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669章 封闭的回部叛徒

第669章 封闭的回部叛徒(1 / 2)

第669章封闭的回部叛徒

就在莫子布紧锣密鼓准备西征的时候,西域准部(北疆)和回部(南疆)的动乱已经开始趋于缓和。

这是因为挑起动乱的一方,也就是勾结浩罕汗国的回部叛民,他们能延伸的力量,已经基本到达了极限,

此前,在殛灭准部以后,满清对西域的统治还是很有章法的。

在封爵方面,满清设立了哈密札萨克和硕亲王,吐鲁番、库车多罗郡王、阿克苏多罗贝勒(享受郡王待遇),拜城、何阗、乌什等三部辅国公以及一个乌什回部轻车都尉。

在地方具体城市治理上,又在阿克苏、乌什、叶尔羌、喀什等地设立三品阿奇木伯克到六品伯克,人数约为三十八人左右。

同时,各大城市又设立驻回部大臣或者军将,招募回部人作为绿营兵等等。

这三机构互相交叉,封爵是区域部族首领,还有一定的宗教权。

伯克是当地本城市管理者,但只能管回部百姓,不能管汉蒙西僰等民族。

驻回部大臣则不但管理汉蒙等百姓,还可以监管伯克,掌握驻军。

这种管理制度,比汉唐时期士兵只在大城市驻扎和周边屯田,下面完全依靠本地王公,又高明了不少。

不过,满清在西域统治的压力之大,却又是汉唐所没有的。

原因就是汉唐时期,不管是西汉面临的贵霜帝国,还是大唐面临的昭武九姓,甚至之后扩张到河中的大食帝国,他们都很难对汉唐帝国造成满清时期这样大的宗教压力。

昔日匈奴与突厥虽然强大,但都没有对西域诸国完成宗教控制,唯有如今,河中对西域的宗教影响是极为强大的。

哪怕浩罕的安集延人蔑称回部为‘十回回不如一安集延’,带着一种老大哥,甚至老爷的姿态看回部人,但回部人仍然接受。

原因就在于回部人认为,他们与武吉别克人是同族,武吉别克人没有受外族(中央政府)统治,又居住在和卓(圣裔)传经布道之地,本来就比他们高贵。

而回部人要回归自己族群,变得跟武吉别克人一样高贵,那就只有摆脱异族统治,追随圣裔和卓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最后把真主的声音继续向东传播。

用这种功绩,来使自己变得高贵。

这就是清代回部人的中心思想,也是历史上他们叛乱丛生的最基本的原因。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跟着中央王朝也没什么好处。

你统治他,不统治他,他的日子都是那样,那自然就更希望和自我以为的同族在一起,或者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了。

只是可惜,这片古老的土地,回部人才是后来者,虽然他们居住在这里,但西域并不是回部人的西域,而是中华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既然搞分裂,那就要有会送命的觉悟!

