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大虞,人口已经膨胀到了五亿八千万左右,十五年间几乎翻了一番。其中固然有许多隐户被查出来,和把暹罗人、越南人、日本人、朝鲜人都纳入了统计范围的原因,但本身的增长,也很可怕了。
同时,由于大虞的只限单人田亩数,不限制土地交易的政策,民间破产的百姓也在飞速增多。
两方一相加,第二波向外拓殖移民的浪潮,又开始了。
只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十五年乃至二十年前,是国家求百姓过番,不但免路费,甚至还给补贴。
不过现在,由南洋、东北等地的建设愈发完善,想要过番分田地,也没那么容易了,除非你愿意去土人实力还是比较强的地方。
比如苏梅岛(苏门答剌岛),嘉庆岛东部和北部(加里曼丹岛),或者苏威拉西岛,上川(缅中北部)这些非常穷苦的区域。
而这就是丞相罗芳柏觉得可以白嫖老百姓劳动力的地方,“臣建议,以两年为期,年满者按照评分高低。
高者过番至嘉定、泰平、南暨、汉川等省。一般者过番安戴、嘉西等省。
还可以赐予耕牛,以及进入合作社的资格。”
好吧,也不算是完全的白嫖,只要肯卖力,还是给好处的,而且西北的铁路修建,还是很缺人手的,于是莫子布点头同意了。
然后,莫子布想到了一件事情,他对罗芳柏说道:“定国公说,他的伊犁缺少一个合适的屯田人才,我看陈秋泽就很合适,他在汉川做的很好,就让他去伊犁救救急吧。”
当年的瞒报事件,是以内外文臣第一人,出身莫氏家仆的林通退隐为结束,陈秋泽表面上甚至是得到了奖赏的。
不过这件事的影响并不小,林通扛了责任退下去之后,陈秋泽就没了保护伞,一直被摁在汉川省,还被剥夺了总督标兵的指挥权。
而现在,竟然又要被发配伊犁。
罗芳柏当然会同意,他早就看喜欢独走的陈秋泽不爽了。
而莫子布则不一样,陈秋泽虽然胆大包天,但却是他一手提拔、教育出来的,还是复国功臣,忠烈之后,没必要一棍子打死。
如果这次去伊犁,陈秋泽还是能发挥特长干得好,且能认识到错误改过自新的话,未来就未必不会得到重用。
。。。。
兰州,西北使司总理衙门。
二十岁的皇太子莫洲森忙的,连弟弟汉川郡王莫洲栩来了,都只给了个笑脸,挥手示意他先坐之后,就立刻开始处理公务。
此时的兰州城,比历史上扩大了三倍都不止,几乎跟后世的兰州城差不多大小了。
整座城市完全不像一座偏居西北的内陆城市,竟然有几分广州的气相。
这是因为,历史上兰州在全国重要城市中不断走低,是由于整个西北,包括西域、河中在内整体陷入了穷困之中,海权已经可以说几乎完全取代了陆权。
这是整个西北和亚洲大陆中心的穷困,而不单是兰州的穷困,或者说兰州是被中亚那些不争气的国家,给拖累了而已。
但在这个时候不一样,大虞的领土在恢复汉唐的基础上,不断往西拓展带来的对物资的需求。
又得益于皇帝决心要铲除天方教神秘教团影响,毁灭三汗国的决心。
兰州这个距离西域、河中最近的大城市,立刻成了整个西北的后勤保障中心。
一座座钢铁厂拔地而起,兵工厂四面开,以及为之配套的蒸汽机厂、煤矿、铁矿,五金制造、冶炼等相关行业,也在快速的发展。
太子阿森的东宫体系,也基本转为了西北使司总理衙门,他的左庶子董敎增已经兼任甘肃巡抚了。
可以说,莫子布是非常放心的把整个西北,都交给了阿森在治理。
“怎么,京城呆不住,想要干点事情了,母亲来信说你要来,我还以为得十天半月呢,咋现在就到了?”
又忙了半天,阿森终于批完了公文,抬起头来看着弟弟皇次子阿栩。
阿森口里的母亲不是他的生母陈贵妃,而是皇后郑诗诗。
这是当年莫子布开玩笑式定下的规矩,由于皇后不能生育,所有的皇子皇女都按照大家族模式,称呼郑诗诗为母亲,至于他们的生母,随便你称呼什么都可以。
当然,这不是硬性的规定,但皇子皇女们基本都还是遵从了。
“父皇非要我当这什么河西铁路督办和复兴公司西北副总裁官,还说干不好回去就打我的板子,吓得我是觉都睡不着,一路小跑就过来了。”
阿栩苦着脸说道,他是知道自己能力的,虽然被父亲安排到河南怀庆府孟县做过两年县令,但对于政务,仍然不擅长。
要知道他可是皇次子,下面的百姓可能不知道,但官场上是知道的,这种手握尚方宝剑的优势,是多少想干事的做梦都求不到的东西。
结果两年时间,阿栩在孟县县令任上只能说干的还行,但绝对称不上多出彩。
阿森一下就懂为什么了,他这弟弟,由于是媵,也就是俗称的通房大丫鬟生的儿子,生母还是一个泰人,因此从小就很自卑,干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这样的性格嘛,当了大明那样被当猪养的藩王可以,可是做为汉川省这样要地的藩王可就差点意思了。
还好,阿栩只是性格太软绵绵了一点,不是脑子不好使,还可以挽救。
“铁路督办,这可不是一个好职位,钱多,事多,人多,没有一颗大心脏和耐心,是干不下去的。
难怪母亲让你来找我,原来这道考题,是父亲出给我们兄弟两人的。”
阿森长叹一声,但又有些跃跃欲试,他在西北一年多,看着很忙,但很多事情不归萧规曹随,跟着姑父李献文的既定方针走就是。
唯有铁路,虽然目前已经铺完了兰州到凉州段,肃州(酒泉)到甘州(张掖)也铺了二十几公里,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面对着即将涌来的大量劳工以及新技术的第一次长远距离应用,这种有开创性的工作,将极大考验他的能力。
不,不但是考验他的治理能力,父亲把弟弟阿栩扔过来,还有考验阿森这大哥,能不能带好、管好弟弟的能力。
那么这第一步,就先建一个河西铁道学院,培养大批能修建铁路且拥有专业技艺的工人。
然后把江南、岭南各太学研究蒸汽机和铁路的都召过来,实地一步一步解决问题。
最后,再帮弟弟阿栩建立一个铁道兵衙门,把劳工进行军事化的管理。
这样一来可以加强管理,二来这些人从铁道兵衙门出去之后,在过番地方生活的时候,也能更轻松应对来自土人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
好嘛,蒸汽机车过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人想到组建铁道学院和铁道兵衙门了,还得是大佬森的脑袋好使。
而汉川郡王莫洲栩,正震惊的看着他那豪言壮语的兄长,这又是办学院,又是组建衙门、兵团的,这怎么听着像是要造反呢?
阿森眼睛一瞟,就知道这谨慎到有些胆小的弟弟在想什么了。
他一把拦住阿栩的肩膀,十分无语的安慰道:“你呀,要是真有胆子造反,我估计父亲得高兴的笑出眼泪来。
放心吧,来了兰州,就跟兄长一起好好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