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官 > 第133章 文质彬彬?

第133章 文质彬彬?(2 / 2)

见此情形,魏哲当即畅快一笑道:“好,那就叫蝉儿吧!”

毕竟这个乳名的寓意十分吉祥,文人士子更是认为蝉品性高洁,有君子之德,正好配他的大名与表字!与此同时,魏哲有后的消息很快便在辽东各郡传开了,顿时又引得一阵波澜,送礼的、恭贺的几乎络绎不绝。

东明太守公孙昭、乐浪太守范畴、玄莬太守卞毅、辽东属国都尉太史慈,就连远在右北平的公孙瓒听闻之后都派人前来恭贺。

甚至于隔海相望的东莱郡,都有不少豪强浮海而来只为送上一封贺礼。

一时间,辽东内外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念叨“魏博”这个名字。

甚至还没满百日呢,就已经有人惦记上这个小奶娃,想给他塞女人了。

娃娃亲、指腹为婚什么的,那是络绎不绝。

如果不是魏哲拦着,这臭小子的屋子里恐怕已经住了一群小萝莉了。

毕竟早在前汉之时民间就有童养媳的风俗了,女大三抱金砖说的就是当下。

当然,魏哲有子的消息传开之后最开心的还是要属各地屯田部属。

无论是民屯还是军屯,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那叫一个兴高采烈。

他们才是真正希望魏哲能公侯万代的,甚至希望魏哲长生不老。

因为这样一来,他们才能保住现在的幸福生活。

如果不是各地的假司马、劝农使竭尽全力安抚,他们还不知要整什么大活。

不过即便如此,各地屯田的贺礼还是差点挤爆了魏哲的府邸。

若不是还有“慈幼局”这个好去处,魏哲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

且不说魏哲这边如何痛并快乐着。

另一边人在高句丽腹地的戏志才也终于得知了此事。

不过眼下他的情况比较复杂,只能写封信表示祝贺了。

说来戏志才也是个人才,自从他进入高句丽之后并没有依靠汉境边塞搞东搞西,也没有去国内城周边晃悠,而是去了高句丽最东边的东沃沮地区。

虽然东沃沮并不是高句丽最躁动不安之地,但戏志才就是对此处一见钟情。

不得不说,鬼才就是鬼才,总是能发现最关键的所在。

要知道后世曹魏第一次攻打高句丽时,毌丘俭就曾带兵大败高句丽,令高句丽东川王只能狼狈的偕同妻子及千余骑逃窜到沃沮躲避追杀。

直到毌丘俭收兵撤军之后,东川王才敢重新回到王城休养生息。

于是次年毌丘俭再征高句丽,逼得东川王不得不再奔沃沮地。

不过这一次汉军没有再放过他,毌丘俭亲自在高句丽王城丸都一带坐镇,命玄菟太守王颀一路穷追不舍,深入沃沮地,再度大破东川王余部,将沃沮地区的诸多邑落一并攻破,东川王虽然侥幸逃离,但最终还是在逃亡路上病死。

当时曹魏大军摧毁了丸都城后以为高句丽会就此灭亡了,便很快撤离了此处。

没办法,在高句丽驻军的成本实在太高了。

少了不管用,多了朝堂又觉得浪费。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导致仅仅过了七十年,高句丽王室余孽便重新纠集了余部,重建了丸都城,并开始袭击辽东,乐浪和玄菟。

当时正逢中原大乱,汉人正陷入千年未有之低谷,高句丽这才趁机崛起。

如此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之后,高句丽方才成为隋唐数代天子的眼中大敌!

当然,戏志才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事情。

只是在了解了高句丽的地势国情之后,他却敏锐的察觉到沃沮地的重要性。

要知道此处不仅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班固更是在史书大肆夸奖了一番。

言:沃沮地,土肥美,背山向海,宜五谷,善田种。

简单来说,沃沮地就相当于高句丽的“巴蜀”。

戏志才觉得如果他是高句丽王室,也一定会将此处当做后路。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导致戏志才来到了这里。

毕竟小打小闹有什么意思,要来就来一个狠的……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听说你是天都第一刺客 大腿不抱白不抱[娱乐圈] 系统奔溃中 龙骑哨兵 骑大龙 诱受/我是怎么被自己掰弯的 系统逼我装直男[娱乐圈] 男神第一妻 小人易做王妃难当 宠妻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