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管休的任命倒是最轻松的。
由于魏哲在战报中将管休的功劳写得清清楚楚,故此即便是洛阳的选部曹也明白无论是谁来当这个东明郡太守,副手最好都是管休,因为当下真没有谁比管休更了解三韩了。
于是出于成熟官僚的基本素养,在公孙昭被任命为东明郡太守之后,管休亦被任命为东明郡将兵长史。
从一百石郡吏转眼便成为秩六百石的将兵长史,这份封赏也确实够酬功了。
此刻见两人联袂而来,魏哲当即玩笑道:“你们莫不是也要弃官?”
公孙昭与管休闻言一脸茫然。
待听魏哲说完元骏的事情后,两人顿时感慨连连,齐齐赞其忠义。
当然,在听魏哲劝住了元骏后,两人也忍不住松了口气。
毕竟若是元骏弃官追随,那他们可就要尴尬了。
而在寒暄片刻之后,公孙昭与管休也说明了来意。
只见公孙昭一如既往地的恭敬道:“东明郡初设,卑职实在不知该如何下手,特来请教,还请君侯指点!”
闻听此言,魏哲却连连摆手。
“且住,且住。”只见魏哲故作责备之态道:“阳明何必如此客气,如今你已然与我平级,你我兄弟相称便是。”
然而公孙昭闻言却丝毫不为所动,反而躬身一礼,正色道:“若无君侯,便无我今日,如此恩义昭永世难忘!”
和元骏相比,公孙昭与魏哲自然没有那么深的感情。
但也正是如此,导致公孙昭反而更清醒自己的处境。
他能当上太守可以说完全就是当初幸运的搭上了魏哲这趟立功顺风车。
事实证明,他当初的投效实在是太值了。
虽然因此得罪了一批人,但却换来了一个太守之位。
可公孙昭也明白若无意外,他这辈子太守也就到顶了。
就像如今叛乱的故中山相张纯一样,去职之后能不能再复起都是一回事儿。
但魏哲却不同,他这一路走来的桩桩件件都证明了他绝不会只是个太守。
如此,耗尽了祖辈情分的公孙昭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说不准日后他从东明太守的位置上离任后,还要靠魏哲提拔。
魏哲视天子为靠山,但他又何尝不是公孙昭眼中的靠山呢!
与此同时,在听完公孙昭的话后魏哲也明白了他意思。
毕竟关于三韩之地的善后事宜,当初在东极碑前魏哲早就说过了。
眼下公孙昭明为请教施政方针,实则却是在表露继续追随的意思。
面对这样的情况,魏哲想了想终于微微颔首。
不过他也没说什么,而是将当日对三韩之地的善后安排再次细细的说了一遍,公孙昭自然大喜拜谢。
这一拜一受,一切便尽在不言中。
事实上早年汝南袁氏也正是如此作为,方才积累下来深厚的底蕴。
直到此时管休才明白公孙昭为什么要带他一起过来,原来是要打消他的顾虑。
念及此处,管休不由得对公孙昭刮目相看……
(⊙o⊙)…不知道该怎么说。
唉~我承认,我还是小看诸位大佬了!
数据出来了,24小时首订1123,也就是我需要加更五章。
o(╥﹏╥)o我真没想到会欠这么多。
看来编辑的估算这回偏差的有点大!
放心,决不食言,一定会还。
我虽然手残,但慢归慢,熬夜还是没问题的。
还有一章正在码,明天正式开始还欠更章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