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衣冠冢【4k】
即便辽东已经为反攻高句丽准备了近两年,但魏哲依旧不能立刻出兵。
没办法,大军出征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
上到调兵遣将,下到征召力夫,就没一个是轻松的事情。
至于后勤辎重这摊子事儿就更不用说了,能力不够只能越帮越乱。
直到进入九月,一切方才准备就绪。
秋九月,己亥日。
卯时刚过,郡兵大营内已然挤满了来自辽东各地的汉儿。
其中辽东郡兵,也有玄莬郡兵,还有些则是各营屯兵遴选出的精锐。
但不论他们来自哪里,此刻眼中战意汹汹,好似燃烧着一把烈火。
与此同时,高台之上魏哲亦是一身玄甲,威武异常。
多年戎马生涯的经历让魏哲自有一番气度,只见他站在台上一言未发,不过面无表情的环视了下方将士一圈,很快台下边鸦雀无声。
魏哲见状方才微微颔首,而后便见他声如洪钟道:
“圣人说过:”
“王道复古,尊王攘夷。”
“百世之仇,犹可报也!”
“高句丽者,本东夷小丑也,却胆敢屡屡犯我辽东,杀我大汉子民。”
“儿郎们,尔等说这个仇该不该报?”
“高句丽人,该不该杀?”
魏哲每说完一句,校场前后遍布的传令兵便大吼着重复一句。
于是待魏哲话音落下,校场内的将士们顿时激动的大吼道:
“杀!杀!杀!”
三呼之后,无论是士卒还是将领此刻都面色通红,满脸煞气。
如此多热血蒸腾之下甚至令校场上方的温度都陡然升高了些许。
见此情形,魏哲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当即大手一挥道:
“灭国擒王,便在今日!”
此言一出,诸军这才依次开拔。
不过此刻大军上下已然充斥着一股昂扬之气,军心士气都达到了巅峰。
当看见这一幕后,前来送行的辽东郡吏以及诸多辽东豪强心中顿时大安。
有此强军,又有此名帅,这回高句丽当是难逃此劫了!
一念至此,前来观礼的诸多辽东豪强心中不禁有些感慨莫名。
多少年了,汉人终于要成为辽东之地唯一的霸主了!
要知道即便是豪强也是有区别的,除了少部分背祖忘宗的家伙之外,剩下的大部分豪强也希望汉人能在辽东越来越强大。
因为只有汉人越强势,他们这些人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场誓师大会也是办给他们看的。
魏哲可不想自家前脚刚走,后脚就有蠢货搞出什么乱子。
所以魏哲鼓舞不仅仅是大军士气,亦是辽东汉人的士气!
至于出兵理由反倒是次要的,反正去年高句丽刚刚折腾了一波三路伐汉。
今年魏哲礼尚往来,反攻高句丽,那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这个理由就算是放在洛阳朝堂上都说得过去。
……
“子尼,辽东我便交给你了!”
临别之际魏哲没有太多废话,该交代的这些天他早就说完了。
故此当着众人的面,魏哲只是特地对国渊叮嘱了一句。
而此言一出,不少人看国渊的眼神便又多了些许敬畏。
即便国渊正式的官职仅仅是不夜侯府的家丞,但魏哲的话却没人敢轻视。
有了魏哲的授权国渊眼下甚至可以说是辽东最有权势的官吏。
甚至就算是玄莬太守、乐浪太守来了,也未必能有国渊的影响大。
这沉甸甸的分量,国渊自然心知肚明!
不过他没有丝毫骄衿之色,依旧沉稳如故。
“君侯保重,万事当小心才是!”
魏哲见状也没再说什么,当即跃马扬鞭,飞驰而去。
话说辽东这次虽然出兵两万人,但却是兵分两路。
魏哲所率领的左路军为主力,麾下有玄菟、辽东两地郡兵,鲜卑仆从胡骑一千,加上遴选出的五千屯兵精锐,总计约一万四千步骑。
按照魏哲战前的规划,他这路将沿大梁水一路向北推进。
襄平城外的大梁水,再次成为魏哲攻击高句丽的一道利刃。
至于右路军则由太史慈统领,从西安平县出发。
其麾下除了本部辽东属国扶黎营一千之外,还有乌桓仆从胡骑一千,以及四千乐浪郡兵,共六千步骑。
至于太史慈的右路军则会沿着马訾水(鸭绿江)北上,直捣国内城。
一正一奇,一主一辅。
左右呼应,正合兵法。
可以说眼下正是辽东汉人最好反攻高句丽的时候。
在战略上魏哲完全有充裕的下手空间,想怎么玩弄高句丽都可以。
若是错过了这个机会,失去了辽东郡这片汉人的根基之地,那么后世的中原王朝就只能一步步打过来了,但那样难度就不一样了。
千里迢迢路途遥远不说,后勤压力也是不可同日而语。
千里运粮和百里运粮的区别,看看后世隋唐两代帝王就知道有多惨了!
不过此刻太史慈可不知道这样,他只是觉得过瘾!
“还是兄长够意思!”
马訾水沿岸,看着水中往来的魏氏船队,太史慈忍不住对身旁的魏慕华笑言道:“我还以为这次要就粮于敌呢,没想到竟然还能打个富裕仗!”
魏慕华闻言只笑笑没说话,待走过一处河谷后他方才眼神微凝道:“前方便是灌奴部所属山城,伯女城!”
太史慈闻言顿时眼神微缩:“灌奴部?就是那个高句丽五部?”
“不错,此部乃高句丽根基之一。”
见魏慕华这么一说,太史慈当即就笑了。
随即他二话没说,便笑容灿烂的率兵奔袭而去。
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他便顺利拿下伯女城,这反倒让太史慈有点失望。
要知道他的手脚还没有活动开呢伯女城就陷落了。
当然,失望归失望,城内的俘虏他倒是一个没放过。
沿路若是遇到有高句丽起义军前来投效,太史慈也照单全收。
太史慈这路大军就这样浩浩荡荡的朝着国内城而去,令国内城一日三惊。
……
与此同时,左路军魏哲这边也刚刚打扫完战场。
也不知道是高男武力不从心,还是瞧不上魏哲。
明明他的左路军才是主力,但高男武竟然只派了五千人杂胡驻守此处。
结果毫无意外在梁水口被魏哲一战破敌,顺势拿下了关城。
然而当魏哲入城巡视一圈之后,却越看越不对劲。
这地方……怎么越看越像是汉人建造的呢?
“确是如此!”戏志才闻言当即轻叹道:“明公慧眼如炬,吾刚才盘问过了,此处正是前汉玄莬郡的郡治高句丽城。”
“当年高句丽县被废弃之后,高句丽人趁机占据了此地,改名为新城!”
说到这里,戏志才忍不住怅然一叹道:“两百年了,此城终于又回到汉人手中了!”
见他这么一说,魏哲心情顿时也有些复杂:“……是呀,两百年了!”
魏哲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伤心。