个,或许,妙香人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让貌温去试试,也未尝不可。
“波道帕耶!”端廷德温震惊中,喊起孟云的王号,但随即看见孟云脸上阴晴不定的表情,立刻也不说话了。
不多时,阿摩罗补罗宫响起了召集武士的钟声,还忠于国王的,仅存的骠人武士开始飞速赶来集结。
。。。。
农历五月,缅甸的雨季就要到了,所以陈秋泽率领的实际上战兵一万七,民夫两万余,一共四万人,号称十万的大军,打着白底红日月皇命旗,开始快速从白庙(卑谬)一路北上。
沿途就跟武装游行差不多,一路上看到朝廷的军队北上,大量在伊洛水两岸屯垦的汉人主动加入,甚至很多骠人都加入。
随后的麻尾、仁安羌、蒲甘等大小城市都是望风而降,不对,不叫望风而降,而是纷纷前来襄助。
等大军走到阿瓦城西的木各具要塞城时,竟然发现这天险紧要处,空无一人。
原来,二十年前,皇帝莫子布就是在这里,大破白象王最后的军队。
貌温也引兵到此,有人说这不太吉利,不如退到阿瓦城外,以逸待劳再一举破之。
貌温说起来是武将,实则根本没多少才能,他竟然觉得这说法很有道理,于是非常奇葩的放弃了天险要塞,带着征召的八九万人,乱哄哄退回了阿瓦城周围。
而到了阿瓦城后,貌温的并不怎么严刑峻法的手段,就不太控制得住军队了。
毕竟家就在城里,大量征召的士兵悄悄跑回家,有些甚至一去不回。
貌温焦头烂额,还没来得及军法从事,大虞朝的大军又到了。
且大虞朝的大军一来,貌温就知道坏事了,因为陈秋泽手里有十几艘蒸汽机炮艇。
这些炮艇一来,就轰碎了两条军营通往阿瓦城的浮桥,瞬间惹得骠人兵将人心浮动,他们本来就没有多少作战经验和纪律,此时更加绷不住。
随即,接过军队指挥权的驻马君侯陈光泰立刻调兵逼近,又让鲁王世子莫公泽的匈奴骑兵断缅军后路。
既然你们如此弱鸡,那就别怪我一口吞下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