。。。。

乌噜木齐城,大虞开府宁夏郡王李献文已经把王府都搬到了这里。

不过地图上的形式却不太好看,目前大虞别说西域了,连北面的准部也没有完全实控。

仅仅只占据了哈密、吐鲁番、巴里坤、古城(奇台)、乌噜木齐、喀喇沙尔(焉耆)、库陇勒(库尔勒)等八个大城市。

其余连伊犁都放弃了,西边的前哨站就是距离乌噜木齐仅仅只有一百三十公里左右的玛纳斯。

当然,这一切都是伪装,大虞朝就如同一头隐藏在灌木中老虎一样,把两朵毛茸茸的耳朵和圆圆的大脑袋露出来,看上去有点杀伤力,但更加萌萌哒。

至于锋利的爪牙,强壮发达的肌肉,尖锐的虎牙,都隐藏起来了。

当然,也有现实的原因,那就是西域的大,是超过内地人想象的。

比如乌噜木齐府,从最东端到最西端拉条直线,基本就是浙江省南北的直线距离,面积上,新疆则快有浙江十六个大了。

这么大的领土,人口又特别少,乱子起来之前的乾隆时期是一百零三万人,现在有没有八十万都是未知,与之对比,浙江省的数据则是两千三百万和两千六百万。

加上到处是戈壁大漠和高山,因此作战的后勤压力特别大,大小和卓之乱的时候,乱兵规模就是两三万人而已。

而大虞又要把这仗打成碾压局,还要进军河中,军队数量就不能少,不然连重要城市镇守的士兵都抽不出来。

可是人数超过三万,后勤就会很困难,要是超过五万,那就一定会发生粮食短缺。

甚至一次性进军个五万八万的话,还会因为骤然增加的人口太多,而直接把当地的生态给干崩溃,连饮水都会成问题。

毕竟西域不是汉唐时候的西域了,当降水线和气温不断南移之后,这里已经无法支撑汉唐时期朝廷动用连士兵带民夫,动辄八万十万的进军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李献文现在正在采用的,即建立一条从兰州到乌噜木齐的补给线。

为此,李献文将所有的移民,都安排在了从兰州到乌噜木齐的路线上,让他们在兰州-凉州-甘州-肃州-沙州-哈密-吐鲁番-乌噜木齐的沿线屯垦。

这一路来,西北使司建立了补给兵站七十一处,补给农业合作社农场一千七二十七处,动员百姓超过五百万。

确保了军队从兰州出发,每五十里必定有一处可以补给。

九年时间,李献文就办了这一件事,但可以说居功至伟,因为有了这一条完整的补给线,大虞才能把自己的实力发挥出来。

没办法,要真的将西域控制在手中,就必须要这么做,虽然有漠南漠北的蒙古部落可以依靠,但你不能完全依靠他们。

完全依靠他们,就会加重他们的话语权,反而会让朝廷在一定程度,至少是在政策上受到蒙古王公的挟持。

所以主力作战,还是要汉人自己,蒙古骑兵只能打辅助。

王府中,李献文拨了拨算盘,把今年的收支总账算了算,然后无奈的摇了摇头。

又亏了一千七百万银元,除了汇聚八万大军的费用,还有安置百姓的费用,人吃马喂,钱如流水。

“大王,朝廷的报销预算下来了,户部给了六百万,兵部给了三百万,工部给了八十万,吏部给了六十万,其余六百六十万全部是陛下筹集的。

其中一百六十万是陛下内帑,二百万是复兴拓展银行的无息借款,三百万是江南银行、汇通银行、钱塘银行的低息借款。”

听到王府行军司马的汇报,一身粗布衣服的李献文长长叹了口气,向着东边拱了拱手。

“还是陛下知道我们这些人的苦啊,朝廷一下批不出来这么多预算,就用内帑和银行借款来填补,不管怎么样也要把咱们的钱给足。”

李献文之所以一脸的感激,同时对几百万银元的贷款一点也不在乎。

那是因为这虽然是贷款,但并不需要他的宁夏郡王府来偿还,也不需要西北使司衙门,或者甘肃、准部两行省衙门来还。

而是会在未来,统一由朝廷算作军费,用后面这些年的朝廷财政一笔一笔偿还,账期可能高达十年到十五年,以此减轻财政压力。

说白了,李献文只是坐镇西北,不是把西北封给了李献文。

如果要李献文承担债务,那么未来西域、河中打下来之后,就只能封给李献文,不然没有让私人出钱为国家打仗的道理。

“大王,内廷参谋军官司八百里加急,陛下口谕,西北军可以开始行动了。”

行军司马刚走,李献文麾下的第一悍将罗思举就赶了过来。

李献文接过内廷秘令一看,一贯沉稳的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了雀跃的神色。

这位掌控西北的大王背着手,深吸了一口气,“九年了,我李献文在西北杀人无数,又用刀枪逼着六十万汉人离开家乡到准部屯垦,恨不得杀我,甚至生吃了我的人,多不胜数。

最新小说: 大佬破产后,被恶毒女配养富了 京港缠欢 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 离婚后,我成了东京文豪 在吗?离个婚呗 同时穿越:吾儿皆有大帝之姿 我被校草男神攻略了 扒一扒那位自我攻略的老干部影帝 穿越柯南三十年前,截胡妃英理 汉风烈烈起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